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堅持遊泳有什麼好處
許多人都知道,遊泳對心血管系統的改善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殊不知,遊泳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動不恰當,有可能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引起中風、腦梗塞,甚至猝死。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必須咨詢醫生能否遊泳,并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健康、安全地參加活動。
遊泳對于心血管來說是把“雙刃劍”
堅持遊泳對于心血管系統是有益處的,它使心髒體積運動性增大,心肌收縮變得有力,安靜時心率減慢,每搏輸出量增加,血管壁增厚,彈性加大,心血管系統的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在遊泳的過程中與水産生抗阻力,具有減肥、保持體型的功效,進而有利于控制血壓、血脂、血糖等。
但是,遊泳也會造成高血壓病人血壓突然升高,有誘發中風、腦梗塞的危險。如果遊泳運動量過大,心髒病患者在運動狀态下可能會出現血液供應不上,出現冠狀動脈缺血、血管痙攣等現象,進而可能引發心梗、猝死。
心血管患者遊泳前先做足“功課”
首先,應該檢查身體,充分了解健康狀況,并讓醫生提供遊泳的建議。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特别是頑固性高血壓,藥物難于控制者,遊泳有誘發中風的潛在危險,應絕對避免。嚴重心髒病患者遊泳更要慎重,如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髒病、風濕性瓣膜病、冠心病、較嚴重的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對遊泳隻能“敬而遠之”。
其次,遊泳前做好充分的入水前準備。即便在夏天也應先熱身10到15分鐘,活動關節以及各部位肌肉,防止入水過冷而抽筋。穿着合身的遊泳衣褲、遊泳帽, 及準備遊泳眼鏡、耳塞、浮體物品、鼻夾等。遊泳前要稍微補充一些能量,但勿喝酒。酒後血管是擴張的,遊泳時會使血管加速收縮,這樣會使人産生不适感,而且酒後遊泳體内儲備的葡萄糖大量消耗會出現低血糖。酒精還會影響大腦的判斷能力,增加遊泳意外的發生機會。
注意不要在飯前飯後立即遊泳,因為空腹遊泳會影響食欲和消化功能,也會在遊泳中發生頭昏乏力等意外情況;飽腹遊泳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産生胃痙攣,甚至嘔吐、腹痛;遊泳後不要馬上進食,劇烈運動後也不要遊泳,不然,心髒的超負荷,體溫的急劇下降,會令抵抗力減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患了感冒,尤其是病毒性感冒,不宜遊泳,遊泳可能會進一步誘發心肌炎、肺部感染等并發症。
遊泳時要做到三個注意
1、遊泳運動量要适中。有些人一遊泳就要遊到筋疲力盡,這樣也不利于健身。遊泳時間别過久,一般來說,長時間遊泳會引起心跳過速和肌肉勞損,從而導緻頭暈、胸悶。
2、水溫要适宜。選擇合适的遊泳場所和時間,以及适宜的水溫,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同時不要長時間曝曬遊泳。遊泳時如果感覺有些乏力,就應停止遊泳了。
3、在水中不要停留太久。在水中停留一定時間後,體表血流擴張,皮膚由蒼白轉呈淺紅色,膚體由冷轉暖;停留過久,體溫熱散大于熱發,皮膚出現雞皮疙瘩和寒顫現象。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這些反應會造成回心血量的劇烈變化,這種刺激有可能是緻命的。
最後,遊泳後要用幹淨水把全身再沖選一遍。如果在露天泳池,上岸後最好到陰涼處休息,在身體裸露處塗防曬霜,用浴巾裹在身上保護皮膚。及時、适量地補充水分、能量,注意監測血壓和心率,适當休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