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人會變得疑神疑鬼
老人為何疑心病這麼重?很多人都反映說人老了對什麼事情都持懷疑态度,不管是對子女、老伴還是周邊的朋友,害怕被抛棄被忽視,那麼老人疑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孫奶奶最近顯得有些焦躁不安,她總是環疑與自己共同生活了半輩子的老伴有一天會抛棄她。為此,她不顧70多歲高齡,常常為老伴去公園與其他老年人一起晨練而發脾氣。“他一定是看上哪個愛唱歌的女妖精了!”孫奶奶很委屈地向家人控訴。在公園裡,每天早晨都有很多老人聚在一起唱歌,性格開朗的孫爺爺非常喜歡和他們在一起一展歌喉。然而,孫爺爺的這一愛好卻成為孫奶奶最不放心的地方、孫爺爺說:“以前老伴是個非常善解人意的人,怎麼—上了年歲就變得這麼疑神疑鬼的?”
可以說,猜疑和偏執是老年人心理變化的某一現象。有些老年人在進入老齡階段之後,會對周圍的人越來越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不僅折磨着自己,也嚴重影響了家人之間的關系。那麼,像孫奶奶這樣猜疑的心理是怎麼産生的呢?
原因一:生理衰退帶來的心理不安
探尋老年人的心理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脫離生理變化給老人心理所帶來的影響。當老年人感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出現衰退的時候,他們最先産生的是心理恐慌,擔心身體每況愈下,擔心生活在孤獨之中,等等。所有的這些擔心最終會表現在對周圍人的依賴上,他們越來越依賴于家人對自己的關注與照顧,也會對家人對待自己的态度十分敏感。孫奶奶之所以對老伴不放心,也正是因為她不能像孫爺爺一樣開放、健康地生活。當老伴兒獨自外出活動的時候,孫奶奶就會有一種被冷落的失落感。
原因二:生活圈子縮小造成的思維單一
老年人退休之後,生活圈子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生活的主題也會随之而産生偏移。如果能夠很快适應退休生活,拓展新的生活内容,那麼,退休之後的生活将是豐富多彩的。然而,有些老年人退休之後,無所事事,每天除了做家務幾乎沒有其它有興趣做的事,這使得他們很容易将自己禁锢在家庭小環境中,于是,日常的思維、行動都僅僅是圍繞着家庭展開。這種孤單狀态造成老年人對外界事務的感受性降低,家庭之外的生活對他們是陌生的,所以!常常會有無法對外界作出有效判斷的情況出現。一旦這種與外界之間連接的能力降低,老年人就需要提升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而過度的自我保護常常是猜疑心理的開始。
原因三:個性局限導緻心理失調
過于自我的個性往往是實現個體心理健康的嚴重障礙,它使得我們容易固執于某一點,造成過早的心理老化。當衰老勢不可當的時候,老年人更加需要維護自身的利益,而這種維護有些時候甚至會顯得不可理喻。如果老年人本身就自我關注過度,一旦遭遇來自生理、心理方面輕微的沖擊,他們就容易走向心理失調甚至是精神障礙的邊際。孫奶奶年輕的時候溫柔體貼,但是這種溫柔的背後卻會造成對某種自我需求的壓抑。這種壓抑長期存在得不到釋放,進入老年期後,老人家需要釋放這種壓力,而猜疑多心也許就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
老年人的猜疑心理需要身邊人的悉心關愛與引導,這種關愛常常需要像對待孩子一樣的耐心與細緻。
那麼,作為老人身邊的家人,我們應當怎樣幫助老人走出猜疑的怪圈呢?
方法一:參與社會生活
支持老年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提升生活情趣。引導他們更多地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防止老年人陷入自我封閉式的單一生活。開放的生活能夠帶來開放的思維,有利于心理失調的釋放。
方法二:被家人細心呵護
老年人往往會對情感有更高的需求,他們希望通過來自他人對自己的态度作出判斷,判斷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作為他們身邊最親的家人,要通過與老人聊天、向老人請教生活經驗,甚至多加贊美老人等方式,讓老人感受到自己被尊敬、被關愛,證明自己并沒有被生活所遺棄。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老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要納入重點關注的範疇,作為親人要努力幫助老人調整心态,社會環境也要為老人提供便捷的生活,讓老人發揮自己的價值,不讓他們感覺得退休後就不重要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