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弘揚時代精神 消除麻風危害
2023年1月29日
是第70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暨第36屆“中國麻風節”
今年活動的主題為
“弘揚時代精神,消除麻風危害”
麻風病
一種古今中外都談之色變的疾病
病人因它飽受苦痛
從沒有什麼特效藥
到現在可防可治
已經不再可怕
讓我們一起了解麻風病吧
↓↓↓
一
什麼是麻風病
麻風病是由麻風杆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傳染性皮膚病。主要侵犯皮膚和淺表神經。臨床上常有皮膚和神經症狀。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結及内髒損害。
二
麻風病的傳染源和傳染方式是什麼
傳染源是未經治療的麻風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膚黏膜含有大量麻風杆菌,是最重要的傳染源。
麻風杆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相對較弱。經紫外線照射30~60分鐘或經日光直射2小時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後或在室溫(14~24℃)條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喪失;麻風菌對熱十分敏感,60℃條件下10~30分鐘即完全失活。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傳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
直接接觸傳染
通過含有麻風杆菌的皮膚或黏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皮膚或黏膜的接觸所緻,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發病有關,這是傳統認為麻風傳播的重要方式。
目前認為帶菌者咳嗽和噴嚏時的飛沫和懸滴通過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進入人體,是麻風杆菌傳播的主要途徑。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間接接觸傳染
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很小。
三
接觸麻風病人會患病嗎
機體感染麻風杆菌後是否發病,與宿主對麻風杆菌的細胞免疫功能有直接關系。
免疫學研究表明,95%左右的健康人對麻風菌具有這種先天的免疫力,在接觸麻風患者後并不發病,隻有少數人對麻風易感。因此,麻風病與結核病一樣,受感染的人多,而發病者卻少。
圖片來源:新疆疾控
四
麻風病有哪些臨床特征
麻風病的平均潛伏期為3~5年,大多數患者緩慢發病,早期症狀多不明顯且無特異性,患者往往不知不覺地得上了麻風病,甚至出現了畸殘才去就診。
由于麻風菌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因此患病後也突出表現為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各種皮膚損害和以神經粗大、神經炎為主要特征的神經損害症狀、體征。
患者皮膚出現單個或幾個與皮膚齊平或邊緣高起的淺色、淡紅色或紫銅色斑疹,也可發生淡紅色或紫銅色的丘疹或結節,面部、耳垂及四肢皮膚肥厚、潮紅、發亮,眉毛部分或全部脫失,病人可呈“酒醉面容”或“獅面”。
皮損往往不痛不癢,麻木、不出汗,皮損部位淺感覺(觸覺、痛覺、溫度覺)遲鈍或喪失,毛發脫失。絕大多數患者常常與皮損相伴出現周圍神經粗大及觸痛,但也有極少數病人皮損并不明顯。
中晚期麻風患者常因神經損害等原因,而出現口眼歪斜、塌鼻梁、爪形手、腕下垂、拖拉腳、短指(趾)、潰瘍、失明等嚴重畸殘。
圖片來源:桂林疾控
當出現以下症狀,應高度懷疑是否患有麻風病:
(1)紅斑白斑,麻木閉汗;
(2)生瘡生癬,不痛不癢;
(3)虎口無肉,手指彎曲;
(4)吊腳跛行,歪嘴兔眼;
(5)眉毛脫落,面如酒醉;
(6)四肢筋痛,疼痛難忍;
(7)足底潰爛,長期不愈;
(8)面部結節,耳垂肥大;
(9)皮膚幹燥,手腳麻木;
(10)長期接觸,勿忘檢查。
如有上述部分症狀及情況者請不要緊張,應及時到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皮膚病防治機構門診就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複,将麻風病對人體的損害降到最低。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五
麻風病能治愈嗎
麻風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為曆史,麻風和其它慢性病一樣,完全能治好。随着科學的發展,治療麻風病的藥物越來越多。上世紀40年代,氨苯砜治療麻風收到很好的效果,相繼研制出利福平、利福定、氯苯吩嗪等多種強殺傷和抑制麻風杆菌的藥物。
現使用聯合化療,療效更為顯著。隻要服上1個星期的藥,體内的細菌就可殺死95%以上。隻要堅持服藥,少菌型麻風服半年的藥,多菌型服兩年的藥,麻風病就治愈了,就是一個健康的人。
圖片來源:新疆疾控
麻風病人是可以治愈的,關鍵要早發現、早治療,經過正規治療的麻風病人無傳染性。病人可由醫生指導在家進行治療,國家為麻風病人提供免費治療。
六
麻風病人需要隔離治療嗎
麻風病人不應與家人和社會隔離,治療就在家進行,病人隻要服1周藥後,基本上就失去傳染性。病人在家治療不但可和家人一起生活,而且可以從事他應從事的工作。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七
麻風病人自我護理和殘疾預防及處理
眼的自我護理要點
每日檢查眼(紅、視力、異物);養成自發性眨眼習慣;戴防護眼鏡,晚上用眼罩遮蓋眼;人工淚液或清水沖洗眼。
手足創口感染的處理
休息;制動(支具、石膏托、石膏管型、吊帶);潰瘍愈合鞋;創口清潔、抗菌素使用。
殘疾手的自我護理
每天檢查手部有無紅、腫、壓痛、及其他異常;用水浸泡、修去硬皮,塗油;手指的被動運動鍛煉;避免外傷、燙傷和灼燒。
麻木足的自我護理
穿防護鞋;每天檢查鞋及足底;用水泡足、修老繭、塗油;運動鍛煉(主動、被動、輔助);創口及時發現、處理和休息。
八
普通人如何預防麻風病
預防麻風病首先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其次要做到以下幾點:
1.每年都要進行健康體檢,一旦發現類似麻風病的症狀應立即就醫。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2.麻風病流行性高的地區,對兒童以及患有麻風病的患者家屬更要做好體檢工作。某些特殊情況,可以提前使用預防性藥物還可接種卡介疫苗。
3.生活工作中,盡量避免皮膚損傷。
4.被麻風患者污染過的任何用品,應謹慎清洗并處理。和任何傳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觸過後,要嚴格清洗雙手。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如家庭中有麻風患者,其他家庭成員,以及和該患者密切接觸過的人都應就醫檢查,并在從此之後至少五年内每年都進行體檢。
5.注意居住環境經常開窗通風,使空氣流通起來,使室内充滿光線,降低麻風杆菌的感染幾率。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九
麻風病防治核心知識
密切接觸活動性麻風病患者時需佩戴口罩、接觸後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等都可以減少患麻風病的危險。
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1.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2.麻風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的呼吸道吸入和長期密切的皮膚接觸傳播。
3.絕大多數人對麻風病具有免疫力,發病率低。
4.麻風病早期症狀是淺色或紅色皮膚斑片,常伴感覺喪失。
5.懷疑患麻風病,應當盡早到專業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皮膚病防治所(站))就診。
6.早診早治可避免畸殘,規範治療可完全治愈。
7.國家對麻風病的診斷和治療實行免費,報病有獎。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症狀時
應及時就醫
早發現,早治療
來源: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健康南甯、新疆疾控、河南疾控、桂林疾控、廣西疾控
審核:黃志軍
編輯:吳瑜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