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選讀中的四字成語

論語選讀中的四字成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10:02:03
出自《論語》中的成語(四)

論語選讀中的四字成語(出自論語中的成語)1

《鄉黨篇》

【侃侃訚訚(yín)】

——形容和悅而從容不迫地談話。

原句:《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鞠躬屏氣】

——指彎腰曲體,屏住呼吸,一副恭謹畏葸的樣子。

【斂容屏氣】

——斂容:收起笑容,态度變得嚴肅。屏氣:閉住氣不敢出聲。比喻有所畏懼而恭敬謹慎,不敢稍微放肆。

【屏氣凝神】

——屏氣:抑制呼吸;凝神: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違心一緻。

【屏聲斂息】

——形容靜悄悄不出聲息。

原句:《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厭:滿足;脍: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細做。

原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先進篇》

【三複白圭】

——指慎于言行。

原句:《論語·先進》:“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對惡人的詛咒。

原句:《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一仍舊貫】

—— 一:都,全;仍:因襲,依照;貫:習慣的辦法。執照老規矩辦事,沒有絲毫改變。

原句:《論語·先進》:“魯人為長府,闵子骞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言必有中】

——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原句:《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登堂入室】【升堂入室】

——堂、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内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

原句:《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過猶不及】

——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适的。

原句:《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鳴鼓而攻】

——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讨。

原句:《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一日之長】

——年齡大或資格老的自謙說法。

原句:《論語·先進》:“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有勇知方】

——有勇氣且知道義。

原句:《論語·先進》:“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春風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兒童在沂水洗個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指放情自然,曠達高尚的生活樂趣。

【沂水弦歌】

——指知時處世,逍遙遊樂。

【沂水舞雩(yú)】

——指知時處世,逍遙遊樂。

原句:《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顔淵篇》

【克己複禮】

——克: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于“禮”。

原句:《論語·顔淵》:“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别人。

原句:《論語·顔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内省不疚】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原句:《論語·顔淵》:“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指萬事皆由天命注定。

原句:《論語·顔淵》:“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恭而有禮】

——恭:恭敬;禮:禮節。恭敬又有禮節。

【四海之内皆兄弟】

——普天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原句:《論語·顔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浸潤之谮】

——比喻暗中诽謗别人的壞話。

原句:《論語·顔淵》:“浸潤之谮,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

【足食足兵】

——食:糧食;兵:武器。糧食充足,武備修整。

【必不得已】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勢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無可奈何的意思。

原句:《論語·顔淵》:“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驷不及舌】

——驷:古時由四匹馬拉的車;舌:指說的話。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

原句:《論語·顔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驷不及舌。”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着;讨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原句:《論語·顔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片言折獄】

——片言:極少的幾句話;折獄:判決訴訟案件。原意是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判決訟事。後指能用幾句話就斷定雙方争論的是非。

原句:《論語·顔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成人之美】

——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原句:《論語·顔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風行草偃】

——風吹過的時候,草就倒伏。舊時比喻用仁德感化,人們自然心悅誠服。

【化若偃草】

——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風過草倒一般。

原句:《論語·顔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察言觀色】

——察:詳審。觀察别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原句:《論語·顔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一朝之忿】

——朝:早晨;忿:氣忿。一時的氣忿。

原句:《論語·顔淵》:“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以文會友】

——指通過文章來結交朋友。

原句:《論語·顔淵》:“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人。”

《子路篇》

【名正言順】【名不正言不順】

——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原句:《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手足無措】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原句:《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魯衛之政】

——比喻情況相同或相似。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

原句:《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

【勝殘去殺】

——感化殘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惡,便可廢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原句:《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一言興邦】

——指一句話可以興國。

原句:《論語·子路》:“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近悅遠來】

——使近處的人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聞風就會前來投奔。舊指當權者給人恩惠,以便籠絡人心。

【迩安遠至】

——謂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歡樂,遠地之民則聞風而附。指政治清明。

原句:《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欲速不達】【欲速則不達】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原句:《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父為子隐】

——父親為兒子隐藏劣迹。

【子為父隐】

——兒子為父親隐瞞劣迹。

原句:《論語·子路》:“父為子隐,子為父隐,直在其中矣。”

【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原句:《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鬥筲之人】【鬥筲之器】

——鬥:容器,一鬥=十升;筲:竹器,容一鬥兩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原句:《論語·子路》:“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随便附和。

原句:《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剛毅木讷】

——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讷: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原句:《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讷,近仁。’”

未完待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