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平時經常會生悶氣,或者是自身壓力過大等,就容易導緻肝氣不舒的症狀。對于這種症狀,一般是采用中醫療法的治療效果比較明顯,而且可以避免西藥給肝髒帶來的副作用。那可以采用什麼樣的中醫方劑進行調理呢?接下來小編就會将搜集到的内容逐一的作出講述。
治療肝氣不舒宜疏肝解郁,必要時配以理氣化痰,活血軟堅等法。藥方:柴胡12g,木香10g,郁金10g,厚樸10g,當歸10g,茯苓10g。功用:疏肝解郁,理氣和胃。主治:肝氣郁結症,精神抑郁,胸脅脹痛,脘悶嗳氣,腹脹納呆、月經不調,舌苔發白,脈弦等。
藥方是為肝氣郁結導緻肝脾不和而設。柴胡、郁金可以疏肝理氣解郁,以祛緻病之因,為主藥。當歸補血活血為輔藥。木香、厚樸、茯苓理氣健脾共為佐藥。所有藥合用,既可疏肝理氣解郁,補肝血,又可醒脾補中。
同時也可以采用豬肚白術湯進行食療,使用的材料主要有:豬肚1具,白術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鹽适量。将豬肚洗淨,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後去水,晾幹水 後備用。将白術、煨姜、胡椒放入豬肚内,縫合豬肚,豬肚外以針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時,放入精鹽調味。撈出豬肚,切塊,喝湯吃豬肚。可以起到溫中散寒,補脾益氣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虛寒的人。
文章中提及到的中醫和食療方法都是目前效果最為明顯的,小編建議大家在懷疑自身有肝氣不舒的情況時,要先咨詢相關醫生,然後再選擇療法進行治療。與此同時,也一定要注意盡量保持舒緩放松的心情,以幫助症狀的緩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