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息肉是女性常見的宮頸疾病,多是由女性慢性炎症引起的。宮頸息肉對于女性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如引起白帶異常,嚴重時還有可能造成不孕不育。在中醫領域,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治療宮頸息肉呢?
一: 中醫治療宮頸息肉
1:在臨床治療中,實證用清熱利濕法,可選擇止帶方加減。藥如:豬苓、茯苓、車前子、澤瀉、茵陳、赤芍、丹皮、黃柏、栀子各15克。血帶加白茅根、炒槐花各20克。
2:虛證則用滋陰清熱、利濕止帶法,可選擇知柏地黃湯加減。藥如:五味子、麥冬、熟地各15克,山藥20克,山茱萸、澤瀉、丹皮、黃柏、知母各15克。帶中挾血絲的,加生地榆、仙鶴草各20克。
3:在給予内服藥的同時,還應配合外治法以加強療效。例如外用藥物中的“婦甯栓”(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帶、祛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濕熱型的子宮息肉。每晚1次,每次1枚,納入陰道。雲南白藥,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散腫之功,可用于局部,以治療宮頸息肉所緻之赤帶。
另外,還可以配合針刺療法。取穴:足三裡(雙)、中極、帶脈(雙)、少沖(雙)。手法:用毫針,帶脈向斜下刺,針2~2?5寸(同身寸,下同);中極針1~1?5寸;足三裡以得氣為度。均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少沖穴針1~2分深,重刺激,不留針。每隔日針一次。
處方:杭白芍、大生地、椿根白皮、側柏葉各15克,粉丹皮、阿膠珠各12克,香附米、川黃柏、雞冠花各9克,桑寄生18克。上方每日1劑,水煎2次,混合後分2次服。适用于赤帶或赤白相間,淋漓不已者。
二: 宮頸息肉是慢性炎症的
結果,而息肉增大,由于性交以及炎症的反複刺激,以緻發生感染或血性分泌物增多,這時宮頸息肉為病之本,而赤帶為病之标。故在治療中,應以手術摘除息肉為主,同時配合中藥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