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飯醉”之害勝“酒醉”
第二章:健康飲食的8大真相
第三章:簡單不複雜 健康飲食全攻略
“酒醉”的危害我想大家已經知道了,那麼你知道“飯醉”嗎?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什麼?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關于飯醉的危害以及預防飯醉方法,并告訴大家一些健康飲食策略,趕快到下文看看學學如何飲食保健吧。
“飯醉”之害勝“酒醉”
“酒醉”人所共知,“飯醉”又是怎麼回事?原來過量飲食同酒一樣,都能醉人。
早在公元1773年,中醫學家沈金鳌所着的《沈氏尊生書·雜病源流犀燭》不寐多寐篇中就有詳細記載:“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氣弱,不勝食氣也,俗名飯醉,宜六君子湯加山楂、神曲、麥芽。”醫書中指出的食後昏困稱作的“飯醉”,多因暴飲暴食而損傷脾胃,引飯後昏倦欲睡的病症。胃主受納,脾主運化,故治宜健脾益氣佐以消導。衆所周知,人在進食後,主司受納的胃就開始緊張工作:一方面分泌大量消化液(酶、鹽酸、黏液蛋白等);一方面蠕動,消化食物,此時需增加血液、氧氣、水分幫助工作,相對而言,其他部位的髒器供血就減少,大腦也出現暫時性缺血現象,人便出現嗜睡困倦,尤其飽食後這種情況更為明顯。
另外,各種食物性能不一,在胃中停留時間也長短各異。如糖類(澱粉類)食物約留2小時,蛋白質4~5小時,脂肪要7—8小時,甚至脂肪混合食品需10多小時才能從胃全部推移到十二指腸。如果不加節制,大量吞食油膩食物如肉,就會使胃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能力下降,造成食物在胃裡停留時間延長,難以消化排送。這樣,食物就會在胃裡發酵、腐敗,産生大量氣體和有害物質,從而使人暖氣吞酸,打嗝惡心,胃脘脹痛,昏倦欲睡等醉人之态。
“飯醉”之害,不比“酒醉”為輕。暴飲暴食而緻的急性腸胃炎兩急性胰腺炎,急性胃擴張導緻的胃穿孔,危及患者生命的例證屢見不鮮。尤其是患有胃腸或肝、膽、胰腺疾病的人,更易罹患“飯醉”,平素飯食也必須節制有度,古訓“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少吃多餐方為養生之道。飯後散步片刻,腹肌的節律性收縮,有助于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的正常分泌。近年流行的“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雖非古訓,但也有一定道理。
健康飲食的8大真相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有些理論理所當然:比如吃纖維多多益善,吃糖害處多,吃素最健康,吃雞蛋膽固醇高,一日三餐要粗茶淡飯。也許,這些說法并不正确。你是不是總能在一些所謂“最新最快最權威”的科學報告、或者危言聳聽的小報上看到專業警示,日複一日地告誡你: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某些東西百害而無一利。比如油炸食物。但實際上真有那麼可怕嗎?一些大力倡導的健康飲食方法又真的健康嗎?
現在,我們就要告訴你一些有關健康飲食的誤區,還原所謂“垃圾食品”的真相,徹底根除儲存在你腦子裡的固有成見,重拾那些被你“冷落”的食物。
傳聞一:吃纖維多多益善
現在,人們除了靠吃一些天然的水果蔬菜等來補充食物纖維之外,還會選擇服用一線食物纖維的保健品,如膳食纖維膠囊、果蔬纖維沖劑等,好像一天不吃纖維就會感覺身體不适,腸胃運轉不正常似的,隻是迷信和一味的補充,卻忽視了選擇的重要性。
真相: 纖維不一定都有益身體健康。
理由:纖維确實在當下打得火熱,食品生産商們甚至開發出不同類型的纖維,添加到各種加工食品中以迎合市場的營養需求。但從專業科學的角度來說,事實并沒那麼簡單:就好象到最後你會發現脂肪也有好有壞,研究發現,纖維也就會有優劣之分。
對策:之前有研究認為,所謂的人工纖維和天然纖維(如全麥食品、蔬菜、水果和豆類食品)并沒有太大差别,對人體一樣有益,但現在許多營養學家對此持有懷疑态度。所以,在注重營養補充的同時,選擇也是一門學問。
傳聞二:讓糖成為你飲食的“絕緣體”
鋪天蓋地的新聞、信息以及各種小道消息都在批判糖的“罪狀”,極力倡導無糖的健康生活。不光是做菜不加糖、不吃糖,就連選擇各類飲品和食物時都倡導含糖量低或是不含糖的,特别是一些愛美的MM更成為了糖的絕緣體。
真相:加點糖反而讓你吃得更均衡。
理由:糖是廚房裡不可或缺的調料。且不說甜食、飲料和冰激淩了,你像“天然”蜂蜜這樣的健康食品說到底也算得上精加工的糖,被身體吸收後,它和普通糖釋放的熱量一樣,大約每克4卡路裡。糖還可以用來調味,讓許多原本不太可口的食物變得受歡迎。
對策:低糖不用太做得太過了,像健康專家所說的:隻要攝取的糖分的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10%即可,如果你每天攝取2000大卡熱量,既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糖分,也可以愉悅心情。
傳聞三:吃素是最健康的飲食方法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除了拒絕吃肉之外,還摒棄一切蛋白質食物,有些人選擇這樣的飲食習慣是為了減肥,而有些人則認為吃葷不利于健康。他們認為自己的飲食方法是“健康飲食”。
真相:請重視蛋白質的補充,它們對你很重要。
理由:素食者的飲食習慣盡管屬于一種“健康飲食”,但也是一種“偏食”。拒絕吃肉,會造成動物蛋白質攝入不足,即使補充了豆類等的植物蛋白,其吸收和利用都遠不及動物蛋白。
對策:素食者不應将牛奶之類的乳制品排斥在外,應适量食用乳制品。此外,經常喝豆漿,吃黃豆、紫菜和谷物,都能對補充鈣起到重要的作用。即使你厭煩油膩食物,但适量攝入有益的脂肪不但有益于健康,還能夠起到防癌的作用。
傳聞四:吃雞蛋會提高膽固醇
雞蛋雖是健康食品,但是在得到一部分認同的同時也遭到了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雞蛋裡的膽固醇含量太高,經常吃雞蛋不利于身體健康,特别是雞蛋裡的蛋黃更是讓許多人敬而遠之。
真相:雞蛋裡的膽固醇和你身體裡的膽固醇沒有關系。
理由:之所以會有種種的誤會,全都要怪它們同名同姓,都叫膽固醇,但事實上它們根本是兩碼事。食物膽固醇存在于類脂肪的原子中,一般存在于和動物有關的食物中,例如雞蛋,然而它對你血液中的膽固醇沒有太大影響。你的身體會制造自己的膽固醇,無需外界提供。真正刺激你身體制造膽固醇的是飽和和反式脂肪。雞蛋中的飽和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一隻大雞蛋中隻含有1.5克飽和脂肪,隻不過是一湯勺黃油中的一小部分。
對策:貿然将雞蛋請出餐桌不利健康,也無法預防膽固醇提高,反而與一個能提供13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好東西擦肩而過。
傳聞五:一日三餐“粗茶淡飯”
許多人喜歡吃“粗茶淡飯”,認為飲食越清淡越好,并且鐘愛蒸煮的食物,認為煎炸或者添加過多材料的食物是不健康了,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真相:粗細搭配總相宜。
理由:既然蛋白質是人體所必需的元素。所以,每天食用一些雞蛋、乳制品、瘦肉等食物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每天攝取蛋白質可控制在70至80克,其中優質蛋白質應占50%,老年人每天攝取脂肪以50克左右為宜,盡量少吃肥肉、豬油等。
對策:吃的簡單不是不好,但飲食中飲食還應注意維生素和食物纖維素的攝取,因此,粗細搭配才是飲食均衡的王道。
傳聞六:所有的飽和脂肪都會提高血液裡的膽固醇
對減肥稍有研究的人大概都聽過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這兩個詞,并認為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就一定會增加血液裡膽固醇的含量,所以籠統的人為飽和脂肪就一定是壞的脂肪。
真相:最新研究顯示,有些飽和脂肪不會。
理由:經過實驗研究發現,飽和脂肪也有很多種,它們在被人體攝入之後也會有各種不同的反應。硬脂酸作為飽和脂肪,存在于可可、奶制品、肉類、家禽、棕榈油和椰子油中,這種飽和脂肪并不會提高有害的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相反會增加有益的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
對策:你所愛的椰子和巧克力中都含有硬脂酸,這種飽和脂肪會增加你體内健康HDL膽固醇。因此,飽和脂肪沒我們之前想得那麼差。
傳聞七:食物越精緻越健康
在這一族群的眼裡,精細是一種态度和生活品質,吃飯也要精雕細琢,這是原則。
真相:多吃粗食你會更健康
理由:隻吃精米細糧、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因為過度加工,一些營養素流失殆盡,比如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此外,對飲食精緻主義者來說,最常擺在面前的健康問題就是便秘,如果你已經便秘,不妨每天喝一杯益生菌含量高的酸奶,并多選用一些豆類、薯類、菇類食物,這些食物與蔬菜水果都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可以讓你的腸道動起來。
對策:粗纖維食物屬于“多渣食品”,多吃這類食物能消除“少渣食品”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含粗纖維較多的食物主要有小米、玉米、麥片、花生、水果、卷心菜、蘿蔔等。
傳聞八:油炸食物脂肪永遠過量
不誇張的說,有些人是一談油炸食物色變,并且堅決的人為油炸食物就一定是不健康的食物,它在減肥禁忌食物和不健康食物的排行榜上永遠上榜首。
真相:過度油炸可以是健康食物,這不是笑話。
理由:說真相之前,先來看看油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食物被扔在熱滾滾的油裡,食物中的水分慢慢煮沸并被擠出來,慢慢流入油中。等到水分炸幹,就會自然形成一層保護,讓食物吸收最少量的油。同時,一部分油在滲入食物中的過程中形成一層脆脆的皮。油溫太低更容易吸收脂肪。你做天婦羅時,如果油溫偏低,隻會讓這份美味變得油乎乎而難以下咽。本來隻需要1/3杯油,結果卻生生吸走1杯。所以,油溫可得盯死了。最後,在吃之前,将剛撈起鍋的食物用紙巾吸掉表面的油,就會又健康一點點了。
對策:作為一種偶爾食之的東西,油炸食物也可以很健康。隻不過一定要适量,且與蔬菜搭配着來吃。在油的選擇上也需慎重:低飽和脂肪是重要标準,比如花生油、黃豆油、菜籽油,并且按照科學方法一步步地來處理,會讓你的油炸食物達到最健康狀态。
簡單不複雜 健康飲食全攻略
健康飲食并不隻是嚴格的營養理念,也不是保持身材于不切實際的瘦,更加不是剝奪自己對食物的喜愛;而是讓自我感覺良好,更多活力,和盡可能健康。這些都隻需要學習一些營養基礎知識,并且付諸行動就可以了。
選擇對健康有益的食物,而杜絕那些有高緻病危險—如心髒病,癌症和糖尿病等的食物。擴寬你的健康食譜,包括各種各樣的美味食品。學着使用指南和貼士去建立和維持一個既能滿足需要又健康的食譜。
下面是一些貼士,提示你如何選擇健康食物,改善您的健康和避免由食物引起的疾病,從而形成您個人的飲食計劃。
健康飲食的全局戰略
1.攝取足夠的熱量但不要太多。保持熱量攝入和消耗之間的平衡,也就是不要吃比你身體所需多的食物。建議平均每天攝取2000卡的熱量,但這也取決于你的年齡,性别,身高,體重和身體活動。
2.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健康飲食可以說是一個機會,在不斷的試用中擴展您食譜的範圍,尤其是你通常不會吃的蔬菜,谷物和水果。
3.控制食量,尤其是高熱量食品。近年來,一份飯菜的份量變大了,特别是在餐廳。挑精的不選多的,和朋友分享同一份飯菜,不要點超大份什麼的。
4. 多吃水果,蔬菜,谷物和豆類。這些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纖維和礦物質含量高,低脂肪,且無膽固醇。多吃新鮮的,當地産的更佳。
5. 多喝水。我們身體的75%都是水,水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幫組我們“清洗”身體内部,尤其是腎髒和膀胱,排出廢物和毒素。
6. 限甜食,鹽以及精糧。糖是很多食物的添加物。一年裡,僅僅一罐日常用12盎司(12×28.3495231 =340克)的蘇打就可以讓你體重增加16磅(14.5斤)。見如下少吃鹽和用粗糧替代精糧的建議。
7. 别讓自己成為一個食物警察。你可以适量地享受你喜愛的甜食和油炸食品,如果隻是偶爾吃吃。食物是歡樂感的重要源泉,而歡樂對心髒有好處——即使這些薯條沒有。
8. 動起來。健康的飲食改善你經曆和健康,降低很多疾病的患病風險。輔以體育活動和運動,健康飲食将更健康。
一步一個腳印。如果你一次關注和采用一類食品,新飲食習慣的養成将變得容易點。
總結:為了避免“飯醉”危害,大家必須養成健康飲食習慣,這樣身體才能更加健康,也才能減少一些疾病纏身哦!(文章原載于《養生月刊》,刊号:2012.03,作者:倪合一,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