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一位漂亮的女孩衣着單薄從西京醫院走出來,行走在寒風中。
華商健康訊(記者 曹國敏)入冬以來,前來醫院婦科治療痛經的年輕女孩增多了很多,一位婦科醫生稱,降溫後每天都要接診不少痛經的漂亮女孩,多數都是因身體受寒或貪吃生冷食物而導緻經血不暢,從而引發痛經、經期紊亂、月經失調等生殖疾病的。這些時尚女孩在寒冷的冬季仍隻穿薄裙、絲襪和長靴就出門了,豈知痛經悄悄找上身。
近日,天氣持續寒冷幹燥,一些女性依然穿着單薄的服裝行走在寒風中,“美麗凍人”的讓人多幾分憐愛,但醫生提醒美麗女性:冬季女性依然要滋陰保潤,如果衣着單薄,最容易影響女性生殖健康。
醫生介紹,現在有些女性冬季還穿着單薄的裙子,其實女人的生殖系統最怕冷,冬天比較耗損陽氣,最需要注意養護生命活力。冬天保持熱能量,也就是陽氣,除了能夠減少疾病的發生,也能為明年春天貯存足夠的能量。因此,這時所有人都應該增加睡眠時間,減少運動,保護身體的能量和溫暖,衣着單薄違背了冬季養生的原則,下半身着涼直接導緻女性宮寒,除了手腳冰涼,痛經外,還會造成性欲淡薄,缺乏欲望。宮寒造成的淤血,導緻白帶增多,陰道内衛生環境下降,從而引發盆腔炎、子宮内膜異位症等。因此做好下半身的保暖工作,女性就可以避免許多婦科疾病。
中醫常說“暖宮孕子”,隻要子宮、盆腔氣血通了,炎症消除自然就懷上了。所以健康、“幸孕”的小肚子都是暖暖、軟軟的。冷女人血行不暢,面部就會長斑,同時,體内的能量不能潤澤皮膚,皮膚就缺乏生氣。
痛經是指女性在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中醫稱此病為“經行腹痛”,有虛實之分,臨床可分氣滞血瘀、寒濕凝脂、氣血虛弱、濕熱下注四個證型:
(1)氣滞血瘀型,症見經前一二天或月經期小腹脹痛,或伴經量少、胸脹,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後痛減,經淨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點。治宜理氣化瘀止痛。
(2)寒濕凝滞型,症見經前數日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黯黑有塊,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膩。治宜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
(3)氣血虛弱型,症見經後一二天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經量少,色淡質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華,或舌淡、脈細弱。治宜益氣補血止痛。
(4)濕熱下注型,症見經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時小腹時痛,經來疼痛加劇。經色黯紅,質稠有塊,帶下黃稠,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而膩。治宜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痛經的護理方法:
1、注意并講究經期衛生,少吃生冷或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2、加強體育鍛煉,注意改善營養,并積極治療慢性疾病。
3、消除對月經的緊張心理,保持心情愉快。可以适當參加勞動。長期不能緩解疼痛者,可作适當的中醫辨證調理。
此外,喝一些熱的紅糖姜水也會收到良好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