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酷愛”喝稀飯 血糖飙升進醫院
第二章:低熱量飲食 吃吃就降糖
第三章:控制好血糖的五大心理處方
得了糖尿病的人會發現,生活簡直實在是不方便極了。很多的東西都不能食用,因為要随時控制血糖,連活動都受到了限制。糖尿病人吃什麼好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糖尿病人的飲食。
“酷愛”喝稀飯 血糖飙升進醫院
“我喝了幾十年的稀飯了,真不知道會因為這個習慣住院”,徐大媽很是不解且恹恹地說。
今年近七十歲的徐大媽做了一輩子的農民。家中兒女都到城裡生活了,他們未跟過去的原因,就是覺得農村的生活幸福指數較高。但是,平時過于簡單的生活方式給徐大媽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一直以來有愛喝稀飯的習慣
老兩口愛喝稀飯是村裡出了名的,早上喝,晚上喝,有時一天三頓都在喝,尤其是周末過後,剩下好多飯菜,老兩口都舍不得浪費。上個周末,兒女回來後,發現老母親精神狀态不是太佳,明顯消瘦,孝順的兒女當即決定周一帶徐大媽到城裡信得過的大醫院檢查一下。
多食消瘦終被診斷為糖尿病
徐大媽告訴大夫,她身體一直都很好,也不曾到醫院看病,就是最近總覺得沒精神,時常感覺餓,現在每頓喝兩碗稀飯還要再添兩個饅頭,可體重卻在下降。聽後專家建議做個大生化看看各項指标是否有異常,結果顯示,徐大媽患有糖尿病,餐後血糖竟高達23毫摩爾/升,需立即住院接受治療。
糖尿病人不要吃稀飯、面條據醫生介紹,食物血糖指數受烹調方法等許多因素的影響。稀飯與幹飯的原料同為大米,但由于烹調方法不同,其血糖指數相差懸殊。大米烹調成稀飯後其血糖指數較幹飯顯着增加,其升血糖作用甚至接近等量葡萄糖。
這主要是因為大米烹調為稀飯後,澱粉結構發生改變,許多大分子澱粉水解成糊精或麥芽糖後,在消化道中很容易被酶水解成葡萄糖而迅速吸收,使血糖升高。有糖尿病史的患者經常吃稀飯或類似稀飯的液态或半固态食物,如米湯、面糊、米粉、發糕,甚至包括一些精粉饅頭、面條等,可他血糖發生較大的波動,不利穩定病情,所以糖尿病病人應盡量不吃或少吃這類食物。
專家建議,如果糖尿病人每天三餐都吃幹飯不太習慣的話,可用一些有利血糖凋節的食物來代替。如用無糖全麥片粥或雜糧粥代替普通大米或小米稀飯,用苦荞、玉米面代替精白小麥面,當然,也可以在精白面粉中加入适量的富含膳食纖維的其他天然食物如魔芋精粉、豆渣粉等來延緩典快速升血糖的作用。
低熱量飲食 吃吃就降糖
一般來說,蔬菜中的營養素,生菜含量較熟菜多。因為蔬菜中相當部分的營養成分,在烹調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或破壞。但從人體對蔬菜的消化吸收情況分析,并非每一種蔬菜都可以生食,适宜生吃的蔬菜有黃瓜、西紅柿、柿子椒、莴苣、白菜、卷心萊、茄子、辣椒、洋蔥、芹菜等。生吃的方法包括飲用自制的新鮮蔬菜汁,或将新鮮蔬菜涼拌。另外,每次吃飯時适當吃點生蒜,不僅可以起到助消化、抑菌的作用,又能補充相應的營養素。
适宜熟食的蔬菜種類
并非每一種蔬菜都适合直接生食,有些蔬菜最好放在開水裡焯一焯再吃。第一類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菜花等,這些富含營養的蔬菜焯過後口感更好,其中豐富的纖維素也更容易消化;第二類是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如菠菜、竹筍、茭白等,草酸在腸道内會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幹擾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涼拌前一定要用開水焯一下,除去其中大部分草酸;第三類是芥菜類蔬菜,它們含有一種叫硫代葡萄糖甙的物質,經水解後能産生揮發性芥子油,具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深綠色和黃色蔬菜富含胡蘿蔔素,以熟食為好。對于這些蔬菜來說,油炒或在肉湯中煮食,會顯着地提高胡蘿蔔素的吸收利用率。同時,熟食能大大減少蔬菜體積,使人在一天中很容易攝入500克左右的蔬菜。而且,蔬菜在種植過程中,由于受水土、環境的污染,不同程度地受到農藥、化肥的侵害,有毒物污染在所難免。經過加熱烹調後食用,在衛生方面的優勢不言而喻,這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利。
熟吃蔬菜有道理
一些蔬菜不僅不宜生食,甚至烹炒不透也是有害的,其中豆類蔬菜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在毛豆、蠶豆、菜豆、扁豆等豆類蔬菜的豆粒中和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一種能使血液中紅細胞凝集的有毒蛋白質,叫做血球凝集素。當食用烹炒不透的這些蔬菜時,常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可緻死。在上述蔬菜中,還含有一種毒蛋白性質的抗胰蛋白酶,其毒性表現為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引起胰腺腫大。這些有毒物質在加熱後便失去活性。在蠶豆的籽粒(以及花粉)中含有一種被稱為蠶豆毒素的巢苷,能破壞紅細胞,當食用烹炒不透的蠶豆時,會誘發溶血性貧血,這就是着名的“蠶豆病”。所以上述蔬菜一定要炒熟、煮透後方可食用。
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堿,秋水仙堿本身是無毒的,但經胃腸道吸收後會氧化形成毒性很強的二秋水仙堿,能刺激腸胃,出現嗓子發幹、燒心、幹渴、腹痛、腹瀉等症狀。由于秋水仙堿是水溶性的,在鮮黃花菜蒸煮、幹制過程中,這種植物堿已被破壞,食用黃花菜幹制品時必須要經過清水浸泡。
有些蔬菜不宜生食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它們含有有毒的苷類物質。澱粉含量很高的木薯塊根中含有生氰苷類,不經浸泡煮熟,食後會發生氰氫酸中毒。也有一些蔬菜,如菠菜、芥菜等,極易富集硝酸鹽。硝酸鹽本身對人體毒性很低,但在人體内微生物作用下,會轉變為亞硝酸鹽,并與胃腸道中的含氮化合物(如仲胺、叔胺、酰胺等)結合成強緻癌物質亞硝胺,存在誘發消化系統癌變的危險。這類蔬菜不僅不能生食,而且必須燒透煮熟後才宜食用。
控制好血糖的五大心理處方
糖尿病患者有其特有的心理特點,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代醫學研究成果證實,不良情緒可能導緻糖尿病。人的情緒主要受大腦邊緣系統的調節,大腦邊緣系統同時又調節内分泌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心理因素可通過大腦邊緣系統和植物神經影響胰島素的分泌。當人處于緊張、焦慮、恐懼或受驚吓等應激狀态時,交感神經興奮,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同時,交感神經還将作用于腎上腺髓質,使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間接地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和釋放而導緻糖尿病。糖尿病人也會表現出特定的心理特征,針對這些心理特點進行疏導可促進疾病的康複。
1、懷疑和否認心理
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這一事實,持否認或懷疑的态度,懷疑醫生診斷有誤,否認自己患病,拒絕接受治療,不注意飲食,或自認為得了糖尿病無非就是血糖高點兒,對身體無大影響,對疾病采取滿不在乎的态度,導緻病情進一步發展。
心理處方:這一階段心理疏導十分關鍵,幫助患者改變錯誤的認知,接受現實,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耐心細緻地介紹有關糖尿病的知識、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時治療可能發生的并發症,幫助他們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加強他們對飲食、運動及科學用藥的重視程度,使其改變對疾病懷疑、拒絕治療及滿不在乎的心态。
2、失望和無助感
患者一旦被确診,将終身依賴外源胰腺素治療,否則可能會導緻危及生命的代謝紊亂。青少年處于求學、創業、戀愛的大好時光,他們得知沒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種憤怒的情感,加之必須終身控制飲食,更加重了憤怒的心理。他們感到被剝奪了生活的權利與自由,對生活失去信心,情緒低落,整日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情感脆弱,對治療采取消極的态度。有些青少年還認為患病是父母遺傳的結果,将憤怒的情緒針對父母。
心理處方:這一階段心理疏導十分關鍵,幫助患者改變錯誤的認知,接受現實,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耐心細緻地介紹有關糖尿病的知識、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時治療可能發生的并發症,幫助他們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加強他們對飲食、運動及科學用藥的重視程度,使其改變對疾病懷疑、拒絕治療及滿不在乎的心态。
3、焦慮恐懼心理
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終身性疾病,可能出現多種并發症,加之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知之甚少并存在許多誤解,因此産生焦慮、恐懼的心理,擔心會影響自己的将來,懼怕死亡等。或對治療過分關心,出現感覺過敏、精神高度緊張、失眠等。
心理處方:要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了解焦慮、恐懼産生的原因,利用語言技巧盡快安定患者的情緒,給患者以支持、鼓勵,适時進行糖尿病知識宣教,指導如何選擇和控制食物,幫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以轉移其消極心境。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調節,學會做情緒的主人,使患者正視自己的病情,正确對待生活,從而緩解心理障礙。
4、自責自罪心理
病人患病不能照顧家庭,長年治療又需要大量金錢,造成家庭經濟拮據而感到自責内疚,認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贅。
心理處方:讓患者了解目前雖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合理地控制飲食,适當地運動,科學地用藥,良好的情緒,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樣工作、學習和生活。在盡可能的條件下,協調社會各方面的關系,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以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時取得家屬的配合,使患者調适不良心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5、悲觀厭世和自殺心理
患病時間長,并發症多且重,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對治療産生對立情緒,認為無藥可醫,遲早都是死,自暴自棄,不配合治療。對醫護人員不信任,表現出冷漠、無動于衷的态度。
心理處方:對這類患者首先用溫和的語言、熟練的操作、豐富的醫療護理基礎知識取得其信賴,主動與患者談心,合理提供治療信息,對病情變化、檢驗結果主動向其做科學的、保護性的解釋,幫助患者重新樹立治療信心。用正确的人生觀、社會觀感染患者,促使患者克服厭世的心理,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在自殺念頭存在期間,嚴防患者的自殺行為。
結語:得了糖尿病也并不是說明,你就與美食絕緣了。事實上在醫生的指導下,适當的吃一點含糖量不是太高的水果也是可以的。(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号:2012.02,作者:劉好,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