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一天排尿幾次正常 影響排尿的因素

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一天排尿幾次正常 影響排尿的因素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10 20:58:14

  人體需要有水分才可以正常運作,因此人每天都要喝水。其實水分的攝入不僅僅是喝水這個渠道,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喝的湯,以及吃的食物中都含有水分,這些水分會參與身體的運作,最後這些水會變“污濁”,最後與身體中的廢物一起被排出體内。有人聽信了每天8杯水的言論,每天都喝8大杯水,結果發現自己頻繁上廁所,時間一久,就算不喝水,排尿的次數還是會變多,這就是喝太水給肝髒帶來太大的負擔,腎髒也受到了影響,最後出現尿頻尿急的情況。快來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那麼一天排尿幾次,一次排尿多少才算正常呢?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主要取決水的攝入,不管白天,還是黑夜,盡量控制在5次左右。腎髒正常的情況下,尿液的體積在2升左右。晚上睡覺的時候,腎髒會存儲尿液,跟白天相比,尿液的次數就會少一點。每次排尿的液體為200ml-300ml,每天大概排尿的正常次數是5~6次,這是白天排尿的次數。晚上排尿的次數,通常不排尿或者是排尿的次數為1次。

  看看你在不在這個範圍之内,如果你每天的尿液次數都非常多,在嚴重的情況下,十幾分鐘就要去一次的話,除了你最近喝可以利尿的食材,或者是一下子喝了大量的水。

  不符合這些條件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睡前喝很多水

  睡前喝水是養生的一大禁忌,若你經常在睡前喝水,隔天你會發現自己有了黑眼圈,這就是最明顯的證明。

  水的吸收需要腎髒的支持,睡覺時腎髒處于休息狀态,這時若還攝入水,會給腎髒帶來非常大的刺激。建議睡前不要喝超過半杯的水,最好隻稍微珉兩口。

  2. 睡前不要喝咖啡

  不管是咖啡還是茶,都會影響睡眠質量,最後出現頻繁上廁所的情況,這樣下來大腦以及血管都會受到傷害,為了健康着想,要少喝這些對刺激腸胃的食物,避免尿液增多。

  3. 腎不好适量喝水

  腎不好的人無論是喝水還是不喝水,都會頻繁的上廁所,很多人會害怕喝水,喝水其實是人體必須的,即使腎虛也需要攝入水分,隻要不要喝太多就可以了。

  腎不好的人,建議少吃一些高嘌呤的食物,像動物肝髒以及雞蛋,這些吃多了對腎不利,上廁所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

  影響排尿因素

  1.年齡和性别 嬰兒排尿因反射作用進行,不受意識控制,3歲以後才能自我控制。老年人因膀胱張力降低,常有尿頻現象;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而壓迫尿道。常引起滴尿及排尿困難。女性在月經期、妊娠期時,排尿形态也有改變。

  2.飲食與氣候 食物中含水量多或大量飲水,可使尿量增加。咖啡、荼、酒等飲料有利尿作用。食物中含鈉鹽多可導緻機體水鈉潴留,使尿量減少。氣溫較高時,呼吸增快,大量出汗,尿量減少。

  3.排尿習慣 排尿的時間常與日常作息有關,如晨起、睡前排尿等。排尿的姿勢、排尿的環境如不适宜,也會影響排尿活動。

  4.治療因素 如利尿劑可使尿量增加;手術中使用麻醉劑、術後疼痛呵導緻術後尿潴留。

  5.疾病因素 神經系統受損可使排尿反射的神經傳導、控制排尿意識障礙,導緻尿失禁。腎髒疾病可使尿液生成障礙,導緻尿少或無尿;泌尿系統的結石、腫瘤、狹窄等可造成排尿功能障礙,出現尿潴留。

  6.心理因素 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變化,可引起尿頻、尿急或因抑制排尿而出現尿潴留;暗示也會影響排尿,如聽覺、視覺及身體其他部位的感覺刺激可誘導排尿。

  與排尿有關的外周神經

  有3對混合神經幹支配膀胱和尿道。每條神經都有傳入和傳出的神經纖維,把膀胱和尿道與調控排尿的神經中樞聯系起來。

  腹下神經

  它的傳出纖維起自脊髓胸12~腰1、2段側柱,屬于交感神經系。支配膀胱及尿道内括約肌等。能傳導興奮以增強尿道内括約肌的緊張性和減弱膀胱逼尿肌的緊張性,這與膀胱貯尿機能有關。它的傳入纖維傳導膀胱的痛覺。

  盆神經

  它的傳入纖維傳導膀胱和尿道内括約肌的充脹感覺。它的傳出纖維起自脊髓骶2~4段側柱,屬于副交感神經系,支配膀胱與尿道後括約肌。它傳導的興奮能引起逼尿肌收縮和尿道括約肌松弛,促進排尿。

  陰部神經

  它的傳入纖維傳導後尿道的感覺(包括痛覺)。它的傳出纖維起自脊髓骶2~4段前角細胞,為軀體神經,支配尿道外括約肌和會陰部的橫紋肌,能引起尿道外括約肌的緊張性收縮。阻止膀胱排尿;排尿時,它的緊張性興奮受抑制,從而減弱尿道外括約肌的緊張性,尿液受逼尿肌驅動,由舒張的尿道流出體外;排尿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使它興奮而收縮尿道外括約肌,中斷排尿;排尿終止後,它又立即恢複其緊張性興奮,以維持尿道外括約肌的緊張性收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