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和眼白部位發黃,這是黃疸的典型症狀,這是因為血清中膽紅素水平升高,使得皮膚、黏膜以及鞏膜處黃疸。
黃疸是肝髒疾病的主要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黃疸一定是肝髒疾病,也有可能是其他問題。
如何辨别黃疸是真的還是假的?
1、看眼睛
若雙手或皮膚明顯發黃,應照鏡子看一看眼睛,仔細觀察眼白部位,眼白處發黃說明是真黃疸。
2、眼睛不黃,查看最近飲食
隻是雙手和皮膚發黃,眼白處正常,可能跟飲食有關,尤其是吃大量含胡蘿蔔素的食物,如南瓜、芒果、橘子以及胡蘿蔔等。這種情況下無需擔憂,調整好飲食,多喝水就能緩解。
3、是否伴有症狀
皮膚發黃,同時伴有全身乏力、肝氣不适感、腹部疼痛和食欲下降等,特别是病毒感染者、最近服用藥物、大量喝酒後以及膽石症患者,有以上症狀時應及早就醫檢查,通過腹部超聲和肝功能檢查來明确診斷。
導緻黃疸的原因有哪些?1、肝細胞性黃疸
大量肝細胞受損後,可影響膽紅素正常攝取、結合以及排洩,增加血液中非結合膽紅素含量。另外,由于肝細胞受到損害,再加上肝小葉結構被破壞,使得結合膽紅素無法進入細小膽管,結合膽紅素會返流入血液,從而導緻黃疸。
2、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是血液系統疾病所導緻的,急性發作時易出現頭痛頭暈、貧血和脾腫大、體溫升高、尿液呈現濃茶色或醬油色。通過血常規檢查可發現紅細胞計數減少,骨髓增生比較活躍,網織紅細胞量增多。
3、膽汁淤積性黃疸
肝細胞分泌膽汁,膽汁由膽管進入十二指腸。膽道阻塞或膽道狹窄時可影響膽汁排出,升高膽道内壓力,促使膽管擴張,膽汁易逆流入血液,從而導緻黃疸。此類患者除了皮膚發黃外,也伴有皮膚瘙癢、尿液呈現深黃色、大便呈現白陶土色。
溫馨提示
排除飲食因素所引起的皮膚發黃,眼黃和皮膚發黃持續時間長,同時伴有身體不适,還需進一步就醫檢查。
平時應好好呵護肝髒,保持規律作息和充足睡眠,注意飲食清淡和多樣化,嚴格控制酒精攝入量,保持心平氣和,及時消除不良情緒。日常生活中不能濫用藥物,特别是不能自行聯合用藥,以免導緻藥物性肝損傷或肝衰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