□龍芳芳 (湖南女子學院)
最近,“社恐”一詞在網絡上非常流行,掀起了一股熱潮。年輕人都在說自己“社恐”,“社恐”一詞也讓一群在社交上容易尴尬的人仿佛找到了歸宿,有了代名詞。他們在網絡上用“社恐”來調侃自己,在現實中遇到陌生人或自我介紹時,也常用“社恐”來介紹自己。又或者在買東西不敢催單時,遇到不那麼熟悉的人不敢打招呼時,過年走親戚不自在時,他們通通都用“社恐”一詞來形容自己。
其實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恐”。真正意義上的“社恐”,可能是連門都不敢出,甚至于就連自己是“社恐”這件事可能都不敢跟别人說。這就正如之前許多人在網易雲音樂評論中發表許多無病呻吟的句子,讓自己看起來很喪很抑郁,好像人人都是“抑郁症患者”,抑郁之風一下子席卷網絡,被網友調侃為“網抑雲”。然而,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大多是在心裡抑郁,很少表達出來,而那些評論很喪句子的人,大多也未必真有抑郁。真正的“社恐”也是同理。
面對陌生人及不熟悉的場合,尴尬和緊張在所難免,這是人的正常反應。我們隻需正常應對即可,不必把這種尴尬和緊張情緒放大,過于在意反而不利于社交。然而,“社恐”一詞的出現,為部分人提供了一個借口,他們以“社恐”封閉自我,排斥社交,讓“社恐”成為逃避社會、逃避自我的幌子。長此以往,社交能力可能會越來越弱,自己也會逐漸成為井底之蛙。
從某種程度上,越是害怕社交,可能越是渴望社交。隻是在社交過程當中,可能會認為自身價值沒有得到滿足,也沒有通過更好的辦法讓自己與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交關系,從而導緻“社恐”。另外,正如武漢大學喻豐教授所說,“社恐”也可能是網絡溝通的便利化,使得大家越來越習慣于風險較低的網絡交流。并且,人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各種讓自己焦慮的信息,這些信息加重了對自身的焦慮,從而導緻自卑,對現實世界缺乏安全感。這也正是“社恐”的來源之一。
除此,群體暗示也是“社恐”形成的一大原因。暗示效應是指,人會通過自身的暗示或者周圍環境的暗示,來對自身行為來做出改變。當我們接觸越來越多的有關于“社恐”的信息,就會不由自主地代入。而當以“社恐”自居的人越來越多,“社恐”成為常态,那些并不是真的“社恐”者,又或是“社恐”并沒有那麼嚴重的人,可能因此成為真的“社恐”。雖在網絡上許多人會調侃自己是“社恐”,但它是一種心理疾病,是一種長期的過程,而有關“社恐”的信息會加重自身的“社恐”意識,最終可能導緻真的“社恐”,所以“社恐”不是病,就怕讓它真成病。
但就算“社恐”是病,也是可以治的病。對于大部分人而言,正常的社交都是可以對付的。所以,要順利進行社交,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來對待,讓自己勇于與他人交流,來适應社交中的尴尬和緊張。同時,也要認識到“社恐”并不是借口,就算是借口也應該是主動社交的借口。雖然我們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有關“社恐”的信息,但所幸大部分也隻是調侃而已。正如在網上說自己“社恐”的人,往往會引來部分網友的贊同和評論,在和陌生人接觸或自我介紹時,用“社恐”來形容自己,往往也能拉近與他人的社交距離,從而減少了社交的尴尬。
在這樣一個信息繁雜的社會,我們每天都要接收各種各樣的信息。網絡信息很多時候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很多标簽我們也會不由自主地往身上套。但人是複雜的,沒有哪個标簽哪個詞可以代表我們自己,正如“社恐”一詞,很多人都說自己是“社恐”,但其實真正是“社恐”的并沒有多少人。希望人們在形容自己是“社恐”時,是借助這一話題這一标簽幫助我們打開社交的大門,而不是把自己隔絕在社交之外,努力做到坦然面對社交,别被“社恐”一詞套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