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吃糖就好了嗎? 近年來,糖逐漸成為了“甜蜜的煩惱”,因攝糖過多導緻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多,許多人擔心甜食吃多了會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是“聞糖”色變,甜食吃多了會不會得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密碼到底是什麼?今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新華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内分泌科主任醫師郭曉蕙,帶來權威解答,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糖尿病不吃糖就好了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近年來,糖逐漸成為了“甜蜜的煩惱”,因攝糖過多導緻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多,許多人擔心甜食吃多了會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是“聞糖”色變,甜食吃多了會不會得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密碼到底是什麼?今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新華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内分泌科主任醫師郭曉蕙,帶來權威解答。
年輕人很流行“抗糖” 到底抗的是什麼“糖”?
郭曉蕙:對于市面上的“抗糖”産品是否有效,尚無科學依據,絕大部分“抗糖”産品并未經過系統化專業驗證,所以不能過分地依賴這些東西,還是要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
“零糖”産品關鍵看零蔗糖還是零卡路裡,如果說吃起來還挺甜,用的是玉米澱粉、果糖等替代蔗糖,實際上熱量也是很高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細地去看配料表。
一克糖産生4千卡的熱量,而一克脂肪産生9千卡熱量,10克油約為一湯勺左右,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脂肪就過量了,建議盡可能地少吃油炸的食品。預防糖尿病要做到管好嘴、邁開腿,做到吃、動要平衡。
少吃糖,就不會得糖尿病嗎?
郭曉蕙:不僅僅是糖,還應該考慮熱量,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也是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不吃糖但經常吃一些熱量比較高、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會讓人越來越胖,還會因為肥胖導緻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就會到來。想要預防糖尿病,也可以從這方面入手,調整飲食結構,注意飲食多樣化,防止營養過剩。
為什麼糖尿病趨于年輕化?
郭曉蕙:生活方式改變是一個重要原因,不愛運動的人更多了。以前孩子們的娛樂方式是跳繩、踢毽子、跳格子等,現在他們在計算機遊戲的格子裡面跳,隻動動手指,身體消耗少了,特别早就開始發生肥胖。糖尿病和肥胖是分不開的,不愛運動的胖孩子很容易就成了糖尿病危險人群的後備軍。
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是什麼?
郭曉蕙: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人體内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身體為什麼會糖代謝不好,那就是胰島素抵抗,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很多人可能很早就開始胰島素抵抗了,這時血糖還能維持正常,因為胰島素分泌得多,仔細檢查會發現餐後血糖高,這時已經到了糖尿病前期階段了。當我們的胰島功能長期超負荷運轉,胰島功能下降,胰島素沒有那麼多了,這時候空腹血糖也升高,就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标準了。
怎樣才能預防糖尿病?
郭曉蕙:父母我們不能挑選,年齡我們也不能改變,但是能改變的是生活方式,攝入熱量增加相應的運動量也要增大。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培養孩子愛動愛跑愛跳這樣的習慣,讓他們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加強體育鍛煉,控制體重,選擇适合自己身體特點的運動形式,定期進行血糖監測及并發症檢查等,是有效控制疾病的重點。
有遺傳史的人一定會得糖尿病嗎?
郭曉蕙:遺傳不是一定會導緻糖尿病,糖尿病高危人群隻要從小愛運動,将體重維持在合理範圍,定期監測自己的血糖,通過有效的生活方式進行幹預,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
糖尿病不吃藥可以逆轉嗎?
郭曉蕙:很多患者因為害怕終生服藥而選擇不吃藥、不治療,其實這是一個特别錯誤的做法,越早治療越有可能脫離治療,越往後拖,最後胰島功能全壞了,到那個時候想治,想回到從前,是回不去的。
怎麼預防糖尿病并發症?
郭曉蕙:對于并發症也是早發現早治療,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并發症的發生。另外,還可以選擇進行藥物有效幹預,早治療讓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我們現在有一個共同照護的管理模式,患者在醫院裡我們給他教育,指導和監測。回家以後患者可以上傳血糖和飲食情況,在線上和管理師交流,慢慢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分别達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分别達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所以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大家努力。
監制:肖陽 朱永磊 邱小敏
策劃:劉宗榮 李由
記者:李由 袁晗
攝影、後期:陳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