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筆行書偏旁部首之“提手旁”。
今天,繼續分享行書偏旁部首:提手旁——“扌”。
“扌”,讀作shǒu,同“手”。用作偏旁。俗稱“提手旁”。以“扌”作為偏旁的字大多與手有關,如“推”、“拉”、“搖”、“接”、“提”等。如圖所示:
行書中的提手旁:

整體斜勢抗肩,不要寫寬。橫畫斜切入筆,稍粗重,切忌細小無力,大抗肩,收筆呼應下一筆畫;豎鈎直而有力,起筆略帶彎頭,豎身一般較細,鈎身稍大;提筆承接豎鈎的收筆方向稍作頓筆後向右上方運筆寫提,注意行筆的角度,出鋒不宜過長。
楷書中的提手旁:

楷書中的提手旁形體上與行書大同小異,隻是行書中書寫時顯得更加連貫,一氣呵成。其關鍵點在于三個筆畫之間的兩次銜接都要求熟練地運用繞轉筆法,尤其是最後的提筆,起筆前應有一個頓筆的動作,而不是鈎筆完成後直接引筆向上。
具體字例:

按 àn

把 bǎ bà

扶 fú

撫 fǔ

提 tí dī dǐ

推 tuī

攜 xié

揚 yáng

振 zhèn

指 zhǐ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紅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