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春季養生 如何選擇養生方式和養生食物

春季養生 如何選擇養生方式和養生食物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9 06:09:01

  随着現在的疾病越來越高發,養生就成為人們必談的話題,但是往往在生活當中對養生并不了解,總以為吃飽吃好就是最好的養生,殊不知養生并不是這麼的簡單,在養生過程中如果使用方法不當反而傷害了我們的身體,所以下面就請大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養生的知識吧!

  1.飲食要營養平衡

  我們從飲食方面的科學上看,春天季節養生主要就是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我們生中發生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防止發生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的情況,以免對我們的身體産生不好的影響。

  2.春季飲食養肝為先

  按中醫觀點,春季養陽重在養肝。在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在春季萌發、生長。因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注意在春季養陽。且春季是細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髒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負擔最重,而且由于人們肝氣升發,也會引起舊病複發,如春季肝火上升,會使虛弱的肺陰更虛,故肺結核病會乘虛而入。中醫認為,春在人體主肝,而肝氣自然旺于春季。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為适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保持人體健康,在飲食調理上應當注意養肝為先。

  3.飲食要養陽

  陽,是指人體陽氣,中醫認為“陽氣者,衛外而為”,即指陽氣對人體起着保衛作用,可使人體堅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黃帝内經》裡提出的“春夏補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風邪為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亦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另一方面,由于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故在飲食上養陽,還應包括溫養腎陽之意。春天時人體陽氣充實于體表,而體内陽氣都顯得不足,因此在飲食上應多吃點培補腎陽的東西。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較少食用外,蔥、蒜、韭等都是養陽的佳品。

  4.多食甜,少食酸

  像唐代着名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個意思就是說在春天來得時候,人麼要少吃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子做的好處就是能夠補益人體脾胃之氣。早中獲得醫學上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

  但是春天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傷及脾,就會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髒,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所以如果多吃酸味的食物,就會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所以的話,在春季人們要少吃一些帶有酸味的食物,避免肝氣過盛。然而甜味的食物入脾就能能補益脾氣,所以就可以多吃一點。

  5.飲食要清淡

  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産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産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姜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6.平時要多喝水

  飲水可增加循環血容量,有利于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洩,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補水還有利于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可有助于散發冬天積在體内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郁滞疏散。而适量飲茶,還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貪冷飲。

  7.多食蔬菜

  人們經過冬季之後,大多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因此,随着春季的到來及各種新鮮蔬菜的大量上市,人們一定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8.春季養生 不宜盲目吃水果

  水果都是我們大多數喜歡的食物,但是吃好水果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日過盲目的去吃水果反而會損害自己的健康。如果大量過量的赤水挂,就會讓人體缺銅,從而會導緻血液中膽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所以不能在短時間内吃過多的水果。

  還有人會認為,水果皮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所在吃水果時就連同果皮一起吃掉,殊不知,在水果發生蟲害時,都是用農藥噴殺,而且農藥會浸透并殘留在果皮蠟質中,所以果皮中殘留的農藥比果肉中高得多的多。

  養生食物

  食療養生法簡稱“食養”。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俗話也就是通過吃來對我們的身體進行保養。

  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也就是說,食物最主要的是營養作用。其實不然,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而且還能療疾祛病。如近代醫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療病,并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适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

  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講究養生之道。很多适合養生的食品也随之被推廣,常見的有養生雜糧粉,雜糧粥,藥膳等等。

  蓮藕

  蓮藕具有多種食療效果。現代科學分析,蓮藕含有大量鐵質,具有補血作用。豐富的維生素C、抗氧化物、多醣和多酚類則可達到抗癌效果。以中醫來說,生熟藕各具不同效果,蓮藕生吃性味甘寒,可清熱涼血;煮熟後性味溫平,有助健脾胃,《本草綱目》稱為“靈根”。

  蓮藕生食可清熱、止血、散瘀,适用于經常口幹舌燥和火氣大的人。生藕并有清肺止血效果,早期常用來治療肺結核;且對于經常流鼻血的人,也有止血效果。對情緒不穩定、焦慮、失眠或神經緊張,生藕汁也有安神作用。

  但生藕有類似收縮血管效果,如有婦女痛經、經期不順或手腳冰冷的人,不建議經常吃;産後需等惡露排淨再用。蓮藕煮熟則有健脾胃功效,很适合老人、小孩補養。

  提醒:蓮藕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蓮藕含高纖,會促進腸蠕動,建議有潰瘍、脹氣和大腸激躁症的人不要吃多。

  燕麥

  燕麥含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可增加膽固醇代謝,很适合高血脂的人。

  燕麥的麸皮含豐富維生素B群,有助胎兒發展,孕婦可以多吃;燕麥的維生素E則可增加記憶力;葉酸、礦物質及鐵質,可抗癌、預防貧血并幫助傷口愈合。燕麥纖維含量高,易有飽足感且幫助排便,不但延緩血糖升高速度,減少脂肪堆積,且熱量比米飯、面條低,很适合作為減重食物。

  提醒:燕麥屬于高纖食物,脹氣及對麸質過敏的人不适合吃。

  核桃

  核桃,又稱胡桃、羌桃,與扁桃、腰果、榛子并稱為世界着名的“四大幹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核桃果在國外,被稱為“大力士食品”、“營養豐富的堅果”、“益智果”;在國内享有“萬歲子”、“長壽果”、“養生之寶”的美稱。其卓着的健腦養生效果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

  現代研究發現,核桃的營養非常豐富,特别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因此,常吃核桃,可為大腦提供充足的亞油酸、亞麻酸等分子較小的不飽和脂肪酸,以排除血管中的雜質,提高腦的功能。

  另外,核桃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對于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症,松弛腦神經的緊張狀态,消除大腦疲勞效果很好。核桃有益大腦的真正原因是核桃仁中富含磷脂,磷脂在體内通過轉換能夠起到活躍大腦神經的作用,從而使人體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記憶力。以核桃為原料的植物蛋白飲料如六個核桃、核桃花生露等,飲料中富含的亞油酸甘油脂、亞麻酸及油酸甘油脂,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也省去了剝殼的工序。

  核桃功效

  【健腦益智功效】: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脂,這些油脂還可供給大腦基質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作用。

  【抗衰老功效】:核桃仁中所含維生素E,可使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損害,經常食用有潤肌膚、烏須發的作用,可以令皮膚滋潤光滑,富于彈性;是醫學界公認的抗衰老物質,所以核桃有“萬歲子”“長壽果”之稱。

  【降低膽固醇、有益心髒】:核桃具有多種不飽和與單一非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含量,因此吃核桃對人的心髒有一定的好處。

  【治療失眠、神經衰老】:經常食用核桃仁對腎虛引起的失眠有醫治作用。另外,患有頭暈、失眠、心悸、健忘、食欲不振、腰膝酸軟、全身無力等症狀的老年人,每天早晚各吃1~2個核桃仁,即可起到滋補治療作用。

  【鎮咳喘】:核桃仁有對抗組織胺緻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還有鎮咳作用。《本草綱目》記載:“洪邁雲:邁有痰疾,以胡桃仁三顆,生姜三片,卧時嚼服,及飲湯兩三呷,又再嚼桃仁、姜如前數,即靜卧,及旦而痰消嗽止。”

  此外,核桃樹枝對腫瘤有改善症狀的作用,以鮮核桃樹枝和雞蛋加水同煮,然後吃蛋,可用于預防子宮頸癌及各種癌症。

  提醒

  1、核桃的熱量高,油脂多,此外,陰虛火旺者、腹瀉的人不宜吃。

  2、核桃仁有通便作用,但核桃外殼煮水卻可治療腹瀉。

  3、吐血者、出鼻血者應少食或禁食。

  4、吃得過多,會生痰、惡心,嚴重者會有嚴重的腹瀉,甚至水樣大便,造成身體脫水,如果因食用核桃造成腹瀉,必須及時就醫。

  黑芝麻

  黑芝麻有健腦烏發養血功效,很适合大量消耗體力的人。現代科學證實,黑芝麻中含有九成不飽和脂肪酸及亞麻油酸,是很好的護心食物。其中芝麻素可預防皮膚癌、降低膽固醇,對肝髒及腦神經具有保健效果。專家建議一定要咬破或碾碎吃,不然芝麻素無法被身體消化吸收。

  提醒:黑芝麻在中醫裡屬發物,有些人吃了會産生疹子或引發舊疾,若有這類體質的人要忌口。

  白木耳

  白木耳,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又稱銀耳、白木耳、雪耳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稱。它既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的補藥。曆代皇家貴族都将銀耳看做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

  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煮粥、炖豬肉時放一些銀耳,這樣即可以享受美食,又能滋補身體,一舉兩得。銀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所以銀耳粉有抗老去皺及緊膚的作用,常敷還可以去雀斑黃褐斑等。木耳有潤腸通便、潤肺生津功效,可緩解秋天的燥咳,所以有“平民燕窩”之稱。

  蓮子

  蓮子可以健脾胃、清心安神。四神湯含蓮子、芡實、茯苓和山藥,可健脾胃、去除體内濕氣,是很好的養肝食物。白木耳蓮子湯含大量膠質并可安定心神,有美白回春功效。

  蓮子營養價值

  【防癌抗癌】:蓮子善于補五髒不足,通利十二經脈氣血,使氣血暢而不腐,蓮子所含氧化黃心樹甯堿對鼻咽癌有抑制作用,這一切,構成了蓮子的防癌抗癌的營養保健功能;

  【降血壓】:蓮子所含非結晶形生物堿N-9有降血壓作用;

  【強心安神】:蓮子芯所含生物堿具有顯着的強心作用,蓮芯堿則有較強抗鈣及抗心律不齊的作用;

  【滋養補虛、止遺澀精】:蓮子中所含的棉子糖,是老少皆宜的滋補品,對于久病、産後或老年體虛者,更是常用營養佳品;蓮子堿有平抑性欲的作用,對于青年人夢多,遺精頻繁或滑精者,服食蓮子有良好的止遺澀精作用;

  【清心、祛斑】:帶心蓮子能清心火,祛除雀斑,然不可久煎。

  提醒:蓮子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要适量攝取。另外,脹氣、大便幹的人,也不要吃太多。

  空心菜

  空心菜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如同天然保護罩,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毒入侵體内。以營養學角度來看,空心菜的堿性會降低腸内酸度,大量纖維質可降低膽固醇。

  提醒:空心菜性味偏寒,體虛者不适合多吃。空心菜會影響中藥補養藥物,如服用人參、當歸、川芎、何首烏,宜錯開2—3小時後再吃空心菜。

  白蘿蔔

  白蘿蔔具多種養生價值,維生素C豐富,是蘋果和梨子的10倍。白蘿蔔生食可止渴、清熱,并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有“小人參”美稱。

  提醒:服用補氣的人參和高麗參時,要避開白蘿蔔,以免補氣效果減半。因白蘿蔔較寒,胃潰瘍、先兆性流産和經期不順的人,勿過量生食白蘿蔔。

  甘蔗

  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熱止渴、生津潤燥、利尿和滋養功效,生飲甘蔗汁可清熱助消化,凡是口幹舌燥、反胃嘔吐、消化不良和發熱退燒皆可使用,有“天然複脈湯”的稱呼。

  提醒:甘蔗糖分高,中醫認為甜食會生痰,痰多的人不适合生飲甘蔗汁。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及血脂高者要小心飲用。

  

  魚類蛋白質利用率高、消化率達九成,容易消化吸收,适合老人、小孩或腸胃剛恢複的人。魚類經過烘烤和水煮,能提升Omega-3脂肪酸效益;搭配低鈉醬油和豆腐,更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

  提醒:魚類雖含有優質脂肪酸,但中醫認為,海鮮容易引起過敏,仍要适量攝取。

  大米

  中醫認為白米可以“強身好氣色”,以現代科學來看,米飯含有足夠的醣類和蛋白質,能夠提供能量來源,且蛋白質吸收率是所有谷類中最高的。

  提醒:白米屬于澱粉類,若有其他五谷雜糧搭配,如地瓜,米飯分量要再減少。

  結語: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所以春天養生就更為重要,但是養生是一門技術,在養生之前我們首先要認真的了解一下養生的知識,以免用錯方法傷害了我們的身體,經過以上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養生知識,大家一定要牢記哦,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快快行動起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