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莊子養生的一段經典語錄

莊子養生的一段經典語錄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7-09 00:12:02

  莊子,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觀,強調事物自生自化,否認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辯證法的因素,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提倡順應自然,虛靜恬淡忘我無欲,導引吐納動靜結合,樂觀豁達節制食色的養生觀。今天,我們就來簡談一些莊子的養生思想,了解古人對于養生的一些看法。

  莊子養生的一段經典語錄(古人對于養生的看法是什麼)(1)

  【原文】 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雖不足為而不可不為者,其為不免矣。

  —《莊子·達生》

  【述評】

  保養形體必須先用物,物有餘而形體不養者有了;有生必事先沒有離開形體,形體不離而生亡的人有了。生之來不能拒絕,他的離去不能停止。悲傷啊!世俗的人認為養育身形便足以保存生命;而養形果不足以保存生命,那麼人們為什麼值得做呢!雖然不算而不可不做的人,它是免不了了。

  人人都想健康長壽,但很多人的做法卻與健康養生之道南轅北轍,養生之效亦事與願違,與真正的健康漸行漸遠,導緻“以養害生”。錯誤的保健方法及對健康的不正确理解,即為“害生”。

  莊子養生的一段經典語錄(古人對于養生的看法是什麼)(2)

  【原文】 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莊子·達生》

  【述評】

  有經驗的放牧之人,看見有落後的,就用鞭子去抽打它,防止羊群掉隊。

  善于養生的人同樣如此,看見自己的缺失趕緊去補救。健康養生應該做到内外修,内養外防并重,隻注重一個方面是不妥當的。《莊子·達生》講了一個與養生有關的故事:“魯有單豹者,岩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有張毅者,高門縣薄,無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熱之病以死。豹養其内而虎食其外,毅養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後者也。”單豹隻注重内養,忽略了形體的保健,結果死于老虎的攻擊;而張毅隻重外防,忽略了精神的保健,結果死于來自身體内部的疾病。單豹、張毅未能健康長壽的原因皆是未能“鞭其後者”,導緻了在養生方面的失敗。《莊子》以此警示後人養生在“營内”的同時也不要“忘外”,修身養性和外部環境的營造同等重要,倡導形神兼養,不能顧此失彼。

  莊子養生的一段經典語錄(古人對于養生的看法是什麼)(3)

  【原文】 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

  —《莊子·達生》

  【述評】

  人所最該畏懼的,是在枕席之上,飲食之間,可是不知道要警戒,這是過錯呀!

  節制飲食、情欲,貫穿于《莊子》的各篇章中。《莊子·庚桑楚》列舉出了24種不利于人體健康的欲望。《莊子·至樂》亦言:“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莊子·天地》:“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故此,上述五事,皆是“伐命之刀,害生之斧,是生民之巨害也。”

  莊子養生的一段經典語錄(古人對于養生的看法是什麼)(4)

  【原文】 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若此三年,則可以及此言矣。

  —《莊子·庚桑楚》

  【述評】

  保全你的形體,保住你的天性,不要使你的思慮紛擾焦憂。像這樣三年時間,那就可以達到我所說的那種境界了。

  超越自我,不為世俗物欲所累,不受名利、地位等欲望的左右,才是健康長壽之道。《莊子·庚桑楚》篇進一步提出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容易擾亂人的意志;容、動、色、理、氣、意六者,容易束縛人的心靈;惡、欲、喜、怒、哀、樂六者,容易影響人的品德;去、就、取、予、知、能六者,容易阻塞人的大道。“此四六者不蕩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不為也。”若能杜絕這二十四種欲望對人的影響,人的内心就能獲得真正的安靜、平和,也就能做到順應自然。超越自我,不為物欲所蔽,才能獲得真正的身心健康。

  莊子養生的一段經典語錄(古人對于養生的看法是什麼)(5)

  【原文】 就薮澤,處閑曠,釣魚閑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閑暇者之所好也。

  —《莊子·刻意》

  【述評】

  到湖泊沼澤之地去,居住在空曠無人之處,閑居垂釣,無為自在而已。這是隐居江海之上,逃避社會之人,與世無争隻求清閑者所喜好的。

  莊子提倡“心靜”、“無為”,認為“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無為而處任事者就可各盡其責、安逸自得,延長壽命。故此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方為萬物之本。故此莊子延續了老子“返璞歸真”、“道法自然”的理論,倡揚“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矣”,共同構建起道家養心全身的理論體系。

  随着社會生活的改善,養生的觀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也越來越多人關注古人對于養生的看法,莊子就是其中之一。莊子的無為等思想到至今仍然影響着我們。因此我們可以深入研究古人在這方面的看法,從而繼承發展今日的養生。

  我是堅持為大家科普醫學知識的于春泉醫生,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關注或點贊,也可以轉發給您的家人或朋友觀看此文,謝謝了!

  莊子養生的一段經典語錄(古人對于養生的看法是什麼)(6)

  #大家健康超能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