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腰椎間盤突出症到底要不要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到底要不要手術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16 05:52:34

  目錄:

  第一章:腰椎間盤突出症到底要不要手術

  第二章:男人如何讓腰椎更健康

  第三章:強健腰椎的8個生活細節

  腰椎病你有嗎?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或者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很多人都會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你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症需不需要手術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到底要不要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很常見,其主要症狀為腰痛和下肢痛。出現疼痛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突出的椎間盤對神經根的直接壓迫,這種類型的突出對腰部神經産生的損傷是物理性的;另外一種是腰部神經根在受到突出椎間盤的刺激後,受壓神經出現腫脹,在神經周圍産生了大量導緻人體疼痛 的物質(即炎性物質),這些物質反過來又刺激腰部神經,使人感覺疼痛,這種損傷是化學性的。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疼痛的兩種原因,有兩大類完全不同的治療方法——手術和非手術療法。手術治療是摘除突出的椎間盤、解除受壓的神經;非手術治療(如按摩、牽引、卧床、藥物等)是通過減少或消除腰神經周圍炎性物質的濃度,達到止痛目的。

  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正規的非手術療法可以獲得滿意效果。隻有約10%的患者需要采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那些症狀嚴重,經嚴格正規的非手術治療無效或反複多次發作的患者;或者有明顯的神經受壓症狀,産生神經根功能缺損者(如受累及下肢的運動或感覺減退、消失);或者是中央型椎間盤突出或椎間盤已經遊離,脫入椎管内,對馬尾神經産生壓迫,出現會陰部麻木、大小便困難、性功能減退時就要進行手術,甚至需要急診手術。

  男人如何讓腰椎更健康

  椎間盤最主要的成分是水,這種物質從20歲就開始減少,負責維持椎間盤彈性的“蛋白多糖”開始減少的時間下限是30歲。這意味着,從30歲以後椎間盤就走上了逐漸退化的道路。調查統計顯示,中國30~40歲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頸腰椎病。

  醫生說,椎間盤最主要的成分是水,這種物質從20歲就開始減少,負責維持椎間盤彈性的“蛋白多糖”開始減少的時間下限是30歲。這意味着,從30歲以後椎間盤就走上了逐漸退化的道路。調查統計顯示,中國30~40歲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頸腰椎病。

  椎間盤突出是怎麼回事?

  椎間盤是骨骼間負責減震的裝置,所以有彈性是它的最大特色。椎間盤包括三種結構:上下軟骨、作為圍牆的纖維環和膠狀的髓核。在這三種成分中,軟骨最堅固,彈性效果最強的是髓核,最容易的是纖維環。當纖維環受到磨損後,膠狀的髓核就會溢出,并擠占神經的居住空間。随着神經被侵占地盤的多少,又分為膨出、突出以及椎管狹窄。

  晨起活動腰部:洗手盆不要過低。熟睡一夜後,肌肉、關節都會因沒有而不太靈活,腰椎間盤也因為一晚上的放松,吸收了水分而膨脹硬。此時,如果彎腰比較低會對腰椎間盤産生較大的壓力,讓神經受到擠壓。晨起最好活動一下腰部,做做前後伸、左右旋轉、“伸懶腰”等動作,使腰部不至于從靜止狀态馬上轉變為增加腰部負荷的動作。

  倒退的行進方式是腰椎最欣賞的。倒步走時,兩腿交替向後邁步,增強了大腿後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這讓腰部韌帶的彈性增強,就像自備了腰椎保護帶。骨骼、肌肉、韌帶的功能恢複,不但可以讓腰椎的穩定性增強,還能使腰椎疼痛減輕甚至消失。倒退行走時,最好每分鐘走60步~100步,每次10分鐘。

  強健的腿部能有效分擔腰背部負擔,阻止和緩解腰疼形成。遊泳、尤其是蛙泳可以主要練習這些肌肉群。此外遊泳還能夠保障脊椎間組織的營養供應,維持它的彈性,提高脊椎抵抗外來沖擊的能力。

  統計表明,正常人的腰椎每天前屈的次數會高達3000~5000次。如果有個顯着的啤酒肚,這些贅肉就是腰上挂的一個個沙包,會讓身體的重心更加向前,既增加了腰椎的負擔,又使腰椎深埋在脂肪之中,得不到鍛煉。

  強健腰椎的8個生活細節

  養成貴族的端正姿勢

  貴族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姿勢永遠端正、優雅。這種姿勢訓練不僅表現禮儀,對腰椎也很有幫助。讓我們從每個姿勢五分鐘開始,逐漸養成良好的體态。

  坐位訓練:坐在有靠背的木椅上,髋部、膝部屈曲90 度,腰椎和靠背之間盡可能靠緊,不留空隙。

  站立訓練:腰背部緊貼牆壁直立,以腰椎和牆之間伸不進手為原則,然後逐漸屈髋屈膝下蹲。

  步行訓練:頭上頂一本書,保持腰椎垂直邁步前進,盡量不要使頭上的書掉下來;兩手各平舉一較輕物品,腰椎保持平直,邁步前進。

  保持恒定的體重

  體重的增加不知不覺,而且脂肪最容易在身體中段堆積,所以我們常于不經意中在腰間發現自己的“輪胎”。這些贅肉就是腰上挂的一個個沙包,既增加了腰椎的負擔,又使腰椎深埋在脂肪之中,得不到鍛煉而容易軟弱。

  “大雁式”鍛煉腰部肌肉

  發達的腰肌和腹肌可以像一個夾闆,很好地保持脊柱在任何運動、靜止狀态的穩定性,保護腰椎免受傷害。增加腰部肌肉力量最好的方法是遊蛙泳。此外,還可以每天做“大雁式”:俯卧位,用力挺胸擡頭,雙手雙腳向空中伸展,猶如大雁在飛。每次擡起動作要持續5 秒鐘,然後放松肌肉,休息3 - 5 秒。每天早晚各鍛煉一次,每次做30 個。

  保持身體柔韌性

  身體柔韌,腰部損傷的機會就可以減少。練習瑜伽、太極可以增強身體的柔韌性,緩解腰部肌肉緊張。

  适當的床墊

  标準以半硬為佳,有助于維持脊椎正常生理彎曲度、減輕腰酸背痛。過軟,會因人體重量壓迫而形成中央低、四邊高的狀态。這樣增加了腰背部肌肉的張力,從而直接影響脊椎本身的生理曲線。過硬,使體重集中在2 - 3 個受力點上,容易壓迫局部而影響血液循環,必須頻頻更換睡姿以求調整,因此會幹擾睡眠品質。

  現在根據人體力學, 床墊廠家開發出多種規格和彈性的床墊,适合人體各部位不同負荷和人體曲線的需要,我們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坐位的腰部減負工具

  如果你經常坐位工作,可以選用前高後低的傾斜式桌面( 類似繪圖台面),以減少腰前屈的程度。看書時使用有一定傾斜角度的閱讀架,将書本放在上面閱讀,可以盡量保持腰部平直,減少腰部肌肉的負擔。

  使用腰枕

  久坐時應用小枕靠墊在腰部,每隔半小時去掉小枕頭5 分鐘,這樣能讓腰部經常變換位置。腰枕以10 厘米高度的軟墊為好。這樣身體向後壓,正好壓縮5 - 8 厘米,最符合腰椎的生理彎曲。

  晨起運動

  熟睡後,腰椎間盤因為吸收水分膨脹而壓迫神經,這是晨起腰痛加重的原因。如果起床後做2-3分鐘的腰部運動,可使椎間盤受到按壓,擠出多餘的水分,從而減輕疼痛。

  搬舉重物的正确動作

  搬舉重物時應當,兩腿分開,保持重心穩定;屈膝下蹲,身體向前靠,使重力分擔在腿部肌肉上,減輕腰部的負擔;注意收腹,讓腰椎始終保持良好的排列;逐步加大用力,防止腰部的突然受力。

  結語:你有腰椎病嗎?想要腰椎健康就要從現在開始保護腰椎,告别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文章原載于《健康文摘》,刊号:2012.05,作者:周蘋武,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