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幽門螺杆菌我們知道的并不多,但是它的确是存在在我們周圍,而且特别的多。所以我們要注意一下這種細菌的感染問題。這種細菌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感染了,家裡其他人也特别容易感染上。所以幽門螺杆菌會交叉感染的。那麼幽門螺杆菌到底是什麼呢?幽門螺杆菌到底怎麼治療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幽門螺杆菌是一種螺旋狀、革蘭陰性、微需氧性細菌。人群中幾乎一半終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腸球部。
早在1893年,Bizzozero報道在狗的胃内觀察到一種螺旋狀微生物。之後,Kreintz和Rosenow在人胃内也發現了螺旋體。1979年,Warren發現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多數胃黏膜活檢标本上定居有彎曲菌樣的細菌,有規律地存在于黏膜細胞層的表面及黏液層的下面,易于用Warthin-Starry飽和銀染色法染色。直到1983年,Marshall及Warren用彎曲菌的微氧培養方法,首次報道成功分離出了這種細菌。從此引起醫學屆廣泛興趣和深入研究。
為了預防幽門螺杆菌感染,我們應該注意牙具衛生。可以先更換牙具,牙具不要放在衛生間内,要放在陽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無窗子的衛生間要定期紫外線燈30分鐘以上時間殺菌消毒,口杯、水杯、不鏽鋼保溫杯不要混用,并且常常要蒸煮消毒,尤其是在藥物治療期間,分餐消毒碗筷。
所謂病從口入,我們要不想幽門螺杆菌感染,就要平時注意口腔的衛生。由于幽門螺杆菌在家人之間特别容易交叉感染,所以盡量不要混用一些經常入口的東西。而且幽門螺杆菌感染的極其嚴重了之後就是胃癌,一定要特别注意這個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