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楊花的古詩

楊花的古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6:54:31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短短二十八字,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情思,盡皆蘊含其中,不是中國人,就不能理解唐詩宋詞的美妙,不了解中華文化,就不能感受到這短短二十八字的魅力所在。

楊花的古詩(楊花落盡子規啼)1

子規:杜鵑鳥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歸。傳說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


楊花的古詩(楊花落盡子規啼)2


前段時間聽到這首音樂,驚為天籁。驚歎作者的用心,文學功底深厚把原本的四句短詩加以填詞譜曲,形成這樣一種别樣的風情。

回想這幾年的中國風音樂,參差不齊,大多無病呻吟。初聽感覺還不錯,可大多都經不起循環,曲,這個我不多說,不是咱的專業,可這詞,真是經不起推敲。為了押韻而填詞,跟詞半點不搭邊。

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卻相當沉重。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是杜鵑鳥的别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龍标在這裡指王昌齡,以官名作為稱呼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氣。五溪為湘黔交界處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這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讀了這兩句,我們不難想象出:寄遊在外的詩人,時當南國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紛紛飄墜的柳絮,耳邊是一聲聲杜鵑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夠撩人愁思的了。

相信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中體裁能有唐詩這樣的魅力了,短短四句,眼前漫天柳絮,耳邊杜鵑悲鳴,友人的坎坷境遇,對友人的擔憂全都躍然紙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