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非常常遇到的一種身體疾病症狀。發生落枕的情況,主要是跟睡覺的時候姿勢不正确,而且還收到寒氣的侵害。導緻脖子的部位不能很正常的活動。這樣的情況下是可以采用針灸、按摩和拔火罐等方法進行治療的。那麼落枕拔火罐的效果到底怎麼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的說一下。
(一)症狀
晨起出現頸項、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轉側受限,尤以旋轉後仰為甚,頭歪向健側,肌肉痙攣酸脹,可伴有惡寒,頭暈,精神疲倦,口淡不渴。
(二)治法
1.方法一
(1)選穴風池、大椎、風門、外關、後溪。
(2)定位風門: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椎穴往下推2個椎骨,其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大椎:在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桡骨之間。
後溪: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仰掌,握拳,第5掌指關節後,有一皮膚皺褶突起,其尖端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走罐、留罐、艾灸法。先在疼痛部位采用走罐的方法,走罐前在局部均勻塗抹上紅花油,走罐以皮膚紅暈為度,之後再在風門、風池、大椎穴位上留罐。起罐後再用艾條溫灸所有穴位10分鐘,每日1次,2次為l療程。
2.方法二
(1)選穴大椎、肩外俞、風門、合谷。
(2)定位大椎:見前。
肩外俞: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先取大椎穴,由大椎穴往下推1個椎骨之棘突下即是陶道穴,由這一穴向雙側各旁開4橫指處,當肩胛骨内側緣處為取穴部位)。
風門:見前。
合谷:第1、第2掌骨間,當第2掌骨桡側的中點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刺絡拔罐、走罐、艾灸法。先用梅花針沿頸背部輕叩罐部位均勻塗抹上紅花油,走至皮膚潮紅為止。起罐後再用艾條溫灸10分鐘,每日1次,2次為1療程。
落枕的情況是非常讓人感到痛苦和别扭的。脖子會僵硬的非常厲害,所以及時的進行治療,是對身體很有好處的。使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療的時候,要特别的注意,不要出現燒傷或者是燙傷的情況。另外在拔火罐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拔,這樣對于治療是沒有好處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