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産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常見病。育齡已婚婦女遇有月經過期而出現陰道流血時都應想到有流産可能,應去醫院檢查。根據不同情況的處理方法:
1、僅有少量陰道流血或伴有輕度腰酸者多為先兆流産,經安胎藥和卧床休息胎兒多數能保住。
2、陰道流血超過7天或流血量多于月經者常難以保住。若伴下腹陣痛或羊水流出則流産難免;若大量出血則必是流産不全。這兩種情況均應行刮宮術。
3、胚胎物排出,出血和下腹痛緩解,經醫生檢查證實為完全性流産者,可免刮宮,不需特别處理。
4、檢查證明宮内胚胎已死亡而遲遲不排出超過3周以上者,可影響凝血功能而緻流産時大出血,應先去醫院用藥物做好防大出血準備後再行刮宮。
5、連續三次自然流産(也即習慣性流産)者再次懷孕前應盡量先查清緻流産的原因(如染色體異常、自身免疫疾病、母兒血型不合以及子宮頸内口過松等)針對病因冶療,方能正常懷孕分娩。
為預防和避免流産,應注意以下幾點
(1)急性傳染病須待痊愈後一段時間方可懷孕。慢性病病人應治療到病情穩定并經專科醫生認可後才能懷孕;
(2)流産因生殖器官疾患所緻者,應矯治生殖器官疾病後再懷孕;
(3)知道有孕後應避免接觸镉、鉛、有機汞等重金屬、含毒有機物或放射線等,還應避免與預防細菌感染。
(4)早孕期(孕12周内)除注意飲食衛生和避免過分勞累外,一定要避免過分緊張,保持情緒穩定以利安胎。
還應注意,醫生認為應作刮宮術時,病人不宜拖延,以免造成失血過多(甚至休克、死亡)和影響今後生育的内生殖器炎症,須知大多數流産掉的胚胎都是有先天缺陷的,屬于自然淘汰之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