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次接觸《越人歌》是在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夜宴》中,盡管零六年的這部電影有着葛優、章子怡、吳彥祖、周迅等一衆知名演員出演,但是評分卻并不是太高。
但是并不妨礙我愛上這首《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說實話,在燦爛的詩歌文化中,《越人歌》的地位似乎并沒有那麼高。
它不像《詩經》,開啟了現實主義寫作手法;也不像《楚辭》,成為了浪漫主義的鼻祖;還不像《易水歌》那樣有着一個蕩氣回腸的故事。
它都不是源自我們中原大地的詩歌,隻是一個古越國小曲,然後被後人收錄,千年之後我們再去回顧,有了各種各樣的解讀,甚至有說這是兩個男子之間的愛情故事。
但是這些都不妨礙它動人。
《越人歌》是最早的翻譯作品,和楚地其他民歌一起成為了《楚辭》的藝術源頭,但是古越國時期的發音和中原地區并不相同,所以我們今日所看到的《越人歌》實際是一篇譯文。
而提起《越人歌》的原文,我們還得再說一下劉向,就是上期在介紹《楚辭》的時候,我們提到過的那個劉向。
這首《越人歌》最早收錄在劉向編寫的《說苑》一書中,在《說苑·善說》一篇中,劉向用漢字記載了這首詩歌的古越語發音。
【《說苑·善說》記載:
歌辭曰:濫兮抃草濫予,
昌枑澤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
缦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随河湖。】
劉向在《說苑》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襄成君受爵冊封那天,穿着華美的衣服,佩戴着寶劍立在河邊,楚國的大夫莊辛路過,看到襄成君以後,非常高興,于是上前行禮,表示想要握手,襄成君可能覺得自己的身份比較高,而且握手不太符合周禮,所以我們的襄成君十分不開心,然後莊辛就講了楚國鄂君子晳的故事。
【《說苑·善說》記載:襄成君始封之日,
衣翠衣,帶玉劍,履缟舄,立于遊水之上,
大夫擁鐘錘,縣令執桴号令,呼:
“誰能渡王者于是也?”
楚大夫莊辛,過而說之,遂造托而拜谒,
起立曰:“臣願把君之手,其可乎?”
襄成君忿作色而不言。】
楚國的鄂君子晳是楚王的弟弟,乘船出行的時候,遇到有越人舟子對他唱歌表達仰慕之意,但是子皙聽不懂越人的語言,于是讓人翻譯,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越人歌》。
【《說苑·善說》記載:
莊辛遷延沓手而稱曰:
“君獨不聞夫鄂君子皙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
乘青翰之舟,極䓣芘,張翠蓋而檢犀尾,
班麗褂衽,會鐘鼓之音,畢榜枻越人擁楫而歌。】
子皙讓人翻譯完以後,感受到了歌詞中舟子對他的敬仰愛慕之情,于是鄂君子晳為舟子正了正衣服,然後用雙手扶了一下舟子雙肩,并取了一塊繡布披在了舟子的身上。
【《說苑·善說》記載:
于是鄂君子皙乃揄修袂,
行而擁之,舉繡被而覆之。】
襄成君聽完這個故事以後,面色慚愧,就和莊辛握了手,并表示要把莊辛作為長者敬奉。
【《說苑·善說》記載:
襄成君乃奉手而進之,曰:
“吾少之時,亦嘗以色稱于長者矣。
未嘗過僇如此之卒也。
自今以後,願以壯少之禮謹受命。”】
當然了,本來劉向編寫這個《善說》的目的是把莊辛作為進谏的典範,但是也有後人認為這首歌是在描述越人舟子和鄂君子晳這兩個大男人的愛情。
我也翻閱了一些資料,私以為,其一,越人的性别我們還沒辦法确定,想當然認為漁夫就是男子,這并不可取;
其二,盡管是越人唱給子皙同志聽的,但這并不代表越人漁夫就是作者;
其三,即便是越人是男子,我更傾向于這首詩歌是舟子作為百姓,在向當時的鄂君子晳表達敬仰。
因為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鄂君子晳和舟子的性别取向問題,也沒有證據能夠直接證明莊辛和襄成君的性别取向,所以,如果草率地将《越人歌》定性為兩個男人之間互訴愛慕的詩歌并不妥帖。
雖然我們不能确定這首詩歌具體起源是誰,但可以肯定,詩中語句的美感是對我們有極大沖擊力的。
上這首詩歌供大家一覽吧: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
【版權聲明】本文禁止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