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健康常識 哪些姿勢最傷身體

健康常識 哪些姿勢最傷身體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27 00:13:30

  人在幹不同的事情總是有不同的姿勢,就像有些人說話喜歡打手勢,工作時保持坐着的姿勢,思考問題保持着托腮的姿勢。那你知道,如果姿勢不當的話,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隐患。

  一、工作

  弓背伸頭最傷身體,這會導緻頸椎、肩膀前屈,誘發嚴重的腰、背、頸椎疼痛。

  正确姿勢:選擇高度、後背角度可調節的座椅;坐時保持膝蓋、大腿和後背、肘關節呈90度角;将下巴向内收,使胸腔、肩膀打開,有助于呼吸順暢。

  二、看電視

  癱坐影響呼吸和消化。懶洋洋坐在沙發上,不僅擠壓内髒,還易導緻腰肌勞損。

  正确姿勢:選稍微高一點、硬一點的沙發。如果沙發太軟,可以加個坐墊;如果座位太深,不妨在腰後放一個腰背枕,使腰背直立。

  三、思考

  托腮坐誘發背痛。這是一個對頸椎非常不利的姿勢,還容易誘發頭痛。

  正确姿勢:想問題時起來走走,或将雙手放在後頸,扭轉頸部,保證腦部血液流通。

  四、站立

  歪向一邊脊柱受罪,這種站姿會造成腰椎兩側受力不均,導緻腰背疼痛。

  正确姿勢:兩腿直立、小腿和腹部微微收緊,重心稍微向前,兩眼平視前方。如需長期站立,每隔10分鐘用“稍息”動作交換重心。

  五、走路

  低頭含胸影響心肺。很多人走路時隻顧低頭看路,這種方式最容易帶來疲勞感。

  正确姿勢:擡頭平視前方,邁步時讓大腿帶動小腿,采用“小快步”增加雙腿運動頻率,有益于活躍心肺功能。

  六、下樓梯

  踢踏使腿關節負重,尤其傷害膝蓋。

  正确姿勢:膝蓋與腳尖應呈垂直狀态,譬如邁出右腳時,右膝蓋應盡量放松,讓身體的重量能落到腳底。

  七、跑步

  隻擡小腿膝蓋遭殃,且容易疲勞。

  正确姿勢:通過上臂、髋關節、大腿、小腿聯動把腿“送出去”,着地時膝關節微曲,腳掌從後跟到前掌“滾動着地”,這種姿勢肌肉最省力、膝關節壓力小,對心肺鍛煉最充分。

  走路姿勢看身體毛病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走路步态,但你知道嗎,這其中可能蘊藏着一些有關健康的秘密。美國“關懷”網站刊登美國整形外科協會專家的研究,總結了8種走路步态,可為您提供一些健康預警信号。

  線索一:走路速度很慢

  預警:壽命短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确。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線索二:走路時手臂不搖

  預警:後背下方存在問題

  生理學家認為,走路左腿向前邁時,脊柱會向右旋轉,右臂也會随之擺動。如果有人在行走時手臂不怎麼搖擺,可能意味着他後背的移動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後背疼痛和受傷。

  線索三:腳掌先拍打地面

  預警:椎間盤突出或中風

  美國足病協會前主席認為,健康人邁步時,首先是腳後跟接觸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時是腳掌先拍打地面,多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較弱,這意味着,可能是中風發作或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了肌肉神經功能受損。

  線索四:步幅小

  預警:膝蓋骨骼退化

  腳後跟接觸地面的一刹那,膝蓋應該保持筆直。如果不是這樣,則意味着可能是膝蓋骨的移動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這種功能退化可通過按摩推拿來解決。

  線索五:羅圈腿

  預警:骨關節炎

  整形外科專家認為這種步态通常是由于膝關節炎造成的,人群中有高達85%的人或多或少患有這種骨科疾病,通常是由于年齡增長造成骨骼損耗引起的,如果嚴重,可通過支架糾正。

  線索六:内八字

  預警:風濕性關節炎

  這種炎症會造成内八字的步态,有85%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會表現出這種特征。它在醫學上被稱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現為小腿無法伸直,向外側彎曲。這種步态非常與衆不同,看上去笨拙,雙膝并攏在一起,而踝關節外翻。

  線索七:踮着腳尖走路

  預警:大腦可能有損傷

  雙腳踮着腳尖走路,與肌肉緊張有關,而當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要注意的是,剛學走路的小孩多會暫時出現這種步态,不需要擔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帶孩子到兒科就診,進行排查。

  線索八:跳躍着走路

  預警:小腿肌肉繃太緊

  這種步态更常見于女性,足科醫生認為,這是因為她們長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過于緊繃,腳後跟一着地面就會迅速擡起,建議還是少穿高跟鞋為妙。

  總結:綜上所述,以上健康常識供大家參考,隻要改掉平時生活中不太注意的小的壞習慣,身體才會由内而外的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