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六個技巧教你養出好腸胃

六個技巧教你養出好腸胃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1 19:46:56

  六個技巧教你養出好腸胃

  六個技巧教你養出好腸胃

  1、放慢吃飯速度

  多項研究發現,狼吞虎咽的吃飯方式,容易導緻體内積食,增加腸胃負擔,減緩腸道蠕動速度。而且如果你吃得太快,食物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等無法得到充分吸收,會造成營養大量流失。久而久之,腸胃就會失衡。慢慢吃飯,能夠讓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不至于停留在腸道中造成堵塞。

  建議每頓飯至少吃25分鐘以上,老年人最好一口飯咀嚼20次以上。因為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時,能夠與唾液結合生成唾液澱粉酶,而這種物質恰恰是促進消化的主要動力。最好和家人、朋友一起用餐,放慢速度,這有助于改變吃飯太快的習慣。

  2、補充“好細菌”護腸胃

  腸道中栖息着數以億計的細菌,比如益生菌和緻病菌等,前者的作用在于平衡各菌群,維持腸道健康。當有益菌的“總體實力”小于有害菌時,腸道菌群的平衡就被打破,可能導緻便秘、腹瀉等多種問題。生活中常補充益生菌不僅能提升有益菌的戰鬥力,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增進腸道蠕動,還能改善細菌所在的腸道環境,抑制有害菌生長。其實,除了酸奶、奶酪外,其他一些發酵食物中也含有益生菌,如泡菜、納豆、腐乳等。另外,為了刺激益生菌的增長,還要多吃含豐富低聚糖的食物,比如香蕉、大蒜、蜂蜜、洋蔥及蘆筍等,因為低聚糖是腸道内益生菌的養分。

  3、常吃纖維清腸道

  研究發現,人每天攝入20-25克膳食纖維,能讓腸道更“環保”。高纖維飲食可降低食道癌、胃癌的風險。

  1)蔬菜、水果中所含“水溶性纖維”較多,能清掃腸道,并調整腸内菌群環境。不僅防癌,而且能緩解便秘,對腸胃健康大有裨益;

  2)五谷雜糧中所含“非水溶性纖維”較多,可刺激腸壁蠕動,縮短食物在大腸中滞留的時間,減少有害物質的吸收。

  因此,飲食營養要均衡,不要吃一大堆單一食物,而應每種食物都攝入一些。全谷物、菠菜、花椰菜、蘋果、西蘭花、梨、豆類食品等都應該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4、腸胃喜歡四類食物

  1)常吃排腸氣的食物,如肉蔻、桂皮等能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消化;

  2)姜能緩解孕期和手術後的惡心、反胃;

  3)薄荷葉能放松胃部肌肉,緩解消化紊亂症狀;

  4)燕麥片則是保護胃壁的“緩和劑”。

  5、飯後休息片刻

  研究發現,飯後休息片刻,可增強胃腸抵抗力,尤其在中午,要盡量小睡一會,避免胃腸道血流量進一步減少。不過,晚飯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休息,因為晚上睡眠時,大部分器官進入代謝緩慢的“休養”狀态,此時強迫胃腸道“緊張工作”,不僅胃黏膜得不到修複,還會促使胃在大量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同時,破壞胃黏膜,導緻胃糜爛、胃潰瘍等病。

  因此,晚飯後不久就睡,食物滞留胃中,無異于“睡以等病”。

  6、每頓七八分飽

  饑一頓飽一頓,面對不喜歡的食物甯願餓着,而見到愛吃的就一下吃到撐。長此以往,腸胃就要“罷工”了。專家表示,哪怕是愛吃的東西也不要“一次吃個夠”,每頓最好都隻吃七八分飽,加餐也不要過多。要讓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則很容易消化不良。

  另外,飯前飯後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習慣:

  1)比如飯前盡量不吃冷食;

  2)飯前适當喝幾口湯或水,促進消化液分泌,但不可過多;

  3)飯前、飯後一兩個小時不做劇烈運動;

  4)少吃太油、太鹹、太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腸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