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燙傷後護理很重要 水泡要不要挑破

燙傷後護理很重要 水泡要不要挑破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1 07:00:41

  不小心燙傷,導緻皮膚起了水泡,這燙傷的水泡到底能不能挑破?相信很多強迫症童鞋相當糾結!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了解一下吧!

  一、燒傷的水泡,應該保留還是?

  燒傷的水泡,應該保留、将水泡抽掉,或者整個移除?

  這個問題,也是醫界長久的疑惑,一直以來正反兩派說法都有,但近年來的研究論文顯示,似乎是将水泡抽掉,或者整個移除這方較多人支持。

  水泡怎麼來的?皮膚燒傷後,表皮與真皮分開,發炎反應開始,組織液趁虛而入,就形成水泡,水泡裡面不隻是水,其中成分非常複雜,含有大量的發炎物質,以及生長因子,贊成保留水泡者的論點是,水泡留着可以減少疼痛、感染,且水泡組織液的成分有一部份可以促進傷口生長及血管新生。

  而支持水泡抽掉或移除者的論點是,水泡裡的發炎物質會阻礙傷口愈合、使燒傷深度加深,且形成水泡的表皮是壞死的,大塊壞死的表皮隻會形成細菌滋長的溫床,而移除水泡,也可以讓醫師準确的評估燒傷深度,進而選擇包紮的方式。

  小水泡可以選擇留着 較大水泡直接移除

  台灣歐冠彣醫師表示,水泡有利有弊,所以,在門診時,非常小的水泡,可以選擇留着,約一周它會自行吸收,很怕痛的患者或小朋友,醫師會把水泡劃開讓組織液流出後再包紮;但是,較大面積的水泡,通常建議直接移除。需注意是交由醫護人員以無菌技術移除,不是自己随便移除,避免細菌感染。移除後傷口的确會較疼痛,但現在的醫學已經非常進步,敷料貼上去,疼痛度跟沒有移除水泡一樣,也不需要天天換藥。

  “聽說水泡留着比較不會留疤?”研究已經證實,沒有這樣的論點。留不留疤跟燒傷的深度有關,淺二度以上的傷口基本上都不太留疤。簡易的分辨方法:隻要是在14天内愈合的燒傷傷口,都不太會留下疤痕。

  二、讓傷口保持通風,比較容易好嗎?

  民衆常常覺得要讓傷口通風,不要悶着,會好的比較快,這是錯誤的觀念。水泡移除後的傷口,第一要務就是保持傷口濕潤。

  在1960年代,已經有學者提出密封式換藥法(occlusive dressing),他們發現傷口在潮濕的環境下,表皮細胞移行的速度較快,進而縮短傷口愈合的時間。其實就像土壤一樣,幹燥的沙漠絕對無法長出茂盛的植物,現在對燒傷傷口照護的原則,是讓傷口保濕,如使用藥膏、人工皮、海藻膠、泡棉敷料等,保濕,但又不能太濕,否則會有傷口浸潤影響愈合的問題。

  敷料需要定期更換 人工皮約兩天換一次

  所以,敷料需要定期更換,人工皮約兩天更換一次,滲液量大的傷口可選擇泡棉類敷料,有些制品甚至可一周更換一次敷料即可,既省錢,病人舒适度也提升。

  至于密封式換藥法較有争議的是:在感染性傷口上的使用,一般醫師會改采開放性濕式換藥,但近年有許多敷料加入了抗菌殺菌成分,讓醫師和民衆在應用上更為廣泛,即使沒有感染的傷口也适合使用,可作為預防用途。

  三、如何科學處置燒燙傷?

  如果不幸發生燒燙傷事件,該怎麼辦呢?第一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置十分重要。首先不要驚慌失措或盲目處理,那樣做不僅不能幫助患者,反而會給患者帶來更多的傷害和痛苦。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1、涼水沖洗:一旦發生燒燙傷,應迅速讓患者脫離火源或熱源,并立即用自來水沖洗患處15到20分鐘,以達到降溫、減輕餘熱損傷、減輕脹痛、防止起泡等效果,避免因溫度過高損傷深層皮膚。

  2、及時消炎:用棉簽蘸着淡鹽水輕輕的塗抹灼傷處,可以起到消炎作用。

  3、不要盲目處置:千萬不要立即脫掉患者身上衣物,因為燒燙傷瞬間皮膚和衣物粘連,脫掉衣服會造成創傷面脫落,造成受傷部位再次損傷,如果傷口起小水泡,不要自行弄破,以免感染傷口。

  4、切勿使用偏方:許多人在燒燙傷後會采用在傷口處塗抹食醋、牙膏等“土方”,這些“土方”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不僅達不到治療燒燙傷的目的,而且塗上帶有顔色的固體或液體後,反而會讓傷口模煳不清,對傷口清理造成重大不便,增加患者痛苦。

  經過冷水降溫等處理後,立即把患者送往醫院治療。運送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傷口感染,可以用幹淨的床單、衣服等簡單包紮,并避免受壓,同時要注意防止颠簸,保持車速。

  小提示:對于燒燙傷病人,在飲食上要注意忌食辛辣、肥甘、魚腥的東西。特别是嚴重燒燙傷病人,飲食應由少量試餐開始,逐漸增加,避免發生急性胃擴張和腹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