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美食年糕的由來與傳說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就發現了顆粒飽滿、保存完好水稻的種子,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谷。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漢代揚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古人對米糕的制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于杵臼淨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幹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早在遼代,據說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習俗。到明朝、清朝的時候,年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吃,并有南北風味之别。 年糕美味廢闾鸱醇香,具有濃重的曆史氣息。
年糕的來曆
關于春節年糕的來曆,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裡,餓了就捕捉其他獸類充饑。可到了嚴冬季節,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眼了。“年”餓得不得已時,就下山傷害百姓,攫奪人充當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後來有個聰明的部落稱“高氏族”,每到嚴冬,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揿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人們躲在家裡。“年”來到後找不到人吃,饑不擇食,便用人們制作的糧食條塊充腹,吃飽後再回到山上去。人們看怪獸走了,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慶幸躲過了“年”的一關,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準備了。這樣年複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目的為了喂“年”度關,于就把“年”與“高”聯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了。
年糕傳說
據說年糕是從蘇州傳開的。它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伍子胥幫助阖闾奪了吳國王位,并幫助他整年經武、強盛國勢,但後來阖闾志得意滿,命令伍子胥築“阖闾大城”以顯示他的功德。
城垣建成後,吳王擺下盛宴慶賀。席間群臣縱情酒樂,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無憂了。見此情景,國相伍子胥深感憂慮。他叫來貼身随從,囑咐道:“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裡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随從以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當真。
沒過多久,吳王阖闾駕崩,夫差繼承王位,聽信讒言,伍子胥力谏吳王拒絕越國越王勾踐的求和,遭到嫌棄并被賜死。伍子胥自刎後,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将吳國都城姑蘇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内婦孺哭聲慘不忍聞。這時那位随從記起伍子胥從前的囑咐,便急忙召集鄰裡一起來到相門外掘地取糧,當挖到城牆下三尺深時,才發現城磚是用糯米粉做的。頓時人們激動萬分,朝着城牆下跪,拜謝伍子胥。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于是在伍子胥的家人主持下,分給城内饑民,大家暫時度過了饑荒。蘇州人敬仰伍子胥的愛國憂民的精神,此後,每到寒冬臘月,就準備年糕,一來表示對伍子胥的懷念,二來可供在送舊迎新的春節與親朋好友分享。所以,蘇州年糕的造型與城磚相似,而且煮後不膩,幹後不裂,久藏不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