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需要奇思妙想!
比如我們普通人吃魚,隻會感慨魚鳔很好吃,很有嚼勁!但有心人卻能從充氣的魚鳔想到魚類潛水機制,引導發明潛水艇。
醫學進步常常也需要這種發散性思維。
一位讀者留言問:所有的癌症都是從一個癌細胞開始的,那這個壞蛋細胞長成大肉瘤需要多久呢?能不能抓住規律,對它們進行早期“斬草除根”呢?
我們知道癌症的種類很多,各系統都能發生,但它們生長速度不同,從單個癌細胞增長成大腫塊需要的時間差異很大!
我們以最常見的肺癌為例,簡單說一下:從病理分型上說,肺癌常見三種類型:
(一)肺腺癌
這種最常見,大約占60%左右。
其增長速度長短不一,短的不到一年,長的可達十幾年。
這位老人感冒入院,CT發現做肺尖淡片狀、索條狀影,這種形态可能是炎症,也可能是早期小腫瘤。
六年後複查,長成比較明顯的腫塊。因為病人年紀大了,沒有選擇手術。
第11年複查,已經是很巨大的腫塊:
像這種生長緩慢的肺腺癌,即使不治療也能生存十年以上,但這種病人很少。
而有的病人是以轉移症狀為首發表現,比如因胸悶發現不明原因的胸腔積液,或者頭暈、頭疼發現腦轉移,進一步檢查明确為肺癌。
比如上圖這位老人,因為頭痛發現腦轉移瘤(左圖),進一步檢查胸部,發現小肺癌,還不到3厘米(右圖),卻已經發生轉移。
不幸中的幸運,病人對放化療敏感,經過腦放療和全身化療後,半年複查病竈明顯縮小:
一般來說,肺腺癌會經曆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浸潤性腺癌。
而它的發展速度在不同人身上,是不一緻的,有的快有的慢,但一般不會在一年内從無到有,到晚期。
(二)肺鱗癌:
這種類型跟吸煙高度相關!
早期肺鱗癌僅表現為氣管壁局部增厚,診斷比較困難。
像下圖這位老煙民,61歲,咳嗽加重幾個月,CT發現右肺上葉支氣管壁局部增厚:
這位病人非常幸運,沒有放過這個疑點,進一步做了支氣管鏡确診為早期肺鱗癌,手術切除治愈!
這種征象有時候跟小氣道炎症難以鑒别。
而他的鱗癌從發生到CT發現,還不到一年的時間。
(三)小細胞肺癌
這是肺癌裡面的“短道高手”!發病率不低(大約占15%左右),并且生長快、轉移早!
小細胞肺癌可以在一年内從無到有,并進展到晚期。
目前的研究認為,開展肺癌早期篩查,不能預防小細胞肺癌,不能提高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但也偶有例外:
這位患者體檢發現的左側小細胞肺癌,已經發生局部淋巴結轉移。
經過放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目前已經生存五年以上。
大緻統計,小細胞肺癌有手術條件的隻占5%,因為很難早期發現!
此外,還有一小部分肺癌分化差,看不出具體的病理類型,稱為未分化癌。
這種的常常以轉移竈為首發,比如發現頸部淋巴結轉移,或者發現惡性胸腔積液,但一直找不到肺部原發病竈,太小了!
這種類型也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發生、進展。
除了肺癌之外,肝癌也常常比較兇險!某些乙肝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可以在一年内發生肝癌并進展。
這個病例前幾天分享過,病人在14個月前還沒有發現異常,這個月卻查出晚期肝癌。
懶癌某些前列腺癌,甲狀腺癌通常比較溫和,可以在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裡保持穩定,被戲稱為“懶癌”。
總之,癌症的發展速度不一緻,其診斷和治療也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裡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