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脫和從容的狀态,一直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狀态。總有一些人覺得生活有太多的問題,生活的苦惱情緒無時無刻的伴随着自己。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一種錯誤,需要的就是跳出思維的怪圈,不要去庸人自擾。
有的時候,生活中所産生的問題,也就是由于自己糾纏在某一件事情,和某一個人身上所得出的結果。如果灑脫一點看待,放開糾結的某一件事情,或者放開某一個人,也是得到了解脫。
比如在國學文化《菜根譚》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就一生了一生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還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間于世間。
就是告訴我們,要學會解脫,不要糾結于很多名利場上的事情,很多人正是名利之心太重,而導緻生活出現了很多問題。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的欲望非常非常高,但是他的能力卻并不能支撐着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當能力還沒有增長的時候,他的欲望不斷的膨脹,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便産生了很多的問題。
就好像有一些人抱着名利之心不放,一味的追名逐利,一味的追求榮華富貴,而自我的能力和自我的一些界限,限制了自我的發展,所以沒有好的結果,隻是給自己增添苦惱。
所有人本來都是時間的過客,那些身外之物的東西,也不過是一些過眼雲煙,隻是外在的事情暫時賦予你的。人有三起三落,很多人追名逐利的過程中,人生也難免有起起伏伏,該來的就來,該走的總會走。而自己隻顧着一味的糾結在某一件事情上面,怎麼能夠身心自在呢。
就好像這裡所說的“還天下于天下”,是說天下本來是大家的,不屬于任何個人,所以很多人所糾結的事情也隻是屬于大家的,也并不是你個人的,抛開所有的煩惱便是逍遙自在的狀态。
還是那句話,不要用那些追名逐利的心态去生活,那樣你會活得很累,而且得不償失。《道德經》中所闡述的一種智慧,就是用一種淳樸自然的心态去面對所有人和事情。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贊,厚藏必多亡。
在這一章主要讨論的就是看待追求的問題,在《道德經》中所說的,最高的追求,應該是淳樸和健康長壽,對于名利物質的瘋狂占有。過分的追名逐利會消耗每個人的精力,消耗的太多,損害的就是自己的健康,不知滿足,永遠是一個禍患的根源。
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一種狀态,得到名利,喪失生命,哪個更有害?過分珍惜一件事情,過分執念一件事情也會造成大量的耗費,所以知足,就會有一個好的狀态。
甚至有一些人為了争取比别人強的名譽地位,不惜利用各種見不得人的手段來擁有這些東西。出賣的是自己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耗費的是精力,換取的隻是一點可憐的虛榮心而已,這是不值得的。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于這樣一種國學智慧也是怎麼理解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