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廣州市天河區的梁先生今年54 歲,最近半年,他發現自己右耳聽力越來越差,還老是出現“嗡嗡”聲,梁先生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出現了耳鳴,所以也就沒怎麼在意。
但是近幾個星期,情況是越來越嚴重,除了耳朵有堵塞感外,還流了幾次鼻血,而且在脖子上還能摸到有腫塊,這下梁先生有點害怕了,也不敢怠慢,趕緊到醫院檢查,結果被告知是鼻咽癌,梁先生很驚訝,怎麼這小小的耳鳴就是鼻咽癌了呢?
鼻咽癌發生時,一般會有4個症狀,分别是:鼻塞、涕血、頸部不适和耳部不适,具體表現是怎樣的呢?
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鼻塞、涕血,但是由于鼻咽癌和鼻炎的症狀非常相似,所以很容易混淆,從而延誤診治,因此大家要學會分辨。
一般來說,鼻炎患者鼻塞有2大特點,即間歇性和交替性,間歇性是指一般在白天、天熱、勞動或運動時鼻塞減輕,而夜間、靜坐或寒冷時鼻塞加重,交替性是指側卧時,下側的鼻腔易阻塞,上側的鼻腔通氣良好;涕血主要是因為擤涕時用力過猛,傷到鼻子中的毛細血管引起的,但是短時間内可止血。而鼻咽癌的鼻塞大多表現為單側鼻塞,随腫瘤增大,可能出現雙側鼻塞;而且,鼻咽癌患者多是回吸鼻涕再咳出時發現有血,大家可以留意下。
此外,鼻咽癌還可出現頸部不适和耳部不适,部分鼻咽癌患者最早出現的症狀就是這2個部分的異常表現,尤其是淋巴結腫大,如果你發現脖子出現腫塊,一邊大一邊小,且腫大的淋巴結無疼痛,質較硬,活動度差,短期内逐漸迅速增大并且固定,就要當心鼻咽癌。
而由于咽癌好發于咽隐窩,這個位置還是咽鼓管的開口,而咽鼓管維持着人體中耳的功能,所以,很多鼻咽癌患者在發病後,還會出現耳悶、耳鳴等症狀。不過,要注意,耳部異常常被誤診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緻耽誤治療。
上述這些就是鼻咽癌比較典型的症狀,如果你發現自己出現鼻咽癌相關異常,請及時到醫院檢查确診鼻咽癌。
由于鼻咽部的位置比較深,而且結構隐蔽,普通的檢查很難觀察到鼻咽部的細微病變,這時候鼻内鏡就起到了關鍵作用,它主要是利用帶有光線充足的冷光源,通過鏡像放大,從而清楚的觀察到鼻腔内從前到後的解剖結構,幫助醫生發現病變以及鼻咽癌。同時,通過配套的手術器械還能對鼻腔疾病進行精細的治療,使手術能夠達到傳統手術無法到達的區域。
很多人一聽到鼻内鏡,就很害怕,也很擔心自己無法忍受疼痛,但是,随着醫學技術的提升,現在的電子鼻咽鏡的管徑最小僅2.7mm,而且鼻腔黏膜在經過充分收縮、丁卡因表面麻醉,鏡子經過充分潤滑後,鏡體在鼻腔中的進出非常順暢,患者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痛感,所以,患者不要太害怕。
當鼻咽鏡檢查發現異常後,還需結合病理活檢做最後的診斷。一旦被診斷為鼻咽癌,一定要及時治療,争取一個較為理想的治療結果。
我國鼻咽癌的發病率要遠高于其它國家,尤其是集中發病于南方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和江西五省,其中廣東更為突出,所以還被稱之為“廣東癌”。
而鼻咽癌之所以如何偏愛男方,原因有三點:
有研究發現,微量元素鎳能夠促進亞硝胺誘發鼻咽癌,而南方地區的大米以及水中含有大量的鎳;
此外,南方的天氣多是濕熱、熱毒、濕毒多,所以,更容易出現鼻炎、咽喉炎等疾病,而這些疾病如果沒有及時解決,也會增加鼻咽癌的患病風險。
飲食習慣也是導緻南方人高發鼻咽癌的誘因之一,南方大多地區都靠海,所以該地區生活的人都喜歡吃魚等海産品,而鹹魚在這多種更是備受喜愛,但是,有研究發現:鹹魚的制作過程中會生成亞硝酸鹽類物質,其進入胃裡的酸性環境會變成具有強緻癌性的亞硝胺類物質,經常食用鹹魚能夠使鼻咽癌的發病風險增加1.8—7.5倍。
所以,建議生活在南方地區的人,更要提高對鼻咽癌的警惕,做好鼻咽癌的預防工作。
預防鼻咽癌,平時要做好保暖工作,預防感冒,同時注意保持鼻子與咽喉的衛生,勤漱口,必要時還要進行鼻咽腔的沖洗,防止病毒侵入感染,因此病毒感染是導緻鼻咽癌的關鍵因素之一。
此外,想要遠離鼻咽癌,還要注意遠離香煙,煙草當中含有多種緻癌物,比如尼古丁,揮發性強,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過口鼻支氣管黏膜,很容易被機體吸收,從而誘發鼻咽癌。同時,盡量避免接觸有害氣體的吸入,比如煤油燈、殺蟲劑等。
還有就是建議鼻咽癌高危人群,比如在南方地區生活的人,主動定期到當地體檢中心、醫院接受檢查,至少一年進行一次鼻咽癌相關篩查,比如ct、磁共振、鼻咽鏡等。
總結:鼻咽癌發病率高,難治程度大,所以大家對鼻咽癌一定要引起重視,尤其是南方地區的人,更要做好鼻咽癌預防工作。#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癌症離你有多遠#
鼻咽癌四個症狀,你有嗎?參考資料:
[1]《小小鼻炎症狀不可忽視 警惕鼻咽癌“藏身其後”》.人民網-科普中國.2018-08-02
[2]《鼻咽癌注意五大危險信号》.廈門日報.2018-09-26
[3]《鼻咽癌治得早 超九成可治愈》.廣州日報.2017-03-28
[4]《鼻咽癌為什麼比較偏愛南方人》.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2018-08-23
[5]《李宗偉确診早期鼻咽癌!預防鼻咽癌記三招》.健康時報網.2018-09-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