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老年,由于身體免疫功能的下降,難免會患上這樣或那樣的疾病。有些老人由于同時患有多種疾病,所以常常要同時服用幾種甚至十幾種藥物。長此以往,他們很容易患上藥源性疾病。藥源性疾病又叫做藥物誘發性疾病,是指藥物進入人體後引發的某些疾病。通俗地說,藥物給人體造成的不良反應,輕的叫做副作用,重的就叫做藥源性疾病。如鍊黴素與慶大黴素可引起中毒性耳聾,抗腫瘤藥物博來黴素可引起間質性肺炎,廣譜抗生素會造成僞膜性腸炎,降壓藥肼屈嗪可引起藥物性紅斑狼瘡等,這些都屬于藥源性疾病。
可見,藥源性疾病嚴重地威脅着老年人的健康,是老年人尤應高度警惕的疾病。那麼,藥源性疾病為什麼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呢?
一、老年人對藥物的吸收不足
人到了老年,消化功能會減弱(如胃腸黏膜的細胞數量減少、消化道蠕動功能降低、胃酸分泌減少等),這就會影響老年人對所服藥物的吸收,使一些藥物長時間地滞留在其體内,從而會導緻老年人患上藥源性疾病。
二、藥物在老年人體内難以正常代謝
藥物進入人體後要在肝髒内進行氧化、還原和水解。但由于老年人的肝功能下降,很容易使藥物發生變态反應,從而使其發生過敏和中毒。
三、藥物在老年人體内排洩較慢
藥物進入人體後要經過腎髒進行排洩。但由于老年人的腎功能減退,其腎小球的濾過率和腎的血流量減少,使藥物的排洩受到限制,導緻大量的藥物在其體内積蓄,從而易引發藥源性疾病。
四、藥物在老年人體内的分布不均勻
由于老年人體内的水分和肌肉組織在減少,脂肪所占的比例相對增加,使一些親脂性藥物很容易積蓄在其脂肪内,從而易導緻親脂性藥物中毒。
藥源性疾病在臨床上可分為多種類型,其症狀也大不相同。其中老年人易患的藥源性疾病有以下幾種:
一、過敏性藥源性疾病
在該病的早期,患者常出現發熱、皮疹、浮腫、嗜酸性細胞增多等情況,嚴重時患者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常引起該病的藥物有青黴素、保泰松、消炎痛、炎痛喜康等。
二、功能性藥源性疾病
該病患者可出現白細胞和血小闆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情況。常引起該病的藥物有氯黴素、頭孢菌素、四環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
三、感染性藥源性疾病
該病多半是由患者濫用抗生素或将抗生素合并激素使用引起的。該病患者常發生雙重感染或多菌性敗血症。
四、癌症
對有些藥物若使用不當可使人們患上癌症。如蛋白同化劑可誘發肝癌,雌性激素可誘發子宮内膜癌等。老年患者更易出現這樣的後果。
在所有藥源性疾病的患者中,隻有一少部分症狀較輕的患者在停藥後其症狀可自行消失,大多數患者都需要經過治療方可痊愈,有的患者還會留下後遺症甚至喪命。因此,老年人若想減少或避免藥源性疾病的發生,應堅持以下用藥原則:
1、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不可擅自用藥。能少用或不用的藥物一定要少用或不用。
2、有些老年性疾病是其機體老化造成的,如骨質疏松、腰腿痛、食欲減退、失眠等。對于這些疾病,老年人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加強身體鍛煉等方法慢慢地使其緩解,不必都用藥治療。
3、老年人在同時患有多種疾病時,要以治療危害最大的疾病為主,不要不分主次地一起治,以免造成用藥過濫。
4、注射類藥物産生的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常常較口服藥物嚴重,所以老年人在用藥時,應盡量使用口服藥。而隻有在病情出現危、重、急和無法選擇口服藥等情況下,才可以選擇注射類藥物。
藥源性疾病是老年人在治療一些疾病時衍生出來的病變,它與其他疾病不同。人們(特别是老年人)隻要在用藥時能自覺地堅持上述原則,就能避免或減少該病的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