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狀包括左手麻、胸悶、冒冷汗。
台灣一名50多歲的男子和朋友大吃大喝,回家後胃痛到挺不直腰,他自行服用藥未見效,到急診檢查後,才知竟是心肌梗塞。
據報道,醫院急診常接獲大吃大喝過後的胃痛病人,起初都以為像諾如病毒感染吃壞肚子,但這名病人休養後胃痛仍未見緩解。經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心肌梗塞讓人胃痛。
由于腸胃炎也會冒冷汗,若病人沒心髒病的家族史,急診胃痛的病患,有時會忽略是心髒問題。
專家說,的确有不少心肌梗塞病人就診時,就是因胃痛就診。
專家指出,有胃痛症狀的心肌梗塞,常是較靠近胃的右冠狀動脈阻塞,病人血液中已有一層白白油脂,吃喝後血液黏稠度上升,刺激心血管壁收縮梗塞。也有可能病人心血管狀況已不佳,飽餐時血液流向胃部協助消化,造成心髒缺血。
要怎樣才知是胃痛或心肌梗塞,如果胃痛病人治療後還痛,且一活動後,身體更痛,就可懷疑是否心血管問題。
另有一名心肌梗塞病人,就診時大呼下巴和脖子痛。專家說,下巴或脖子痛的心肌梗塞,常是心髒左前降支血管阻塞。若是左肩胛骨和脊椎中間處疼痛,多是左回旋支血管塞住,“醫師用部位診斷心血管阻塞,常有8成準。”
為何心肌梗塞不是痛在心跳的位置?因為心髒是内髒器官,内髒痛須經脊髓、神經再傳至皮膚表面,痛覺有時會偏移,非在原來器官位置。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狀包括左手麻、胸悶、冒冷汗。
心肌梗塞有哪些早期症狀
(1)在近一個月内,發生的心絞痛呈進行性加重或突然嚴重的心絞痛發作。
(2)原有的心絞痛性質改變(加頻、變劇、持續時間延長),或誘因不明顯,多在安靜休息時發作,含服硝酸甘油療效差。
(3)心絞痛疼痛時伴有大汗、惡心、嘔吐、心律失常、低血壓狀态等,常稱之為梗塞前狀态。
(4)心絞痛的發作由過去的勞累後轉為夜間安靜休息時發作,且發作時沒有明顯誘因。
(5)心絞痛發作時,出現心功能不全症狀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狀加重。
(6)以往身體健康,突然出現憋悶、乏力、運動時心慌氣短等,并且進行性加重。這時就要警惕了,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
(7)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現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嚴重心律失常,并且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釋者。
男性朋友年底聚會要避免暴飲暴食,了解心肌梗塞的早期症狀,出現上面的這些症狀要盡早的進行治療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