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什麼叫做強迫症該怎麼治療

什麼叫做強迫症該怎麼治療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30 02:37:09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強迫症(OCD)高達1.6%的終身患病率和全球範圍内高達5000萬人的患者數,已經讓它成為了一種十分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而倘若患者能夠及時接受正規治療,克服内心的強迫思維、恢複正常的生活并不困難。

下面,新概念心理咨詢中心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強迫症的那些事兒”。

什麼叫做強迫症該怎麼治療(為什麼人們會得強迫症)1

我們為什麼會得強迫症?

由于嚴重的強迫症會直接導緻患者的社交能力受損,以及工作、學習、生活能力的下降,強迫症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視為能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和收入的十大疾病之一。強迫症患者反複發生強迫觀念和與其相沖突的反強迫觀念,并會由此導緻一系列的強迫行為,而強迫與反強迫觀念的嚴重沖突還會給患者帶來額外的困擾。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男性強迫症患者往往于青春期後期發病,而女性強迫症患者則大多在約20歲發病;兒童及青少年中強迫症的男女發病比例介于2:1至3:1之間,而成年人中這一比例則變成了1:1.4。盡管如此,5~15歲的兒童中也有0.25%患有強迫症,且表現與成人強迫症類似。一般而言,在30歲以後發病的強迫症并不常見,但也有不少老年人患有強迫症(而且老年人所患的強迫症往往未能被及時診斷)。基于嚴謹的遺傳學研究,童年期發病的強迫症有45%~65%具有可遺傳性,而成年發病的強迫症有27%~47%具有可遺傳性,而且患者的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往往同樣具有患上強迫症的風險。

可惜的是,如同其他大多數精神心理疾病一樣,強迫症的病因依然難以得到充分了解。根據目前的一些研究,強迫症與大腦部分部位(如眼窩前額皮質)的異常活躍存在着顯著關系,而神經遞質5-羟色胺在腦内的功能異常,也很可能與強迫症有關,針對5-羟色胺的藥物治療也已經收到了顯著成效,成為治療強迫症的首選方案之一。

什麼叫做強迫症該怎麼治療(為什麼人們會得強迫症)2

什麼樣的症狀才算是強迫症?

不過盡管強迫症這麼常見,然而,把身邊一些類似于強迫行為的表現當成是強迫症,就有點以偏概全了。在專業醫生眼中看來,強迫症的表現可以概括為三大核心:強迫觀念、強迫行為和強迫意向。關于這三大核心的具體表現,主要如下:

1.強迫觀念

強迫觀念即為以刻闆形式“侵入”大腦的觀念、表象或沖動。強迫觀念可以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擾,患者明知這些觀念并不合理、甚至很荒謬,卻往往無法擺脫,陷入強迫與反強迫觀念的沖突之中而不能自拔。

典型的強迫觀念有:

A)對已經完成的事情或說過的話的正确性反複質疑(“強迫性懷疑”),例如反複追問自己“門窗真的關緊了嗎?”、“鑰匙真的帶了嗎?”;

B)腦海中反複不由自主地回憶以往的事,且揮之不去,哪怕這件事很小且不值得回憶(“強迫性回憶”);

C)對于一些沒有意義或無關緊要的事反複思考(“強迫性窮思竭慮”),例如反複思考“中午是吃面條好?還是吃米飯好?”;

D)對沒有必要擔心的事反複擔心(“強迫性擔心”),例如“我今天上班會不會遲到?”。

2.強迫行為

是指受腦海中強迫觀念所驅使,且一般是為了減輕強迫觀念所帶來的痛苦而實施的行為,這種行為會以能減少強迫觀念的方向進行。

典型的強迫行為有:

A)由強迫性懷疑或強迫性擔心所驅使的檢查(“強迫性檢查”),例如反複查看門窗是否關緊、門是否鎖好等;

B)由于覺得自己所在的周圍環境很髒,從而反複洗手、洗滌衣物或擦洗家具等(“強迫性洗滌”),且這種行為往往在進行數十次後才能停止;

C)不能控制地對周邊一切可以計數的物品,例如樓層、階梯、地闆磚等進行計數(“強迫性計數”),一旦計數過程被意外打斷,便會覺得非常失落;

D)為減輕或防止強迫觀念,按照特有的行事順序或模式進行的動作(“強迫性儀式動作”),這一動作一旦被打斷,将進行到動作完整完成為止。

3.強迫意向

患者能感受到内心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驅使自己去做一些違心的事,盡管這些事本身荒謬無比。盡管患者不會真正去做,也清楚地了解這些事的不合理性,但依然無法控制這種沖動,并會情不自禁地去想,甚至是蠢蠢欲動地準備實施。而當患者遭遇到挫折類事件(如考試失利、戀愛受挫等)之後,還會強迫性地反複思考事件的原因、後果及為患者所帶來的影響等。

當然,強迫症的行為和意念從根本上講,是絕對無法給患者帶來快樂的,并且也不會為患者的生活帶來任何直接或間接的好處。除此之外,強迫症診斷的一大核心要點是要在強迫觀念發生的同時伴有同樣強烈的反強迫觀念,倘若并沒有反強迫觀念,被診斷為強迫症的概率微乎其微。

什麼叫做強迫症該怎麼治療(為什麼人們會得強迫症)3

強迫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令人高興的是,如今已經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用來治療強迫症,大部分患者在接受一段時間的規範治療後可以不再複發。而對強迫症患者來說,越早獲得診斷并開始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就越好。

然而,根據最近的研究數據,僅有三分之一的強迫症患者接受了有效的藥物治療,接受合适的行為療法的患者不到10%。目前為止,被證實對強迫症有較好療效的治療手段有如下幾種:

1.藥物治療

強迫症的發病與5-羟色胺的功能異常存在着一定關系,因此調節5-羟色胺功能的藥物--選擇性5-羟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被譽為強迫症藥物治療的金标準。根據大型臨床試驗的數據和權威指南的推薦,SSRIs可以單獨應用,或與行為療法合并應用于強迫症的治療。SSRIs的安全性非常好,即使是在兒童中應用較大劑量也沒有太多副作用。一般而言,當患者的藥物劑量調整到最佳後,應至少進行為期12周的治療,以最大限度防止複發。

2.行為治療

最有效的針對強迫症的行為治療是暴露與阻止反應療法(E/RP),這一療法首先會用言語安慰解除患者對疾病的包袱感,然後通過由受訓練的治療師引導患者逐步暴露于以往會導緻強迫症發作的環境中,并逐步讓患者脫離開與環境有關的異常反應,達到治療目的。E/RP的綜合有效率可以達到60%~85%,而且倘若将其與藥物治療聯合應用,可以收到更好的療效。

3.家庭心理幹預

這一有關治療強迫症的方法,專家介紹說,比較适合青少年強迫症患者應用。

有關研究表明,青少年強追症患者父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特病性症狀等方面明顯高于國内正常人。而父母的這些表現均不利于患者疾病康複,不利于其消除病态觀念和行為,有時反而強化其行為和觀念。所以家庭心理幹預對于這種情況下出現的強迫症是十分必要的。

治療者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要多接觸患者的家屬。同樣對他們做好心理健康宣教。使患者父母對子女強迫症發病的病因、病程、治療、護理和預防有較清醒的認識,解除他們因對疾病不了解而産生的疑慮恐懼、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

4.催眠療法

利用催眠療法來治療強迫症,這一治療建議是由相關心理專家提出的。雖然透過催眠法患者看到的内容到底是主觀或是客觀沒有人能回答,但是其對于現在狀況的投射卻是不容否定。

據有關專家指出,催眠與夢其實都是潛意識的投射。雖然許多問題原本在意識層面就可以解決,但是當時因為壓抑等種種原因沒有圓滿解決,于是它們會進入到潛意識,在潛意識中左右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最終導緻疾病。

通過催眠法,治療者能夠找到影響患者不合理行為表現的關鍵所在,并在關鍵處幫助當事人改變,讓患者将原有的不正确的自主判斷、自主感覺、自主意識進行改變和扭轉。這一過程為正确思維架構的創建提供了機會,所以也就能夠為治愈強迫症創造機會。

催眠專家榮新奇教授表示,催眠療法這種強迫症的治療手段對一般的強迫症狀都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對反複檢查型強追症患者作用更是明顯。如果在進行催眠療愈的過程中配合藥物的合理服用,效果更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