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少女容易有這些心理問題
1、嫉妒
當别人比自己好時,表現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懷有敵意,更有甚者竟用打擊、中傷手段來發洩内心的嫉妒。
2、狹隘
即斤斤計較,心胸太狹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對小事也耿耿于懷,愛鑽牛角尖。
3、敏感
即神經過敏,多疑,常常把别人無意中的話,不相幹的動作當做對自己的輕視或嘲笑,為此而喜怒無常,情緒變化很大。
4、驚恐
對環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針、怕暗、怕鬼怪。輕者心跳厲害、手發抖,重者睡不着覺、失眠、夢中驚叫等。
5、憂郁
由于種種原因,青少年會出現悶悶不樂,愁眉苦臉,沉默寡言的現象。如果長時期地處于這種狀态,就應當予以充分重視。
6、殘暴
有點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發洩,摔摔打打罵罵咧咧,有的則以戲弄别人為自己開心,對别人冷嘲熱諷,沒有溫暖之心。
7、自卑
對自己缺乏信心,以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擡不起頭來。這種自卑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情緒,對自己都缺乏信心,壓抑感太強。
如何讓青春期孩子心理更健康
1、培養學生愛的情感,正确認識和區别友誼與戀愛
青春期學生早戀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問題,如何正确的引導青春期學生早戀是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2、教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心理變化的特征
中小學生心理活動從簡單、具體不斷向複雜、概括發展;從無意向有意發展;從籠統向分化發展;從零亂、易變向系統、穩定發展。中小學生心理正處在一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發育”過程中,這種發展性,是我們增強中小學學生教育可塑性信念的一個最堅實的基點。對學生而言,聰明與“笨拙”,都是暫時的;好與“壞”,也是相對的。
學生在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身體迅速生長,新陳代謝旺盛,愛動不愛靜,易感情用事,易沖動,自我意識的發展和強烈的自尊心促使他們不願服輸,總想展示自己;另一方面是開始對性知識發生興趣,對兩性關系已有朦胧意識,但又不十分清楚,對異性産生好感,出現性意識的萌動。由于青少年身體的成熟早于思想的成熟,往往會在一些問題上出現困惑或不健康的想法。若得不到正确引導,他們可能通過不正當途徑來探讨有關兩性知識,而受到毒害。
3、培養學生心理承受抗挫能力
青春期學生的心智發展還不是很成熟,對于挫折的抵抗力也不如成年人,所以引導青春期學生如何自我調整挫折也是心理健康健康的一個最要課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