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0 16:40:34

  濁酒不飲嫌昏沉,練習書畫開胸襟。

  墨裡增神筆生力,利于防病和健身。

  畫梅在寒冬将盡,春華初現益心身。

  喜氣畫蘭有情志,心平氣和振精神。

  畫竹可排除怒氣,縱橫揮灑筆生風。

  畫菊可滋潤肺腑,助長昂揚向上心。

  畫梅蘭竹菊養生,運筆調墨樂無窮。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1)

  唐朝有個和尚皎然,曾作詩:“濁酒不飲嫌昏沉,欲玩草書開我襟。”道出了書畫有排解郁悶、憂愁,使人昂揚向上的作用。

  宋代詩人陸遊說:“一笑玩筆硯,病體為之輕。”是說練習書畫,筆下生力,墨裡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強體健身。。。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2)

  董壽平 梅花

  就拿書畫界稱之為“五君子”的梅、蘭、竹、菊、松來講,就有深谙書畫藝術的權威醫學專家從中國傳統中醫學的角度,探究過其中養生之奧妙。用傳統國畫之法畫“五君子”,相當于中國傳統醫學上的五劑處方,可收到養心、安神、明目、理氣、寬中、調理脾胃、增進飲食。樂以忘憂、健康長壽的療效。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3)

  關山月梅花

  畫梅花,特别是在寒冬将盡,早春來臨之際,雪融冰消,春華初現、寒凝大地之時,更加有益于身心。醫家講梅之方位屬東,五行屬木,五髒屬肝。肝喜動而苦急,故古人講,春天宜解帶松巾。

  常畫梅花可煥發生機,散去冬季心肝郁積之寒熱,調理内髒機能,以解郁化悶。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4)

  白蕉 蘭

  畫蘭草,古醫家講,蘭在五行中屬火,在髒屬心,在情志為喜,故人們說“喜氣畫蘭”。

  畫蘭可令人心曠神怡,文雅風流,如入芝蘭之室,心平氣和,精神振奮,至老彌堅。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5)

  繪畫界素有,“半生竹,一生蘭之說”!蘭花的葉難畫,筆力無勁畫出來柔軟無力,彰顯不出蘭花的精神,畫蘭花要筆筆到位,葉片穿插時要筆斷意相連,虛處若有若無之中還要見骨。更甚之是一不留神還容畫得雜亂無序。深谷幽蘭,無人不芳。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6)

  清 鄭闆橋 墨竹圖

  畫竹子,竹子五行屬木,方位屬東,五髒中屬肝,膽附于肝,在情志為怒,故傳統畫界稱“怒氣畫竹”,偶遇煩心之事,可運筆生風,縱橫于宣紙之上,揮灑竹之精神,以發洩肝膽之火。肝為将軍之官,性剛喜怒,怒則中氣上逆。

  畫竹之人可排除胸中怒氣,養肝護膽。經常畫竹之人,邪氣不易侵肝,髒腑和順,身心自然無恙。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7)

  北宋 文同 墨竹圖 立軸 絹本 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現竹的形象與氣韻,墨竹畫在寫意花鳥畫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筆墨特征是以書入畫、骨法用筆,畫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運筆用墨時揮灑自如,表現出竹的神韻與氣節。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8)

  缪谷英 菊花

  畫菊花,特别是對年高之人,可滋潤肺腑。中醫五行學說,菊之方位屬西,五行屬金。

  秋風霜降,百卉留實,寸草結子,惟黃菊繁花密蕊,東籬傲霜,能使人助長不畏艱難的品格,以昂揚健康向上之氣度和不屈不撓之精神面對人生。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9)

  清 蔣廷錫《菊石圖》

  菊花又名“壽客”,為菊科菊屬植物。菊花清雅高潔,花形優美,色彩絢麗,自古以來被視為高風亮節、清雅潔身的象征。菊花不像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是它傲霜抗寒、堅強不屈、高潔優雅、芳香四溢,引發了詩人的情思,激活了畫家的心智,促使他們留下了一篇篇借菊傳情、托菊言志的佳作。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10)

  梁樹年 聽濤

  畫松柏,可得心靈之正氣。松子食之可延壽,松之餘氣生茯苓,可潤肺補脾調胃,增進食欲,強壯軀體。從中醫學說,松之方位屬中,五行屬土,在髒屬脾,在腑屬胃。

  經常畫松之人,可得“海納百川”之胸襟,為人處世豁達大度,多福多壽。

  國畫梅蘭竹菊簡單臨摹(畫梅蘭竹菊養生)(11)

  張大千 松蔭高士

  古往今來,人們把寫字作畫與健身長壽聯系在一起。

  練習書畫不僅要展紙揮毫潑墨,還要用心用神用氣。每日臨池握筆,開卷書寫,必然端坐凝視,專心緻志。寫字作畫時頭正、肩松、身直、臂開、足安;執筆則指實、掌虛、掌豎、腕平、肘起。一身之力由腰部而漸次過渡到肩——肘——腕——掌,最後貫注到五指,運行于毫端。

  古人雲:“力發乎腰”,“務使通身之力奔赴腕下”,就是指此而言。練字畫看上去隻是手在動,其實全身的氣血都在運行,書畫寫者絕慮凝神,心正氣和,身安意閑,血脈通暢,完全進入了“練功”的境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