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有一種公認的現象:強勢的父母,養不出要強的孩子。
強勢與強大是兩個意義完全不同的詞。
有人對強勢做了解讀,稱強勢的人,其實背後有深深的恐懼。而強大沒有!
父母強勢的目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培養出一個要強的孩子。但往往事與願違!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的齊明月,堪稱學霸,但因為有一個強勢的媽媽,已經成年的她還活得像個孩子。不懂選擇,不敢選擇;沒有主見,沒有自己;令人心疼和心酸。她這一生,就毀在強勢媽媽的手裡。
一檔情感節目來過一對母女,女兒已獲得博士學位,并擁有鋼琴十級的證書,但女兒卻得了精神疾病,是一名輕燥狂患者,她愛哭,愛竭斯底裡發作。在場的她,情緒已近崩潰。而她的母親卻一直昂着頭,說高學曆很重要,說女兒很優秀。女兒在這位強勢母親的身邊,就如同一具木偶,所有的牽線都在母親手上,她完全沒有自我。
強勢的母親,養出一個病态的女兒。
沒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出強者的模樣,但能夠做到的,終究隻是一部分父母。盡管很多父母付出很多,甚至用盡心血,但最終的結果跟自己的期待大相徑庭。
網上有這麼一句話:做父母,是世上最難的職業,沒有智慧不行。
想要孩子強,自己先示弱。這也是做父母的一種智慧。
有這樣的言論:“父母越笨拙、越懶惰,孩子越聰明、越能幹”。
育兒中如果能用上這幾招,或許會很有效。
在調動孩子學習興趣時,先讓孩子赢,讓孩子獲得自信。
任何人都有回避心理,當面對的是自己的弱項,或者預感到失敗時,基本上能回避就回避。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學校中那些對學習有興趣的,都是成績優秀者。但兩者的關系并非絕對的有興趣在前,成績優秀在後,而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
孩子可能因為偶然的一次考試名列前茅,然後得到及時的鼓勵從此對學習産生興趣;也可能因為一次失敗一蹶不振,從此厭煩學習。
赢或者獲勝,喚起的是孩子的自信。有了自信,孩子的學習興趣就很容易養成。
陪伴孩子學習時,盡量多給孩子“赢”的感覺,尤其在孩子幼兒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
記得當初為了培養兒子的速算能力,總是跟兒子一起玩,一起練,總是不經意輸給他。
那個時候他五歲,對什麼都好奇,也好勝。在跟他玩速算遊戲時,我故意算比他慢,輸給他。他因為能夠赢我,興緻很高。我順序漸進,從易到難,中間穿插赢他幾次,調動他的注意力。很快,我從故意輸他,變成了真正的敗者。我的反應速度已跟不上他。而他,在這樣的陪伴學習中,已對數學産生濃厚興趣。跨進小學門檻後,他的數學成績很突出,可以說是一路領跑。
如果讓孩子學習,是以呆闆、高要求、責怪的形式進行,孩子不僅難以有學習興趣,還會産生自卑心理,厭倦學習。
生活中适當表現自己的“無能”,向孩子求助,讓孩子懂得擔當。
在高度重視文化課學習,常常以學習成績衡量孩子的當今社會,不少家長對孩子大包大攬,把孩子養成除了讀書,啥事都不會的“大嬰孩”。
這樣的孩子,哪怕大學畢業,甚至從名校碩士、博士畢業,也可能成了“巨嬰”,成不了社會真正的有用之才。
單位中,有不少高學曆的人,工作效果遠不如低學曆的人,更别指望他們挑重擔。家庭中,舉全家之力培養出來的高才生,卻成了白眼狼。
這樣的人并非個别,原因也不完全在他們身上。若要追究,父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走近這些人,基本可以發現:他們都有強勢的家長,父親或者母親至少有一人非常強勢,也非常能幹。正是強勢和能幹害了孩子。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要懂得示弱。
一位朋友說她在女兒讀初中後,不隻一次跟女兒說自己每天工作很忙,回家已累得不行,希望女兒能夠幫忙,有時還表現出很疲憊、很虛弱的樣子。女兒終于主動走進廚房,并漸漸養成習慣,把家務看成是每個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她還用自己的壓歲錢,為家裡添置了洗碗機等。
另一位朋友稱他們每次一家外出旅遊,行程、交通工具、住宿的酒店都交由隻讀初中的兒子安排、聯系。她告訴兒子:“新的生活方式,你比我們知道得多,包括網上訂票、預約、定房等操作,我們不如你。”
這兩位朋友的孩子,在朋友的示弱之下,相比其他孩子,更有擔當,也更能幹。
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主,隻要沒有“跑偏”或“脫軌”,應全力支持孩子。
強勢的父母,習慣于控制孩子。不僅孩子的衣食住行要由父母安排,孩子的興趣和交際,也躲不開父母的操控。
被父母強力控制的孩子,必定缺乏成長空間,自然長不成強大的樣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但絕不是父母的影子。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氣質。父母以自己的認知和經驗去要求孩子,強行把孩子養成自己期待的模樣,勢必傷了孩子。
不高高在上,給孩子以尊重,這也是父母示弱的一種表現。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提出:父母可以對孩子有所期望,但更要尊重孩子,最終的控制權與決定權一定在孩子手上。
放下父母所謂的權威,孩子的潛力才能得到更大的發揮。
一個中醫世家,孩子又是獨苗,父親很期望孩子能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将他們家的中醫發揚光大。但孩子偏偏癡迷舞蹈,高考填報志願時,家裡雖然繼續提出期待,但最終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讀了舞蹈學院,在各種舞蹈比賽中頻頻獲獎。
被尊重,是一個人順利成長的前提。一個不被尊重的人,往往連健康成長都可能成為問題。
父母的強勢一定會擠壓孩子的生存空間。隻有父母懂得适當退讓和示弱,給孩子以尊重,孩子的視野才會更加寬廣,孩子才有可能成長為真正的強者。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内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