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後,我國部分省市也監測到了來自日本核事故釋放出的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有部分地區抽檢的蔬菜裡也發現了放射性碘-131。有民衆為此心有疑慮:現在的蔬菜還能放心的吃嗎?平常飲食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記者為此采訪了南京的多位營養專家。
據介紹,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各個國家都有相關的标準,比如日本對“碘-131”的規定是,飲用水每公斤不能超過300Bq,嬰兒飲用水不能超過100Bq,牛奶也是300Bq,蔬菜每公斤為2000Bq。在此範圍内的飲用,都是安全的。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營養科醫師江明霞告訴記者,微量的放射性物質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大家完全不必過于緊張。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質,比如醫療上的拍X光片、夜光表、彩色電視機等産生的照射,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質,但這些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同理,此次檢出的碘—131微量,含量僅相當于《國家輻射防護和輻射源安全基本标準》(GB18871-2002)規定水平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這對公衆健康也是沒有影響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那麼,如果瓜果蔬菜中檢出了微量碘-131,吃下去會不會對人體有危害?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營養科醫師江明霞明确表示:不會。
江明霞醫師告訴記者,日常生活中的瓜果蔬菜,肯定是要經過浸泡、清洗等過程,這些微量的輻射物經過浸泡、清洗後,基本上都可以清除掉了,市民們完全可以放心。
江蘇省人民醫院營養科的專家對此也持相同看法。該科一位醫師告訴記者,因為蔬菜的根莖都是長在地下,目前的放射性物質僅僅是附着在蔬菜的表面,而非進入了蔬菜之中,經過浸泡清洗之後,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傷害,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離不了蔬菜。但怎樣的吃法才是正确的?專家給出了科學标準。
日常生活中正确吃蔬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養成先泡後洗、急火快炒的好習慣。具體做法是,蔬菜瓜果買回後,先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然後再用流水清洗。特别要提醒的是,市民平時應該養成蔬菜臨下鍋炒時再切的習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蔬菜中的維生素不受損失。除此之外,炒菜的時間也很有講究,“要急火快炒,盡量讓菜在鍋裡的時間短一點,這樣也能夠充分保證蔬菜中的維生素少受損失。”
其次,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營養科醫師江明霞建議大家,平時要多吃顔色深的蔬菜,理由是“顔色越深的蔬菜,維生素含量越高”,比如,黑木耳、紫甘藍、西紅柿等。還有,不同的烹饪方法,也會對蔬菜中的營養吸收産生一定影響。比如,胡蘿蔔炒着吃就比生吃的營養吸收得好。
最後,江醫生還建議大家,平時飲食中要學會搭配,把根莖類和葉類的蔬菜搭配着吃。比如,如果這餐吃了青菜,那最好再吃點茄子等,這樣的營養成份才是最全面、最合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