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楊玉環是個胖子,但是白居易卻說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就連她的公公都對她垂涎三尺。
能讓後宮三千佳麗都黯然失色,楊玉環究竟有多美呢?
楊玉環能成為唐玄宗的寵妃,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原本楊玉環應該是他的兒媳,最終卻成了他的妃子。
楊玉環第一次進宮的時候還是壽王的妻子、唐玄宗的兒媳,壽王對楊玉環一見鐘情,并且兩人也曾相愛過。
楊玉環是高官之女,奉旨許配給了壽王,隻是此時唐玄宗還不知道,自己這位将來的兒媳婦有着多麼驚人的美貌。
婚後兩人恩愛無雙,羨煞旁人,然而不久之後的一個變故,徹底改變了楊玉環的命運。
壽王的母親武惠妃原來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但是她因病逝世後,玄宗一直郁郁寡歡,直到高力士進言,說楊氏有女,擅長音律,舞藝非凡,可以一見。
就因為這句話,唐玄宗頓時對楊玉環提起了興趣,然而就是這一眼,讓他與自己的兒子一樣,對楊玉環一見鐘情,無法自拔。
而唐玄宗為了得到楊玉環,接下來進行了一番不顧臉面的操作,從這裡就能看出來,一定是楊玉環已經美到了一定的地步,才能讓唐玄宗這麼不顧人倫。
他先是下旨讓楊玉環出家當女道士,理由是為太後祈福,然後又賞賜給壽王一個王妃,一切都做完之後,這才重新迎接楊玉環回宮。
而這一次,楊玉環身份一換,搖身一變成為了後宮地位超然的寵妃,唐玄宗也給了她最獨一無二的特權。
他讓宮中的侍從稱呼楊玉環為“娘子”,将自己與她看做是尋常人家的夫妻,甚至在冊封貴妃的大典上,讓楊玉環享有跟皇後同等的待遇。
兩人日夜相伴,楊玉環成了唐玄宗不可或缺的存在。
不過這點恩寵還不足以說明什麼,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典故就是“一騎紅塵妃子笑”,楊玉環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就專門讓人去蜀中找荔枝。
那時荔枝珍貴,因為路途遙遠不易保存,唐玄宗因此特意為她開辟了一條通道,還下令一旦荔枝損壞就是砍頭的大罪。
唐玄宗所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能讓楊玉環吃上最新鮮的荔枝。
自從楊玉環入宮以後,宮中日日歌舞升平,唐玄宗就每天都沉浸在溫柔鄉中,日上三竿了也不去上朝,朝政大事直接撒手不管了。
可以說他寵愛楊玉環到了骨子裡,明明不是昏君,卻能縱容楊家在朝中隻手遮天,大肆排除異己。
有時候唐玄宗也會有所不滿,但是每每這個時候,隻要楊玉環梨花帶雨地哭訴一番,唐玄宗就誰都不怪罪了。
不得不說自古至今,美貌都是最好用的一樣武器。
在“以胖為美”的唐朝,楊玉環到底胖到什麼程度,才能豔壓後宮三千佳麗呢?
在一些資料中,也曾記載了楊玉環的體重,隻不過資料紛雜,說法也有好幾種,其中最權威的一種說法,是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楊玉環身高1.64米,體重130餘斤。
也有一些資料記載,楊玉環應該是120斤左右,不過不管是哪種說法,按照這個體重來看,她都不至于是個“大胖子”。
隻不過是體态豐腴,身材豐滿,倒是比那些瘦弱的女子多了許多妩媚之情。
更重要的是,她的肌膚勝雪,吹彈可破,而在所有的有關楊玉環的描述中,都說她是“豐滿”,而不是胖,這兩者的區别大概就是,前者是多一分嫌胖,少一分嫌瘦。
在後世的流傳中,人們都喜歡稱美女為“環肥燕瘦”,這就是指的楊玉環與趙飛燕,但是其中并不是說楊玉環是個胖子,而是相對于瘦弱的趙飛燕來說比較豐滿。
除了白居易認可楊玉環的美貌之外,就連風流不羁的李白也對她相當認可。
在《清平調》中李白這樣形容楊玉環:“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看見白雲就想起她華美的衣衫,看見花朵就想起她驚豔的臉龐。
這首詩已經成為了絕唱,李白向來高傲不羁,他有顯赫的家世,有高貴的名節,這樣一個人卻能被一名女子的美貌折服,可見楊玉環的美貌是如何的驚天動地。
自古至今,美的出了名的女子不少,但是像楊玉環這樣成為一個朝代的标志,震撼世人至今,簡直是少之又少。
在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楊玉環是最特殊的一個。
從西施到貂蟬再到王昭君,她們毫無疑問都是美女中的佼佼者,但是還有一點不能否認的是,她們能跻身四大美女之列,其中更多的是功績的加持。
但是唯獨楊玉環不是,她不但沒有功績,反而是後人口中的紅顔禍水,楊玉環硬是憑借着自己的美貌流傳千古了。
美貌是楊玉環唯一的武器,曾經她仗着唐玄宗的寵愛,沒少在宮中“作妖”,她脾氣刁蠻,時常喜歡争風吃醋。
有時候唐玄宗寵幸了别的後妃,楊玉環竟然氣得直接跑去“捉奸”,這樣争風吃醋的行為在宮中是不守婦道的,但是唐玄宗不但縱容,反而非常享受。
每次楊玉環耍完性子,唐玄宗就會費盡心思去哄她,以至于後來直接不敢再去寵幸别的妃嫔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楊玉環太美了,唐玄宗才這麼寵溺她。
然而在封建王朝,一個女子太美也不一定是好事,唐玄宗得到楊玉環後“從此君王不早朝”,對于朝政置之不理,導緻埋下了安史之亂的禍根。
而人們不去譴責拿天下當兒戲的帝王,反而稱楊玉環是紅顔禍水,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她的美貌,最終讓她以悲劇結尾。
她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楊貴妃,卻還是被無情帝王親自下令處死,她的美貌究竟是福還是禍呢?
楊玉環的美貌讓她一生都備受寵愛,但是最終也因為美貌葬送了性命。
她短暫的一生都風光無限,一切都終結在了安史之亂之後,這一年她才36歲,正是一個女子最有魅力的年紀。
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帶兵一路直指長安,唐玄宗害怕長安被攻破,隻能狼狽地帶着楊玉環等人逃到四川避難。
然而當走到馬嵬坡的時候,禁軍統領竟然發動兵變,先是誅殺了楊國忠,随後逼迫唐玄宗處死楊玉環。
作為帝王,他理應拼盡全力保下自己最心愛的女子,事實上他也的确這麼做過,楊國忠死後,他本想赦免楊玉環無罪,但是大臣們卻不同意。
他們認為這一切的禍端都是因楊玉環而起的,因此幾人聯合起來上奏,逼迫唐玄宗處死楊玉環。
在事關自己利益的情況下,唐玄宗最終還是決定放棄楊玉環,他萬般不舍地跟楊玉環告别,然後下令讓人在馬嵬坡的梨樹下勒死了她。
唐朝第一美女,曾經豔壓群芳,讓父子倆都為她如癡如醉,最終卻落得這樣凄慘的結局。
楊玉環的死連白居易都覺得可惜,他在《長恨歌》中說“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安史之亂平息後,唐玄宗曾派人去尋找楊玉環的屍首,最終卻什麼都沒找到。
在正史的記載中,隻說唐玄宗派人去缢死楊玉環的過程,卻沒有明确說她是否已經薨逝。
因此在很多民間傳說裡,人們認為是行刑者看到她的美貌覺得可惜,便私自放了她一條生路,而這也是後來唐玄宗沒有找到屍首的原因。
也許這些都是後人替楊玉環感到命運不公,而流傳出來一種美好的願望。
自此之後,天下再也沒有出過如楊玉環一般美到轟動天下的女子,她的美貌無人能及,而她的命運也讓人十分惋惜。
如果能夠選擇命運,不知道楊玉環更願意做傾城的女子受盡帝王寵愛,還是一名普通女子嫁進一個普通人家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