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是女性非常重要的生殖器官,但是由于生育之後,很多女性的子宮會出現子宮韌帶和盆底肌變得松馳而無彈性的情況,就造成了子宮輕度脫垂的情況,給女性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很關心中醫的治療方法。那麼,中醫如何治療子宮輕度脫垂?下面咱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1.氣虛脾主中氣,脾虛則中氣不足而易下陷,故小腹下墜,子宮下脫;下元氣虛則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濁下注,則帶下量多,質清稀。舌淡苔薄,脈虛細均為氣虛之象。
2.腎虛腰為腎之府,腎藏精而系胞,腎虛則沖任不固,帶脈失約,而緻子宮脫垂,腰酸腿軟,小腹下墜;腎與膀胱相表裡,腎虛膀胱氣化失司,故小便頻數,夜間尤甚;腎精不足,清竅失養,故頭暈耳鳴。舌淡紅,脈沉弱,均為腎虛所緻。
3.濕熱由于氣虛下陷或腎虛不固,導緻子宮長期脫出于陰道口外,受衣褲摩擦損傷,易為濕熱邪毒侵襲,蘊結于下,故表面潰爛,黃水淋漓;濕熱蘊于下焦,則小便灼熱;濕熱上蒸則日苦口幹,舌紅苔黃膩。
上面就是對中醫治療子宮輕度脫垂情況的介紹,希望對女性患者的認識有幫助。出現子宮輕度脫垂之後,女性要引起重視,畢竟是女性比較敏感的部位,最好是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全面性的診斷,避免疾病給女性造成更加嚴重的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