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三戰拳是五祖拳門的人門套路.同時也是最高法門。拳諺雲:“三戰頭,練到老。”雖隻有三進三退,然而拳架、勁力、風格都已定型,同門前輩常說:“三戰催肚力,萬變不離宗。”而且剛柔相濟,内外兼修.因此習練者都把“三戰拳”視為拳母,是最受重視和必須深究的高深功夫。 三戰拳的總體要求:頭要正,身要直.下領微收,眼平視,沉肩扣節,含胸拔背,前足兜,卸大椎,谷道提.膝眼展。三點金着地,前虛後實,落地生根;進退之馬須穩(猶如飛鳥落在樹枝上那麼穩固),技手勁力節節貫穿.行勁達四肢,吞吐浮沉轉換自然,精氣神三者凝聚貫通,丹田鼓蕩.任督兩脈開張,達到外練筋骨皮,内壯五髒六腑,功成時.内氣充盛.手勁沉重.發勁迅速無比,外柔内剛.一且交手必會感覺到五祖拳學者手軟如棉,又如彈簧似柔非柔,似剛非剛,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效應。 少林五祖拳拳術套路的起式有“大式”和“小式’之分。“大式”共八個動作,稱之“八步頭”;“小式”共四個動作,稱之“四步頭”。 “八步頭”的動作分别是:蝦姑彈、雙掀、蝦姑彈、白鶴打翼、請拳、雙分掌、坐節、吞吐,其含義為連環八卦步,象征天地四相四維。 四平馬蝦姑彈 左腳向左橫跨一步成四平馬步;兩掌向前下方彈出,力達掌根。(圖3-3)
雙掀拳 接上式。馬步變成右弓箭步;同時兩手交叉握拳向兩側分開.力達手臂。(圖3-4) 注:此式亦名“猛虎抓爪”,定勢稱“韋陀橫杆”,系少林拳法标志之一。 四平馬蝦姑彈 右弓箭步左轉又成四平馬步;兩掌向前下方彈出.力達掌根。(圖3-5)
白鶴打翼 步型不變;兩手交叉向兩邊分開,與肩同高,指尖朝兩邊,掌心向下,力達腕側。(圖3-6)
請拳 (1)右腳向右轉成右弓箭步;兩手收至腰間,掌心向下;眼視前方。(圖3-7) (2)右腳左轉成四平馬步;右手變拳.貼于左手掌心;同時身體左轉,緩緩行勁運出,提腸夾肛,同時呼氣。(圖3-8) 注:請拳謂之“金猴抱棗”或“關平抱印”,技手用法稱“文武手”。請拳動作中左掌五指并攏為“五峰掌”.代表着太祖拳、羅漢拳、達尊拳、猴拳、白鶴拳之五祖。右手仰拳卧于左掌上,表示拳背向地不向天,寄意背反天朝,即背反清廷,亦稱“龍頭鶴尾法”。
雙分掌 仍為平馬,略轉身、肩;兩手在胸前向兩側雙挑掌,掌心向上,與肩同寬。(圖3-9)
坐節 雙掌同時向外翻掌,指尖朝向兩邊,由輕至重向下壓掌,力達腕部。(圖3-10) 注:翻掌坐節.意即五祖拳祖師學研三才沃、地、人)。
吞吐 (1)右腳右轉成右弓箭步;兩手在胸前交叉右轉向兩側雙挑掌,掌背斜相對;同時用鼻短吸氣。(圖3-11) (2)右腳左轉成平馬步;同時雙掌行勁吞吐.氣沉于丹田.掌心斜相向,用口吐氣。(圖3-12) 注:擂腳吞吐,又稱“吞雲吐霧”,是五祖拳鼓氣練力的主要練功法。俗語日“三電一氣”,即風、雷、電。它提示五祖門學研三才.配予三電,分陰陽,運五行,揚我拳門“陽剛之美”。
進右馬雙插掌 右腳向前進步煞住,前腳三分(或四分)、後腳七分(或六分)着力.兩腳間距約60厘米;兩掌向前插掌,高與肩平,與肩同寬,力達指尖。(圖3-13)
在馬坐節 馬勢不變;沉肩、坐腕、豎掌、肘略屈,以掌根處為坐力點,由輕至重。(圖3-14)
吞氣 右腳右轉成弓箭步;兩手向兩側挑掌;同時用鼻吸氣。(圖3-15)
吐氣 右腳左轉成三七馬步;兩掌向前、向下切掌,同時以口吐氣,盡量把氣吐光、吐長。(圖3-16) 進馬雙插,坐節吞氣、吐氣 右腳再向前進一步,左腳跟上,重複圖3-13一圖3-16動作兩次.共前進三步。 退馬雙插.坐節、吞吐 左腳向後退一步.同時右腳也跟着退一步成三七馬步;雙手向前雙插掌、坐節、吞氣、吐氣,同圖3-13一圖3-16.連續重複退三次步。 退步龍開爪 左腳向後退半步,右腳也跟着退後半步成右高虛步;同時兩掌在胸前交叉,右手向上劃弧(掌心朝上),左手向下劃弧(掌心朝下);頭正身直。(圖3-17)
進步雙剪 右腳向前進半步,後腳跟上成三七馬步;随即雙手向中合擊,右拳在前,左拳靠右手肚處,兩拳與心口相對。(圖3-18) 退步雙扣 左腳退後一步,右腳跟着後退;雙手由上而下後左右分開扣擊。(圖3-19)
進步打肘 右腳踏進步,左腳跟進成三戰馬步;右手收至腋下,以腰帶肩,由肘橫擊,左手護于右拳拳面。(圖3-20)
在馬開掌 馬勢不變;右手覆拳,以腰帶手斜擊,力達手掌,左手握拳收于腋下。(圖3-21)
左切掌 右腿屈膝,後腿挺直成右弓箭步;同時,左拳變掌,向前下方切掌,右掌變拳收于腋下。(圖3-22) 右削掌 變弓箭步為三七馬步;左掌變拳收回腋下,右拳變掌,順着左手向前削出,力達掌刀。(圖3-23)
虎仔口 左腳後退一步,收右腳點地成右虛步;左手在上行勁撚出.右手亦行勁緩緩絞回成抱牌勢。(圖3-24)
雙掀拳 右腳向右橫跨一步成右弓步;雙手同時向兩側掀拳,力達前臂。(圖3-25)
收勢 右腳腳尖内轉.收左腳成并攏姿勢;同時,雙拳變掌,徐徐在胸前下按,雙手放于體側。(圖3-26) 注:虎仔開嘴,亦稱“孩兒抱牌’,還有就是“朝陽手”.以上兩個收勢的掌法異曲同工。五祖拳收勢兩招,出手居中,門戶嚴守,便于神取變卦。這兩招乃引招之萃,可以取舍交用,進則能攻,退則可守。所以人們說這兩招式穩而勢烈,素有“穩如鐵塔坐如鐘”之說,但卻又能一觸即發.出手如箭,生化不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