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黃昏心理的産生原因,老年人在家專心養老,再也不必外工作壓力所擔心時,心理反而會産生些許的悲傷感,認為自己老了,再也不能向年輕時那樣奮鬥、打拼,從而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容易讓老人自暴自棄。下面小編就介紹一下黃昏心理的主要來源!
冷落遺棄感
有的老年人退休後,覺得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權力,生活中沒有了迎來送往的熱鬧,覺得不能再在職權的舞台上操作表演,心裡便會産生蕭條冷落之感,這種失落的心理纏纏繞繞,揮之不去,如同被人抛棄後那種難受。
分析與調适:由于自尊心過強,同時受虛榮心的驅使,對自己的角色轉換想不通,因而産生消極自棄情緒。從健康的角度講,情緒消極,人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對生活會産生不良影響。其實,丢權變老,猶如季節轉換,是人生的必然規律。唐代詩人孟浩然有詩雲: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一位退休老人說得好:草随風動,權随職走,退休離職,天經地義,有什麼好懊惱失意的。記住他們的話,用平常心做好角色退場吧。
累贅包袱感
有的老年人多疑多心,思想變得愚昧,常常感到自己無能為力,不能再為家裡做事,認為自己是子女的累贅和包袱,是三飽一倒的活害,覺得生活是一種折磨,是一種煎熬,因而産生悲觀失望的想法。
分析與調适:傳統的養老模式,消極的心理是引起老年人包袱累贅感的主要原因。老年心理學認為,關門養老,困守鬥室的消極養老,自然禁閉的養老方式隻會越養越老。老年人是人生的秋天,是成熟與收獲的季節,曆史上許多創大業的名人都是老年人。如孔子、孟子、恩格斯等。我們有理由甩掉那些不良情緒,進行人生二次創業,開創人生第二個春天。
懷舊回歸感
有的老年人多愁善感,留戀過去,常沉緬于對已往的追求,表現出程度不同的懷舊情結。有過多坎坷經曆的老年人,其思緒會集中于過去艱幸的生活,睹物思人,愁緒滿腸;有過戎馬生涯的老年人,則對戰争的殘酷而傷感悲哀,憂心忡忡
分析與調适:老年人有許多反常的心理,如記不得最近的事,偏記得很久以前的事;記不得快樂開心事,偏記得悲觀傷心事。中醫認為,思則氣結,過份的懷舊情緒會影響人的健康。所以,凡事都要往好處想,你可以回憶戰争年代生龍活虎的場面,或打了勝仗凱旋時的歡快情景;你可以仔細咀嚼不幸中的萬幸和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兩句話,這樣可以沖淡你的愁緒,感到幸福的存在。
以上就是觸發老人黃昏心理的3大原因,老年人最怕估計的生活,哪怕苦也好、累也罷,就是孤立之感讓老人的心理消沉下去,從而引發老年抑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