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學齡前兒童性教育
回顧一下你們過去的生活,對照這裡講的内容,也許能把你們曾經錯過的兒童期性教育課及時地補上。目前認為特别重要而有效的性教育時期是14歲之前,尤其是5歲之前。如嬰幼兒雖然還聽不懂大人說的大多數話或剛剛聽得懂一些話,但從嬰幼兒時期就應開始“潛移默化”的性教育,要讓嬰幼兒形成正确的“心理性别”和充當恰當的“性角色”,使孩子的心理成長與其自身性别相一緻。這一時期所接受的有關“性”的培養和教育,無疑地将決定兒童、少年以及他們此後一生的“性”福。因此,性教育應在兒童早期即進行。把性教育局限于解剖和生理知識是很不全面的,人不僅是生物人,更是社會人,因此,性不僅存在着生物學意義的“性差别”,還存在着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性别差異”和“性角色差異”,所以,性教育内容應包括性生理學、性心理學、性社會學和性倫理學等各個方面。學齡前孩子應該接受什麼樣的性教育呢?這仍是個見仁見智的話題。
一、心理性别和社會性别
心理性别(性别自認或性身份)和社會性别(性角色)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心理性别是性别的個人心理體驗,也就是一個人究竟把自己看成是男性還是女性。雖然,先天的性染色體核型(男的為46,XY,女的為46,XX)和生殖器的外觀是決定嬰兒心理性别的重要因素,但是後天因素對發育中兒童在性别的自我識别上可以産生很大影響。也就是說心理性别可能是可塑的。心理性别最早确立于3歲之前,其主要決定因素到18個月已充分發育,以後再進行性别重建就比較困難了。臨床中看到的“性别轉換症”患者,雖然在遺傳、性腺和性征上是完全正常的男人或女人,但卻強烈地認為自己應歸屬于另一性别,即男人自認為是女人并強烈希望象女人那樣生活,女人自認為是男人并強烈希望象男人那樣生活,甚至要求施行“性别轉換手術”,否則,甯願自殺。這就是個體生物學的“性”與心理學的“性别”和社會學的“性角色”之間沒有保持一緻的結果。發生這種性别自認中的反常表現很可能與他們嬰幼兒時期所接受的性教育不當有關。性别自認教育并不是要給孩子規規矩矩地上課并講什麼男女之别的知識,而是通過平時成人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将性别的觀念灌輸給孩子。有些父母為了好玩或盼望還有個女孩便給男孩取女孩的名字、穿女孩的衣服、留女孩的發式、買女孩的玩具、并教他一些适于女孩的歌謠和遊戲,那麼這種男孩就容易形成“女性”的特征,處處表現出“女人味”,當他們長大之後極易出現性别自認或性欲倒錯問題。這固然滿足了這些父母當時“兒女雙全”的夢想,但實際上卻坑害了孩子一輩子。當然,這種性别轉換症也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生物學決定因素。
社會性别則是一個人在社會上所充當和公開扮演的性别角色。一般來說,一個人的社會性别是由其生物學性别所決定的,是與之一緻的,可有時偏偏出現不一緻。如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時的社會性别就暫時成為男性,與其生物學性别不一緻,但她的性别自認并沒有問題。社會性别或性角色意味着男女會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和規範。父母對待不同性别孩子的撫養方式和教育方法存在明顯差别。父母常按照傳統的性角色标準來要求孩子的舉止表現:例如父母總愛給兒子買些刀呀,槍呀的玩具,而給女兒買的則是洋娃娃、小狗熊之類。傳統教育往往要求女孩應該是熱愛家庭、溫順和恪守婦道的;但卻鼓勵男孩獨立自強、勇敢頑強、大膽到外面闖蕩,不能輕易表露他們的情感,有淚不輕彈。這也是孩子們從小經過對父母的行為方式進行觀察、模仿(仿同)、認同和内化的過程而逐漸形成的。有趣的是,人們一般認為有男孩氣質的女孩是,“聰明伶俐”的,而具有“女人味”的柔弱男孩則常常令父母為之憂慮,怕他們将來成不了氣候,被人欺負,不能頂立門戶。通過臨床對成年男性易裝症患者及同性戀者的研究表明,這些人十分留戀孩提時代所偏愛的女子氣的衣着服飾、玩具和遊戲。“同性戀”者,往往在幼年即出現一些迹象,遊戲時愛扮異性角色,着異性服裝,體态、動作、腔調等類似異性。研究表明,環境因素在這些迹象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周圍同伴和親屬幾乎全是異性。童年這些迹象還是模糊的和不自覺的,及至青春期性腺開始活動,情況迅速變化,他們開始對同性産生好感,而對異性毫無興趣。許多學者提出,為防止在兒童期表現出顯著女子味行為和興趣的男子将來發展為同性戀,就有必要對他們的行為予以幹涉或予以心理學治療。性角色的發育除了父母的影響外,還取決于許多因素,包括學校和文化熏陶等社會因素。在這諸因素中,滲透着性角色的陳舊習俗,即傳統的男性和女性舉止行為的規範,這可能對兒童的行為或使兒童對自己行為的感覺産生持久而強烈的影響。目前這種傳統觀念已遇到了新的時代潮流的挑戰,男女平等,女孩子要做男孩子的事情已成為新一代人的觀念。
1 2 上一頁 下一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