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張傑的唱功,相信許多朋友一定會立刻聯想到“高音”。是的,張傑的音域十分寬廣,從男生高音區的起始音G4,到混聲區的極限區域G5,甚至A5,B5,全部擁有相當亮眼的表現。
流行聲樂所提倡的一大主流理念,就是全音域。對于男生混聲區所能夠達到的高音極限,理想值一般設定在G5。也就是說,高音部分的展現,應該能夠完成G4——G5這一個八度的統一,才稱得上全音域的标準。
那麼,為什麼要設定這樣子的一個标準呢?因為,由于流行聲樂不需要向美聲那樣展現輝煌的共鳴之美,均勻不斷地換聲,也就成為了流行聲樂獨有的技術美學。而聲音越高,音色越細,這一物理定律,決定了過高的音一定會慢慢變成頭聲以及哨聲,那麼,對于混聲來說,它所能夠達到的音高是多少,也就決定了演唱者換聲的均勻度。
混聲的極限音高,應該是在B5左右,如果再往上走,勢必就會非常接近頭聲,以至于完全頭聲化。我們将男生的理想混聲極限音,設定在G5,主要還是考慮到男生的聲帶更厚,拉薄能力較女生來說始終有限。因此,G5以後通常容易完全滲入環甲肌,提前頭聲化。當然,并不是說男歌手完全沒有辦法做到A5、B5的混聲輸出,張傑就能夠做得到。但是,綜合來看,對于男歌手來說,混聲的穩定性、悅耳性,在G5這個音域以内,往往能夠得到最大效率的發揮。所以,即使是張傑,一般也很少會去觸碰G5以上的音域。
然而,即便我們将全音域的混聲标準,設定為G4——G5,能夠将這段音域使用混聲完全統一起來的實力歌手,其實也并不多見。注意,特别提到了“實力歌手”四個字,除了劍走偏鋒的周深,幾乎沒有一位男歌手能夠做得到G4——G5的混聲統一。也就是說,他們的發聲,并未達到全音域的标準。當然,阿易的意思,并不是這些男歌手的技術能力,要差張傑一檔,這背後還涉及到比較複雜的技術偏好問題,簡單來說,有些歌手喜歡莊重的聲音,有些歌手喜歡力量的聲音,有些歌手喜歡柔美的聲音。這些技術偏好,彼此并不存在優劣之分。但是,客觀來說,張傑的發聲,的确最為符合當代流行聲樂最主流的那個模式。
當我們将這個理論闡述清楚以後,我們也就能夠知道,張傑的技術偏好,技術特點是什麼了:全音域,均勻不斷地換聲,最為接近當代流行聲樂主流要求的模式。
能夠實現G4——G5混聲統一的男歌手,其實也并不是完全沒有,比如平安,比如楊培安,比如動力火車,等等。但是呢,傑的唱功,是要強于這些歌手的,最主要的一點,就體現在裝飾音上。是的,平安也好,楊培安也好,動力火車也好,包括每年《中國好聲音》一定會出現的個别“高音怪物”也好,他們的高音,往往都很紮實,都很通透,都能夠做到G4——G5的完整混聲輸出。但是呢,在軟實力方面,也就是細節雕琢上,譬如輕重強弱的對比度,以及發聲位置變化所觸發點聲音色彩變化,等等都比較乏善可陳。其中平安還算不錯,雖然裝飾音稀疏,但是,強大的高位置共鳴能夠讓他的聲音實現非常充盈的漸強漸弱。然而其他高音歌手就真的是純粹的秀肌肉了,缺少起伏,缺少對比,缺少“花裡胡哨”的招式,聲音的形态、色彩、密度從低到高,幾乎沒有變化。所以,技術上隻能夠依靠高音本身的通暢感來體現,如果演唱一首音域主要在自然聲區但是細節豐富的歌曲,往往就會顯得捉襟見肘。
就個人本身的實力來看,張傑全音域以及裝飾音的平衡,包括他所選擇的技術方向,其實具有非常突出的教育意義的。比如之前的的林俊傑等演唱能力,相比張傑,一定隻高不低。但是,依然會建議初學聲樂的同學,盡量先選擇張傑的模式,因為,全音域的理念,均勻不斷換聲的理念,它的普遍性,一定是最強的。而張傑,恰恰也正是華語樂壇将全音域的硬件與軟件全面優化得最好的男歌手之一,或許沒有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