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選秀大會之後,一個個“天罡地煞”加入聯盟,其中太多成為家喻戶曉的超級巨星。因此,這屆新秀被稱作“黃金一代”,傳為佳話。
然而,當你回顧選秀大會上這些未來之星的選秀順位,你會發現大多偏高偏低。這也難免,畢竟沒有哪位經理或球探能預知未來。而今天,我們不妨就重排一下黃金一代的前八順位,而重排的唯一依據就是個人能力,畢竟這也是選秀時的原則。
第8順位:斯蒂芬·馬布裡(原第4順位)
馬布裡新秀第一年在森林狼就可以場均15.8分7.8助攻,足以為他當時的第四順位正名。而短短兩個賽季之後,馬布裡加入籃網,就成為了場均23.4分的出色後衛,在2001年入選全明星。
當然,馬布裡在NBA的時光不足以代表他的完整生涯,他的職業生涯巅峰效力于CBA,較之NBA的表現,他成為了一名更加出色組織者,提高了助攻數,同時保持了高效得分,所以能穩居黃金一代前八順位。
第7順位:馬庫斯·坎比(原第2順位)
坎比天賦潛力如何,看他榜眼順位就知,僅次于艾弗森。而為何他的職業生涯沒有太多明星色彩,我想大多是因為他生在那個中鋒盛行的年代。
但坎比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職業生涯場均9.8個籃闆2.4個蓋帽,生涯4獲蓋帽王,其中掘金時期實現了三連莊。不可否認,坎比是任何一支球隊都想得到的内線球員。
第6順位:傑梅因·奧尼爾(原第17順位)
說到奧尼爾,人人都知道大鲨魚,可别忘了,聯盟還有一位“小奧尼爾”,同樣實力強勁。
小奧尼爾生涯前四年被開拓者埋沒,加盟步行者後終于迎來爆發,成為場均兩雙的内線巨獸,生涯6次入選全明星,是步行者隊史的标志性人物。
第5順位:本·華萊士(原落選)
大本或許是曆史上最大的滄海遺珠,在96年直接落選。當時人們認為這個2.06米的家夥,完全沒什麼技術可言,不具備進NBA的實力,沒有一個人敢把他當内線用。
可是當大本慢慢展現出防守實力的時候,多少人開始後悔,04年的總冠軍,人們普遍認為是靠大本的防守得來的。
第4順位:雷·阿倫(原第5順位)
相比于前幾位,從阿倫開始,就富有明星範了。不用多介紹,雷·阿倫一度是NBA曆史最佳射手,甚至可以說是第一位把三分作為主要進攻手段的超級得分手。
或許他不是最優秀的帶隊老大,但卻是數一數二的冠軍拼圖。
第3順位:史蒂夫·納什(原第15順位)
看身高、看身材、看當時的技術,選秀時的納什的确不是什麼人中龍鳳,排在15順位也情有可原。但我們今天開了“天眼”,才會感歎當時太陽隊真是撿了寶貝。
納什生涯前幾年加盟獨行俠後飛速進步,再次回到太陽隊,已成為聯盟第一控衛。在05、06年兩獲MVP,個人能力毋庸置疑,絕對能排在前三順位。
第2順位:科比·布萊恩特(原第13順位)
科比戎馬一生,他對于這個世界的影響,早已超乎籃球。他的職業生涯是受人尊敬的20年壯麗史詩,他在場上的一舉一動,已成為不可複制美如畫的經典畫面。
而把科比排在黃金一代的第二順位,其中最大争議便是狀元之位了,而今天我們就重點分析這兩個順位。
第1順位:阿倫·艾弗森(原第1順位)
在很多人印象中,科比的生涯比艾弗森強,就應該排在狀元,那不妨我們就分析一下究竟強在哪裡。
論榮譽,科比五個總冠軍完勝;論生涯完整度,同樣艾弗森不如科比。但這兩個方面來評判個人能力都是片面的。數據顯示,職業生涯前9年,艾弗森遠遠強于科比,綜合得分與助攻等數據,艾弗森是那個年代最強的得分後衛。但從07年開始,艾弗森受到了傷病困擾,但科比卻迎來生涯巅峰,二人的差距才由此岔開。而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科比生涯的隊友普遍強于艾弗森隊友,所以以榮譽評判二人個人能力也稍有牽強。
所以,個人觀點看來,即使重選,艾弗森同樣是狀元,不知各位小夥伴有何見解呢?(五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