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這樣洗澡當心惹出一身病

這樣洗澡當心惹出一身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01 14:34:42

  現在才剛剛步入秋季,天氣還是很熱的,人們每天下班回去還是會洗洗澡的,洗澡的順便就會洗洗頭發,那您知道謹防洗澡先洗頭嗎?您知道洗澡應記住“234”原則是什麼嗎?今天作文庫知識百科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洗澡的正确順序,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謹防洗澡先洗頭

  最近來自日本的《日刊現代》的相關刊文上面說到,在日本每年會因為洗澡順序不正确而導緻人們死亡的數目已經達到了1.4萬人,這真是讓人大吃一驚的。

  此文一出,便引起了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表示,洗澡還要按正确的順序,簡直聞所未聞,難道自己洗澡洗錯了幾十年?

  還有少部分網友不以為然,甚至質疑該研究的可靠性,所謂的正确洗澡順序是否存在科學性?

  最近,相關的記者采訪了來自廣州的保健科專家醫師,這些專家們告訴大家,隻要不是在長時間以及高水溫的情況下洗澡都是不會導緻很嚴重的後果的。

  洗澡應先洗臉以防毛孔堵塞

  據日本《日刊現代》雜志11月21日報道,日本每年因洗澡不當導緻死亡的高達1.4萬人,其中約九成是65歲以上的老人。

  日前,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唐成林教授就這個問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當的洗澡順序的确是存在緻死的風險,但是緻死的幾率很小。

  同時,唐成林教授還給出了正确的洗澡順序:先洗臉,再洗身,最後洗頭。

  其實正确洗澡順序的确立的原因是,因為人在剛剛開始洗澡的時候,人的血液主要集中在我們内髒以及頭部,如果您是先洗頭的話,可能會讓您頭部的血液不流通,長期這樣吸取的話,很有可能誘發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所以,洗澡應先洗臉,需要注意的是,洗臉應由鼻子向外洗,先洗臉同時還能避免因為洗澡造成的毛孔堵塞。

  記者再就這個問題向廣州某醫院保健科專家咨詢時,多位專家表示無法給出解釋并表示,洗澡順序是依據個人的習慣,“先洗腳還是先洗頭對人的身體不會産生多大影響,即便是大家不知道正确的順序也不必驚慌。”

  超八成人不知洗澡正确順序

  記者就正确洗澡順序向身邊50位好朋友提問:你洗澡的順序正确嗎?統計的結果是,有19人洗澡的順序是正确的,僅有4人知曉怎樣的順序是正确的洗澡順序。

  就這個問題也展開調查,參與調查的人中隻有不到20%的是正确的洗澡順序。

  洗澡先洗頭的危害

  針對“先洗頭的危害”,專家們有不同看法。台灣中醫師廖婉絨說,肚腹暖則全身暖,先沖身體再沖頭,能保暖身體,不易受風寒侵襲。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研究員莊乾竹指出,洗熱水澡時,溫熱水突然從頭而至,會使大量血液集中到血管擴張的皮膚表面,導緻心、腦缺血,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可能因此引發心絞痛。

  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唐成林說,大多數人洗澡都是先洗頭,正确的順序是:先洗臉,再洗身,最後洗頭。

  人體淋浴熱水後,毛孔會迅速擴張,先洗臉,可避免臉部毛孔進入過多灰塵,造成阻塞。

  清洗身體時,應先從遠離心髒的四肢開始沖淋。

  最後洗頭,一是可以避免冷熱交替刺激腦部血液循環,二是經過一段時間熱水沖淋,頭皮跟頭發在水蒸氣中得到充分滋潤,更利于清潔及頭皮健康。

  也有專家表示不要錯怪“先洗頭”,洗澡暈倒的病人很常見,跟先洗哪個部位無關。四川省醫院神經内科主任醫師郭富強、市三醫院心血管内科唐炯博士,都不認同網傳觀點。

  郭富強認為,一般情況下,不論洗澡順序如何,都不會誘發猝死,除非個體本身有基礎性問題。

  唐炯稱,水溫、浴室内外巨大溫差,都能讓人體血管突然急劇收縮或擴張,如果個體血壓調節能力跟不上,就可能暈倒,一般健康人群或年輕群體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通常發生在有高血壓、心髒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或長期卧床者身上。

  專家建議:洗澡應記住“234”原則

  2種天氣不洗

  刮風下雪天和雷雨天。刮風、下雪、氣壓低時,煤氣難以順暢排出,容易回流,引起中毒。

  一定要洗,要注意通風,時間要短,一個人洗完後最好通風20分鐘再換下一個人,以免一氧化碳堆積。

  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用燃氣熱水器時,也應時刻注意燃氣是否洩漏。

  3種狀況不洗

  飽食、空腹、發燒不洗。剛吃完飯,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這時洗澡,全身血管擴張,皮膚會搶占流向胃部的血液,影響消化。

  饑餓時洗澡,可能因血糖降低導緻暈厥。正确的方法是飯後一兩個小時再洗。

  發燒時,身體熱量消耗也在增加,當體溫上升到38℃,熱量消耗可增加20%,人體非常虛弱,此時洗澡易發生意外。

  4種事後不洗

  一是酒後,血糖濃度下降,立即洗澡可能造成低血糖症狀乃至休克,至少兩小時後再洗。

  二是高強度運動後,血液循環加快,立即洗澡會增加皮膚血液流量,加重身體疲勞,還可能導緻心髒和大腦供血不足,至少運動結束20分鐘後再洗,從事跳水、遊泳等水上運動則應盡快清洗。

  三是拔罐後,皮膚處于被“傷害”狀态,敏感脆弱,此時洗澡易導緻皮膚破損、發炎,至少兩三個小時後再洗。

  四是打完胰島素後,立即泡熱水澡,容易出現低血糖,至少半小時後再洗。

  水溫和時間掌控

  許多人泡澡都在半小時左右,出水溫度在42℃—50℃不等,非常不利健康。

  青島海慈醫院保健科副主任魏陵博認為,冬季天氣寒冷,用很燙的水洗澡,會導緻皮膚血管擴張,腦部和心髒的血液減少,患有心腦血管疾病、低血壓、低血糖的人易出現頭暈症狀,時間長了易發生意外。

  用過熱的水洗頭,還會使頭皮受損,引起頭部瘙癢。研究表明,在42℃的溫水中浸泡10分鐘以上,會導緻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心髒負擔增大,控制洗澡時間,是避免澡後暈厥的關鍵。

  水溫與體溫接近為宜,冬季不超過41℃,感覺寒冷,可用浴霸取暖,洗澡前先用熱水拍打全身,逐步适應水溫,以免刺激過大。

  洗澡時間應控制在30分鐘内,老人、小孩及心血管患者最多不超過20分鐘。

  一周兩次,勿用力搓

  即使冬天,很多人也有每天洗或兩天一洗的習慣,這對皮膚不好。重慶新橋醫院皮膚科王儒鵬認為,天氣轉涼後,不用天天洗澡,每周兩次即可。

  冬季天氣幹燥,皮脂腺收縮,洗澡太勤會使皮膚更幹,皮脂膜變薄,還可能患上乏脂性濕疹,導緻皮膚發紅、發幹、發癢、脫皮、出現細小裂紋等現象。

  不能使勁搓洗皮膚,容易損傷皮脂膜或毛細血管,最好用柔軟的海綿沾上沐浴露輕輕擦洗。

  根據個人皮質不同,選用沐浴露也有講究,皮質分中性、油性、幹性和敏感性4種,敏感性皮膚十分嬌弱,受到輕微刺激也會發紅,要少用沐浴露,或用性質溫和及添加緩解敏感的中草藥洗護用品。

  洗澡的正确順序

  “沐浴序曲”之一:洗臉

  為什麼要把洗臉放在第一?原來,當你進入淋浴房後,熱水一開,就會産生騰騰蒸氣,而人體的毛孔遇熱會擴張,所以如果當你在此時沒有先将臉洗幹淨,臉上積累了一天的髒東西,便會趁你毛孔大門開啟之時,潛入你的毛孔。

  久而久之,你的毛孔便會被這些髒東西擠得越來越大,占據着本不應該屬于它們的領地,你臉上的痘痘也會愈冒愈多,但絕不要相信别人對你說的“青春美麗疙瘩痘”。

  “沐浴序曲”之二:洗澡

  洗澡時水溫可以偏熱,這樣能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擴張毛孔,将身體汗垢徹底排出。人體每排出一公斤汗水,約可帶走540卡熱量。

  讓自己在攝氏40度的熱水裡淋浴10分鐘左右,就可消耗200卡熱量!在輕松的沐浴中愉快地減了肥,真是一舉兩得。

  但是時間要控制在20分鐘以内,并且保證通風良好。洗澡時,閉上眼睛,盡量放輕松。讓噴頭在肌膚上來回揮灑,一番沐浴完畢,肌膚與心境都能得到充分的解壓。

  洗澡時需注意,别用毛巾在肌膚上反複用力搓擦,這樣很容易損傷皮膚,使表皮角化層過多脫落,皮膚就會變得幹燥,甚至發生皮膚瘙癢。

  “沐浴序曲”之三:洗頭

  頭發在蒸氣的氤氲中得以滋潤,此時,洗頭的最佳時刻就已來臨。

  先将頭發在水中充分濕潤後塗上洗發水,把頭發置于頂部搓揉片刻,用清水沖洗,切記一定要沖洗幹淨,再均勻抹上護發素,輕輕按摩三到五分鐘,用寬齒梳梳順,洗淨。

  最後,用清水徹底沖淋全身。自此,“水浴美女”的沐浴三步曲就宣布大功告成了。

  注意事項

  1.有浴池的可以在沖水的步驟泡在水裡,但是不建議泡的時間過長。

  2.另外需要去死皮的可以在沖洗完沐浴露的時候進行,不建議在浴池裡面進行。

  3.因以上為一次完整的洗浴過程,時間較長,大概耗時40分鐘左右,建議一周兩次即可。

  8個時刻千萬别洗澡 當心惹“病”上身

  洗澡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清楚身體的汗垢油污,還可以舒筋活血、舒緩情緒、改善體質。不過,如果洗澡的時間挑不對,不僅不可以享受洗澡給你的好處,還會讓你惹“禍”上身!小編提醒你,洗澡要避開下面8個禁忌時間。

  洗澡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忙碌了一天後,泡一個美妙的溫水澡,可以讓你放松一天緊繃的精神及情緒,靜下來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不過想要洗得健康,洗澡的時間選擇也很重要。如果在不适當的時間洗澡,不僅不能改善身體,還會讓你産生各種不良反應。

  1、臨睡前不宜洗澡

  可能很多人都喜歡在睡前洗個舒舒服服的熱水澡,然後迫不及待地跑去床上睡覺,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因為熱水浴會使身體體溫升高,而睡眠卻往往是在體溫下降後來臨。如果在臨睡前洗澡的話,可能反而會讓你産生睡不着甚至失眠的狀态。

  2、飽餐後不宜洗澡

  我們常常說洗澡最好在飯後一兩個小時之後,因為飽餐後洗澡不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且還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甚至産生虛脫、昏倒的現象。

  當然,人在饑餓的時候也不要洗澡,因為這時人的血糖水平較低,洗澡容易出現頭昏眼花的症狀。

  3、發燒時不宜洗澡

  發燒時也不能洗澡嗎?是的,因為發燒時人的體溫本身就比較高,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就更容易發生意外了。

  另外,不管是發燒還是急性腎炎、高度貧血、外傷等其他疾病或症狀,都是不适合洗澡的,否則很容易出現意外。

  4、按摩前後一小時别洗澡

  按摩能夠緩解疲勞,同時又舒筋活絡,對于身體健康非常有利,但是按摩前後一小時内也是不能洗澡的。

  因為按摩也會加快血液循環,一旦此時洗澡的話就容易造成大腦缺氧,出現暈厥或者是虛脫的現象。

  5、酒後不宜洗澡

  人在洗澡時身體會出汗,但是如果是在酒後洗澡,那麼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就會相對增高,加上熱水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很可能會導緻血壓下降,出現頭暈眼花、渾身無力的現象,甚至引起心髒病或者腦中風的發作。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是要注意。

  6、勞動後不宜立即洗澡

  就好像我們不提倡運動鍛煉後立刻洗澡一樣,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過後,都不宜立即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髒、腦部供血不足,出現昏厥的情況。

  在洗澡時,最好能夠結合按摩幫助痛經活絡,這樣可以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7、血壓低時不宜洗澡

  洗澡時水溫較高,會使人的血管擴張,因此血壓低時也是不宜洗澡的,否則容易引起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另外,低血壓、有心髒病的人也是不适宜用熱水泡腳或者是泡溫泉的,這些都可能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幾率。

  8、拔罐後不宜立即洗澡

  可能有很多女性朋友會通過拔火罐來達到解除疲勞、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拔罐後也是不宜立刻洗澡的。

  因為拔罐後皮膚正處于一種被傷害狀态,此時洗澡如果水溫過低,就會讓毛孔正張開的皮膚受涼,非常容易導緻皮膚破損或者發炎等症。

  正确的洗澡方法

  洗澡也要講方法如果對于某些人來說,天天洗澡的習慣不容易改變的話,就要特别注意洗澡的方法:

  1、水溫在24至29℃為宜。

  水溫過高,皮膚表面的油脂更易破壞,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幹燥的程度,給皮膚帶來損傷,同時,還會增加心髒負擔。

  2、洗浴時間不宜過長。

  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否則,皮膚表面會很容易脫水。

  3、選對香皂。

  如果皮膚不是很油的話,選擇中性的浴液和香皂為好,但不必天天用,隔兩三天用一次即可。而且,在身體上停留時間不宜過長,一定要沖洗幹淨,否則會傷害皮膚。

  4、洗澡後的護理。

  洗完澡後,最好在全身塗抹潤膚露,可以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幹燥瘙癢。

  洗澡可以治病?古人就是這麼認為的

  這位愛美愛幹淨的唐穿團娘子,當您經過一番掙紮鬥争,終于成功地洗了一次頭發,想不想繼續挑戰下一個難關——給自己全身洗個澡呢?

  給您出個主意吧。如果您實在想洗,又不想面對家裡長輩、丈夫甚至奴仆下人的議論貶損,那可以裝病,叫家裡人請來醫生,說自己的症狀是“皮膚瘙癢,有黑白屑脫落,遍體生虱,油膩垢臭”,那醫生開出的治療方子八成就包括“浴身”——對啦,在古代“洗澡”普遍被視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呢,也可見這在平民階層當中是多稀罕的活動。

  為了治病,家裡人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允許您洗一次澡!這趕緊地,叫人燒水拿大盆準備吧。

  普通平民人家洗澡的家什也挺簡單,一個大澡盆或者類似的大型平底盛水容器,當時叫“浴斛”,您可以在裡面放一個像凳子的坐具叫“浴床”,自己坐在浴床上,由奴婢動手給您頭上身上澆熱水擦抹身體。至于清潔劑,和洗頭發一樣用草木灰、米漿、皂角也行,還可以用以豆粉為主料加其他藥材合成的“澡豆”,配方很多,有時間自己在家裡做也行,市面上也很容易買到。

  洗完了用幹淨的布巾擦掉水,講究的還要求上半身和下半身用不同的布巾來擦,擦完再換一套幹淨衣服,重新梳理好頭發,這個洗澡過程算結束。

  白居易到底愛不愛洗澡呢?不過和尚們肯定是“勤沐浴”的

  相比之下,你家男人如果想洗澡,會便利得多。一些大型官衙機構以及寺院裡有公共浴堂,允許多人共浴,但隻限男性。在盛夏特别熱的時候,平民小康人家的男子和小孩也會到天然的河湖水塘裡撲騰洗澡玩水,比如杜甫就寫過“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的句子。還有白居易老先生,他在一個“炎光晝方熾,暑氣宵彌毒”盛夏時節,跑到香山寺的石樓潭裡,趁夜裡人少,“平石為浴床,窪石為浴斛。绡巾薄露頂,草屦輕乘足”,坐在露天水池岸邊痛痛快快洗了一次澡,然後“清涼詠而歸,歸上石樓宿”。

  白居易如果生在現代,應該是一位微博狂人,而且還特别喜歡把日常生活裡的雞毛蒜皮小事都拍個照寫個段子往網上發。光是跟“沐浴”有關的詩,他就寫了很多首,但這是否能說明老先生經常洗澡呢?呃,有一首詩是這麼寫的:“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今朝一澡濯,衰瘦頗有馀。”不過這也情有可原,因為這是他一場大病以後寫的。在那時候的醫生看來,有些病可以用洗澡的方法治療,有些病卻是不能洗澡的,否則容易“傷元氣”“中風邪”等。所以白大詩人到底愛不愛洗澡?這還真是個問題哈。

  其實從先秦時代起,在上流社會當中,已經形成了一套以《周禮》《儀禮》《禮記》記載為代表的士人價值觀和理想的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要求大家勤洗浴、講衛生。一個受人尊敬的士人,在奉養父母、接待客人的時候,都應該提供能讓他們三天洗頭一次、五天洗澡一次的生活條件。而這個士人自己,也應該每五天洗浴一次,為此漢代的朝廷特意把官員們每上班五天可以休一天的假稱為“休沐”,意思約等于“給你們時間都滾回去把自己拾掇幹淨再來上班,别熏死人”。到了唐朝,這個假期延長到每十天休一天,也被稱為“旬假”。

  除了日常生活以外,貴族士大夫要搞點什麼隆重儀式,比如祭祀、參加公共活動、拜見上司貴官等,都要提前“沐浴齋戒”,把自己裡裡外外都清理幹淨,才能懷着一顆純潔虔誠的心去天人合一。可見無論喜歡不喜歡洗澡,上流社會人士一般還是都承認洗澡是好事,是應該鼓勵提倡的。

  不過正像世間所有事一樣,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即使在生活水平提高、衛生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的現代社會,照樣有一堆人不愛洗澡,别人也拿他沒辦法,何況是在物質水平低落的古代呢。從兩漢魏晉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以“不愛洗澡”留名青史的貴族士大夫,人數比“愛洗澡”的隻多不少,随便數一下就有嵇康、王猛、王安石等。還有一位桓沖,這位倒是洗澡的,但洗完澡不愛換衣服,幹淨身體往髒舊衣服裡一套完事,這也折騰出了一些典故是非。

  在中古社會裡,能保持“勤洗澡”生活方式的階層,可能隻有寺廟裡的和尚了。因為佛教是從熱帶國家傳入我國的,熱帶國家人民洗澡比較方便(如着名的“恒河晨浴”),所以沐浴的習俗也跟着佛經一起在寺廟裡安身。大中型寺廟往往在建造時就設計了專門的浴堂或者浴室院,以供佛教徒洗浴。

  這些公共浴室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跟現代的公共浴池也沒太多本質區别:在地下挖個體積不等的池子,池壁和池底鋪上不易滲水的材料(一般是石條或青磚),在水源和浴池之間設個加熱爐竈,把冷水加熱以後注入浴池,盡量保持池内溫度合适人體洗浴。這是基本的設置,至于沖淋設備、蓮蓬頭、按摩噴頭、桑拿房那些就先别想了。

  後世那種建在街面上、城區裡、收錢讓人進去洗澡的商業公共浴池,在唐朝的城市裡似乎也不多見,但在宋朝城市裡就已經很普及了,而且在浴池裡還有搓背等附加服務。蘇東坡在享受完搓背工的服務以後還賦詩填詞留念:“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皇帝帶頭正風氣 澡堂子裡談工作

  除了寺院以外,另一處有大型沐浴設施的地方是——皇宮。

  唐朝最着名的皇家浴池是骊山腳下的“華清池”,這個我們穿越團已經去過不止一次了,不再重複介紹。而且華清池主要是利用了天然溫泉,和我們本次說到的人工沐浴也不太一樣。在長安城内的太極宮、興慶宮特别是大明宮,以及不少避暑離宮,也都有大型浴池供人使用。而且這些皇宮裡的浴殿,除了讓皇帝後妃們洗澡,還有别的奇妙用途。

  比如您家丈夫在婚後仕途得意,從一介平民書生科考中了狀元,又步步高升,有朝一日做了翰林學士,負責書寫聖旨,相當于皇帝的大秘書的角色。那麼有一天他正在宮内直房值班的時候,内侍宦官過來傳诏,天子要找他商量政務。沒說的,帶上紙筆墨盒跟着走吧。

  七拐八拐,沒往正常傳诏的延英殿或紫宸殿、清思殿方向走,反而走向那座窗冒白汽、檐蒸水霧的“浴殿”。到了跟前,一看一堆宦官宮女手捧各種沐浴用具和幹淨衣物等,隔着垂地的帷簾紗帳,隻聽浴池裡确實水聲嘩嘩直響,皇帝正在裡面洗澡呢——這是要幹啥?

  别緊張,别緊張,這是正常情況。唐朝皇帝的确有這個奇特癖好,喜歡在澡堂子裡談工作——嗯,當時叫“浴堂召對”。這是純潔的工作關系,不一定會命令您家丈夫脫衣陪浴,很可能隻是皇帝自己泡池子裡或者洗完了穿上衣服坐着,口述想法,您家丈夫負責讨論和記錄,談得起勁可能會一直聊到天黑吹燈拔蠟 。這種事如果經常發生,别的大臣還會羨慕您家丈夫呢,這是君恩深重的表示啊。

  您不信,來看看白居易在給皇帝當秘書的時候,和好朋友元稹相互寫詩傳情吐嘈,都特意要點出“浴殿”這個關鍵詞。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銀台金阙夕沈沈,獨宿相思在翰林……渚宮東面煙波冷,浴殿西頭鐘漏深。”元稹《酬樂天待漏入閣見贈(時樂天為中書舍人予任翰林士)》:“未勘銀台契,先排浴殿關……偷瞻咫尺顔。恩垂天語近,對久漏聲閑……”

  同時,既然您家郎君升官發财了,全家人當然也會跟着飛黃騰達,搬進大宅子,奴婢更多,生活更富裕,那麼跻身于上流社會貴婦中的您自己,想要常洗澡也不再那麼困難了。

  首先,您可以有一間單獨的浴室啦。這個房間叫“湢”,往往設立在離爐竈和水源都比較近的地方,要往室内地下挖個浴池還是太奢侈了點,一般挖一條專門的排水道,地方夠用來放個大的“浴斛”,旁邊再放衣架(桁)和比較大的“浴床”,讓您能有地方挂衣裳布巾,還能舒舒服服地坐着洗澡就行了。

  其次,您用的洗浴劑,也不能再滿足于簡陋的草木灰、漿水、皂角或便宜澡豆。當時社會上流傳着各種神奇洗浴藥劑配方,如藥王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裡專門開辟章節,記載了大量“婦人面藥、面脂、澡豆”的配方。這些配方真的有它們所宣稱的那些神效嗎?嗯……馬馬虎虎地說,就算療效達不到,也應該是洗不死人的,隻要您别一激動把浸了澡豆香藥的洗澡水大量喝進肚就行。而且這些配方裡總有一些東西有點好的效果,比如面粉、豆末、皂莢可以用來吸附污垢,有助于清潔,花汁和香料可以掩飾體臭等。所以,隻要您家裡有錢,就可着勁花吧。

  不過還要提醒您的是,如果您是作為丈夫的原配正妻陪着他一步一步從中等人家邁上了成功仕途,那等他當了大官,您的年紀也不會太小了。等到您用得起這些昂貴精緻的沐浴護膚品時,您的肌膚很可能已經枯澀幹癟、布滿斑點皺紋了,再怎麼折騰也恢複不了青春少女的潤澤豐盈,這還不要提年輕時恪于生活困頓,無法經常沐浴保養而留下的種種身體隐患。總之,想要穿越成唐朝“小家碧玉”然後“白手起家共同奮鬥”的美女們,還是三思吧。

  警惕:女人5個時候千萬别洗澡

  現在是炎熱的夏季,很多人都喜歡洗澡,一天不洗就渾身不舒服,即使在冬天也不例外。這雖然清爽衛生,但最近網上有一種“勤洗澡傷元氣”的說法,卻讓人對洗澡産生了恐懼心理。究竟勤洗澡是不是傷元氣?科學洗澡有什麼講究?看看下文吧。

  一、5個時候絕不能洗澡

  1、血壓過低時。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者容易虛脫。

  2、酒後。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3、饑餓或飽餐後。饑餓時洗澡易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飽餐後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供血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

  4、勞動後不宜立即洗澡。勞動是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髒、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5、發燒時。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較虛弱,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二、勤洗澡傷元氣嗎

  要不要洗澡主要與氣候有關,夏天天氣潮熱,出汗多,一天洗一兩次澡也不怕,冬天毛孔收縮,中醫認為這是“藏”的季節,洗多了毛孔舒展,可能會造成氣虛不固,氣血流失,則容易受到外邪侵襲。“洗澡過頻的人,皮膚易幹燥,皮膚瘙癢症通常會多一點,嚴重的還會引起神經性皮炎和濕疹。如果是冬天經常洗澡,可能還會導緻頻頻感冒”。

  洗澡應該根據季節變化相應調整,天熱多洗,天冷少洗。注意水溫不要太熱、洗的時間不要太長,因為這樣會造成皮脂膜破壞、皮膚防禦功能降低,讓皮膚變得更加幹燥、瘙癢。一般來說,洗熱水澡沖洗超過10分鐘就會有損害,洗冷水澡的時間則可以稍長一點。

  現在正處于夏季,嶺南氣候濕熱,人體的皮脂腺分泌旺盛,又容易出汗,必須及時清洗,否則易長痤瘡,長時間潮濕也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導緻癬病。但正常皮膚洗澡後不宜再使用潤膚或保濕産品,最好保持皮膚的自然幹爽,讓毛孔得以舒展、暢通。

  三、夏季如何洗澡?熱冷浴方法

  在合格炎炎夏日,很多人每天在睡覺之前都會用熱水洗澡,水的溫度一般都是以身體能夠忍受為限,不可用很燙的水洗澡。在您洗好後其實可以就在熱水中“睡”上個15分鐘。

  出浴後照例出了一身大汗,過3~4分鐘後,再進入冷水盆或用冷水淋浴。熱冷浴必須“先熱後冷”。

  四、“先熱後冷”的洗澡法有三大好處

  第一、用熱水洗澡時,全身汗毛孔擴張,身體裡面的髒東西随着汗排出體外;

  第二、用熱水洗澡四可以達到血液通暢的效果的,也是可以促進我們的新陳代謝加快,使人的精神非常的爽快;

  第三、全身血管因洗熱水澡而擴張,又因洗冷水澡而收縮。

  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增強了彈性,就不易硬化,血壓不易高,老來可防止中風。長期堅持,的确有助于長壽的。

  哪種水溫洗澡最養生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怎樣生活得更健康、怎樣用最簡單的方法獲得健康是人們比較關注和追求的。這方面除了科學平衡飲食、積極調整心态外,合理的健身方法和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生命在于運動”、“不通則痛”是永恒的道理。洗澡并不隻是清潔身體,同時也是一種身體保健養生。

  唐代着作《天隐子》中描述:“齋戒者,非蔬茹飲食而已;澡身者,非湯浴去垢而已。益其法在節食調中,摩擦暢外者也。”意思是吃齋不隻是戒葷吃素,通過節食還有調和脾胃的作用;洗澡也不隻是用熱水洗去污垢,它還可通過摩擦皮膚,使人體肌膚通暢、血脈流通。充分點明了沐浴去垢、保健養生的雙重作用。

  健美強身冷水浴

  冷水浴是指用10~20℃之間的冷水洗澡,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使皮膚的營養得到增強。長期堅持冷水浴的人,皮膚嫩滑、紅潤、富有彈性,顯示出健康之美。

  冷水浴時,血管還會把血液大量推入内髒血管,稍停後皮膚血管再擴張,大量血液又從内髒血管流向體表,這樣一張一縮,就提高了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彈性增強,有助于預防血管硬化。

  此外,冷水浴還能增強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功能,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風濕病、關節炎等病症的發生,均有積極作用。

  洗冷水浴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不要一下子就用很涼的水,水溫可逐漸降到不低于10℃,這樣使身體有個适應的過程;可先從夏天開始,一直堅持到冬季,終年不斷。最好選擇在早晨,有助于消除睡眠後的抑制狀态,使人精神煥發。也可以選擇在中午,但晚上一般不太适宜。洗的時間不宜過長,短者幾十秒,長則數分鐘即可。可采取從局部到全身,即先臉頭浴、足浴,然後再作全身的擦浴、淋浴,體質好者還可進行冬泳。

  冷水浴并非對每個人都适合。有些人的皮膚對冷水敏感,遇到冷水會産生荨麻疹、血紅素尿和紫斑;患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急性肝炎、空洞性肺結核、活動性風濕病、坐骨神經痛、關節疼痛及高熱的病人,都不适合洗冷水浴。

  鎮靜止癢熱水澡

  熱水浴的水溫在38~40℃之間,可引起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肌肉痙攣,并具有鎮靜作用。失眠者睡前進行熱水浴,對睡眠有幫助,還可減輕皮膚癢感。熱水浴可清除皮膚上的污垢,使毛孔、汗腺通暢,提高皮膚的代謝能力和抗病能力。

  實驗表明,把傷寒杆菌分别種在清潔的皮膚和肮髒的皮膚上,10分鐘後采樣化驗,清潔的皮膚上細菌已死亡,而肮髒的皮膚上細菌依然存在。在醫療中,熱水浴可用來治療慢性關節炎、骨折愈合和其他一些慢性疾患。

  健肺愈傷溫水浴

  溫水浴指介于冷水浴和熱水浴之間,水溫在34℃左右的洗浴。正常人的體溫是36。5℃~37℃之間,皮膚的溫度在32℃~33℃之間。34℃的溫水比皮膚溫度略高,但比體溫低,用手摸有點微溫,泡進去後,體溫不會改變,不會覺得冷,也不會覺得熱。

  若希望有水療的效果,但又不希望像冷水浴和熱水浴那樣刺激大時,就可以選擇溫水療法。譬如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燙傷的病人就應選擇溫水浴。

  強身健體的冷熱交替浴

  冷熱交替浴是從熱水浴開始,熱水的溫度約在38℃~44℃之間,洗的時間約為4~6分鐘;再進行冷水浴,冷水的溫水在10~16℃之間,時間約為1~2分鐘,最後仍是熱水浴。

  至于交替幾次并沒有限制,一般可兩三次。冷熱交替浴能消除體弱者或怕冷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視自己的體質情況決定冷水浴時間的長短和次數,随時可轉入熱水浴使身體迅速回暖,而且鍛煉價值比單純冷水浴更大。

  洗澡順序也有養生訣竅

  這幾年,中國老百姓都特别關注養生。很多中醫專家在大家傳授養生經驗的時候,幾乎都會說到:其實,真正的養生都在生活的小細節中。行住坐卧,吃喝拉 撒,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到人的健康。健康的身心,都是從小事做起,日積月累而來的。洗澡是我們每一個人,經常要做的事情。就是這樣一件億萬人天天要做的 事,我們有沒有好好去了解和學習過關于洗澡的細節。先洗頭還是後洗頭?水溫多高才合适?或許你我都是憑感覺,從來都沒有去注意過這些。可是,“日本每年因洗澡不當導緻死亡的人數高達1.4萬人”卻警醒了我們。現在,我們不妨花一點點時間随天下養生網小編一起來好好地重新學習一下該怎麼洗澡。

  什麼洗澡順序最養生

  正确的洗澡順序:洗臉、洗澡、洗頭。

  “沐浴序曲”之一:洗臉

  為什麼要把洗臉放在第一?原來,當你進入淋浴房後,熱水一開,就會産生騰騰蒸氣,而人體的毛孔遇熱會擴張,所以如果當你在此時沒有先将臉洗幹 淨,臉上積累了一天的髒東西,便會趁你毛孔大門開啟之時,潛入你的毛孔。久而久之,你的毛孔便會被這些髒東西擠得越來越大,占據着本不應該屬于它們的領 地,你臉上的痘痘也會愈冒愈多,但絕不要相信别人對你說的“青春美麗疙瘩痘”。

  此外,不要以為晚上睡覺就不會被灰塵攻擊,所以一天内洗臉的次數就應是:起床一次、午休前一次、晚上洗澡前一次,一共三次。沐浴時洗臉要用溫水,因為若長期使用偏高溫度的水,會促使皮膚老化,所以為保持皮膚的青春請一定要用溫水洗臉。

  “沐浴序曲”之二:洗澡

  洗澡時水溫可以偏熱,這樣能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擴張毛孔,将身體汗垢徹底排出。人體每排出一公斤汗水,約可帶走540卡熱量。讓自己在攝氏40度的熱水裡淋浴10分鐘左右,就可消耗200卡熱量!在輕松的沐浴中愉快地減了肥,真是一舉兩得。

  但是時間要控制在20分鐘以内,并且保證通風良好。洗澡時,閉上眼睛,盡量放輕松。讓噴頭在肌膚上來回揮灑,一番沐浴完畢,肌膚與心境都能得到充分的解壓。

  “沐浴序曲”之三:洗頭

  頭發在蒸氣的氤氲中得以滋潤,此時,洗頭的最佳時刻就已來臨。

  先将頭發在水中充分濕潤後塗上洗發水,把頭發置于頂部搓揉片刻,用清水沖洗,切記一定要沖洗幹淨,再均勻抹上火局油膏或護發素,輕輕按摩三到五分鐘,用寬齒梳梳順,洗淨。最後,用清水徹底沖淋全身。自此,“水浴美女”的沐浴三步曲就宣布大功告成了。

  洗澡的正确方法

  洗澡别搓澡:正常皮膚表面有由皮脂腺、汗腺分泌物及脫落的上皮細胞形成的酸性保護膜以及角質層,隻有0.1毫米厚,呈弱酸性,但它卻是阻止病菌 和有害射線入侵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這層“死皮膚”更換速度緩慢,最快的也需要十多天。洗澡時如果用毛巾在肌膚上反複用力搓擦,很容易損傷皮膚,使表皮角化 層過多脫落,皮膚就會變得幹燥,甚至發生皮膚瘙癢,還會讓病菌和有害射線乘虛而入,使人易患毛囊炎、疖腫等多種皮膚病。

  幹燥冬季洗澡的次數不宜過多 每周1到2次足矣

  冬季幹燥的天氣,很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特别是晚上睡在暖和的被窩時,總感覺身上又癢又紮。這是怎麼回事呢?

  引起瘙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皮膚幹燥。冬季天氣寒冷幹燥,人體内皮脂腺分泌物排出就會變得困難,使皮膚幹燥明顯加劇,尤其是老年人。

  很多人認為,皮膚癢時洗個熱水澡或用熱毛巾擦一擦,可以解癢,但結果往往是越熱越癢。這是因為熱本身對皮膚就有一定的刺激,會使瘙癢加重,形成 新的條件反射,讓人不由自主地去抓撓,這也是為什麼被窩越暖和,皮膚越癢的原因。因此,晚上睡覺的時候千萬别捂得太嚴,如果家裡暖氣太熱,可以稍微開點窗 戶,也可以用加濕器或種植花草的方法來保持适宜的濕度,以減少皮膚水分的蒸發。

  為了避免皮膚瘙癢,冬季洗澡的次數不宜過多,每周1—2次足矣。洗澡時少用堿性沐浴液,如果皮膚特别幹,最好用清水洗。洗完澡後,塗一些保濕效 果好的潤膚霜。另外,貼身衣物最好選擇柔軟的純棉制品,少穿化纖類衣物,并且要勤洗勤換。在飲食上,冬季要注意少吃辣椒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适當增加食物中脂肪的攝入。

  洗澡太頻小心乏脂性濕疹。每天洗澡,卻越洗越癢,到醫院一查,因皮膚太幹患上了乏脂性濕疹。冬天天氣幹燥,皮脂腺收縮,洗澡太勤會使皮膚更幹,市民應适當減少洗澡次數,以免患上乏脂性濕疹。

  六種情況絕對不能洗澡

  洗澡基本上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但是你知道嗎?洗澡是不能想當然的,也有很多的禁忌與注意事項,稍不甚,很可能讓你洗出一身的病。看看,你是不是在這6種情況下也經常洗澡,那你可千萬要警惕了。

  一、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溫度過高的水能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會發生虛脫。

  二、提倡長期用冷水洗臉

  對于那些身體體質較差的女性們,是不能用冷水洗澡,否則本來抵抗力較差的身材,會因冷的刺激,會引發感冒、發熱等疾病。但是,可以長期堅持用冷水洗臉,這樣有效促進血液循環,起到預防感冒、鼻炎的作用,還可使皮膚變得更有光澤更有彈性。

  三、酒後不宜洗澡

  酒精會抑制肝髒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内的葡萄糖消耗就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四、飽餐後不宜洗澡

  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這樣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與昏倒。

  五、勞動後不宜立即洗澡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都要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髒、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謹防洗澡先洗頭的原因是什麼了吧,您也應該以紀念館對洗澡應記住“234”原則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今天學到的有關洗澡的正确順序阜甯縣給身邊的小夥伴們呢?那還等什麼,趕快行動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