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螳螂觀察,作者 | 陳三
年輕人的一個“懶”字,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個行業風口。
這不,如今正如火如荼進行的千億外賣項目就是由其“懶得做飯”而起。
去年,易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外賣總體單量達171.2億單,外賣交易規模達8352億元,用戶規模近5億人,其中80、90後成為了外賣服務中間消費力量。
如今,這些懶人又将産出“大作”。
近日,一則“懶人調料火了”的話題在微博掀起一陣風暴,閱讀超1.4億,讨論9892次,火熱程度不亞于娛樂圈的風雲大戰。
而所謂的“懶人調料”,簡單來說就是為懶人準備的調料,由兩種或多種調味料複合而成,如火鍋底料、酸菜魚包、紅燒肉料理包等等,服務對象主要面向對廚房認知為“一窮二白”的年輕人。
要說,這是年輕人即将産出的另一大商業奇迹,還是有些根據的。
據國金證券數據,到2020年時我國複合調味料市場規模已達1500億元,成為了千億賽道,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或将達到1658億元。
不得不說,這屆的年輕人真是太行了,“懶”字當頭,幹出的都是上千億的生意。
但從一日三餐靠外賣生存到開始出入廚房重地,轉變幅度之大,還是有些令人驚歎,值得好奇的是,年輕人為何就愛上做飯了?
做飯三小時,吃飯兩分鐘,最終還是得靠外賣續命的年輕人開始愛上做飯了。
驚不驚訝,簡直稱得上二十一世界最大的奇聞。
但年輕人開始在那塊禁地“摩拳擦掌”,還是有據可循的。
簡單點來說,是被吓出來的。
小紅書中遍地的外賣危害筆記,不斷恐吓着如今外賣吃得正香的年輕人。
鬥大的标題,“吃出胃癌”、“導緻不孕”、“S得早”等等,仍誰看了都要吓出一身冷汗,不得不正視自己的飲食問題。
有網友更是以第一視角還原外賣的髒亂差,
“我樓下農貿市場内就有幾家特别髒的外賣小作坊,門口用大桶泡着土豆、蓮藕之類,水特别髒,農貿市場裡面蒼蠅蟲子挺多的,還很陰暗潮濕。”
“我朋友開的外賣店,青椒、番茄根本不洗直接切,沒時間洗,青菜也隻洗一次。”
一項項惡心的事件面前,年輕人是怕了。
幾經挑釁之下,年輕人對外賣不再抱有過多幻想。
自己做飯來保命則顯得尤為緊迫。
另外,疫情席卷全球,國内疫情零星冒出,讓更多的年輕人意識到做飯是一門傍身的技能。
而這,從熱賣的廚房電器就能窺知一二。
據飛瓜數據,廚房電器在抖音短視頻、直播中銷售成績就非常亮眼。今年9月,廚房電器品類銷售額增長303%,超過了家居用品行業的平均增幅。
足可見,年輕人在做飯這件事上開始認真了。
但,終究還是太年輕。
畢竟,不是個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5年中考3年模拟”的蹂躏之下,誰還有閑情逸緻去整個廚藝。
沒個新東方烹饪大學畢業證,做飯,如同冒險之旅。
可在“生死面前”,硬剛而上才是這屆年輕人的勇氣。
但好在,網絡是有人情味的,一份份做飯科普指南是應有盡有,一年365天,隻要你敢學敢行動,頓頓不重樣,“一分鐘學會炒花蛤”、“10分鐘搞定5寸披薩”、“60秒學會脆皮鹽焗雞”等等。
不管多複雜的菜式,就是滿漢全席也能給你整的明明白白,教的徹徹底底。
在此之下,精美的圖片、簡易的步驟,年輕人開始在做飯這條路上逐漸癡迷。
可即使這樣,做飯對年輕人來說仍是不小的挑戰。
油鹽醬醋茶,諸多的廚房調味料,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對于新手來說簡直是做飯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本着有限的廚房認知,要想做出理想中的大餐談何容易。
為解決年輕人做飯的苦惱,“懶人調料”應聲而出,但它會是個好幫手嗎?
懶人調料的出現,簡化了複雜的做飯步驟。
某寶上龍蝦秘制醬,簡單四步,色香味俱全的龍蝦大餐就能呈現。
網友也是一緻好評,
“味道杠杠滴,多次複購。”
“做蝦做蟹一絕,完全不用技術。”
“自己做出來有外邊飯館的感覺,方便省事。”
“比飯店還到位,自己在家燒的幹淨又衛生,是真的香,又簡單操作,不會做飯的人都能照着步驟做出來。”
可見,一包小小的調味料,就是無任何廚房經驗的小白,也能做出麻辣小龍蝦、口味雞、香辣蟹、酸菜魚、水煮肉片等等大菜,在家下廚待客完全無壓力,也堪稱做飯的神器。
如今這樣的調料包,正深受廣大年輕人的喜愛,即規避了外賣的危害,又能在家滿足刁鑽的味蕾。
看着滿桌佳肴,年輕人虛妄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但在絕大部分人叫好,紛紛入手時,懶人調料還是受到了部分人的質疑。
“食品質量安全請跟上。”
更有人耐心勸導,味道雖好,但要适量。
而這,其實就需要消費者仔細查看配料表,而不是看圖說話。
成分複雜的“懶人調料”,“添加劑比較多,焦糖色、甜菊糖苷、二丁基羟基甲苯、黃原膠、山梨酸鉀等等,色素、防腐劑等也有。”
“雖說正規産品添加劑複合标準,覺得還是應該盡量少吃。”
有人在細究複合調味料配料表後,如此表示。
對于能産生誘人的味道,的确需要引起警惕。
此外,“懶人調料”中的油脂、糖、鹽的含量相對較高,遠高于平時常用的普通調料,而對于需要低鹽少油的人來說并不合适。
100克的調味料脂肪含量就達20.9克,鈉含量達5560毫克。雖說好味,但要說健康,還真的無法歸納其中。
從以上維度來看,懶人調料要想代替平時正經的單一調料,長期食用,稱之為外賣的最佳替代品的确有些說不過去。
此外,靠着調料包還讓年輕人失去了了解烹饪的耐心,原本每一味調料的出場都有着自己的順序,這不僅關乎口感,更關于營養,懶人調料包的出現則讓這門探索課失去了意義。
可見,年輕人要想健康的在家做飯,懶人調料真不是福音,并不能完完全全成為依賴。
“懶人調料”勢頭正猛。
某寶上,齊刷刷良好的銷售數據,很好的佐證了大衆對其的喜愛。
某多多上搜索“懶人調料”,動不動10萬 的拼單,也正透露着賽道的熱火朝天。
作為“味蕾”賽道上的新兵,在一衆吃貨們帶節奏之下,懶人調料的走紅并不意外。
據紅餐網分析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雞精、火鍋調味料、中式複合調味料、西式複合調味料的市場規模将分别增長至236億元、318億元、302億元、332億元。2016年到2021年複合增長率分别為14.1%、13.8%、16.5%、14%。
複合調味料在不斷搶跑市場,勾勒着不錯的市場前景。
市場香味濃郁,眼尖的資本必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2021年以來複合調料市場融資更是一片狂熱。
日前,主打鹵味淋汁、海鮮撈汁等方便調料品牌“加點滋味”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而此前,口味全、味遠紅芳、美鑫食品等複合調味料賽道相繼獲得融資。
複合調料俨然成為資本們争相追捧的香饽饽,備受寵愛。
各玩家更是紛紛湧入,單一的調味料企業李錦記、自嗨鍋、海天味業等均推出了各自的複合調味料,且業績答卷喜人。如調味料的龍頭海天味業,2021年上半年,火鍋底料等産品的營收就占據了總營收的9.57%,成為了新的業績增長點。
複合調料還真是個“好故事”。
但即使這樣,我國複合調味料的市場滲透率還很低。相比美國、日本、韓國,複合調味料市場滲透率分别為73%、66%、59%,我國僅有26%,遠遠低于該類國家。由此可見,我國的複合調料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待挖掘,這也意味着給了新老玩家更多施展拳腳的機會。
可如今的“懶人調料”雖風向頗好,畢竟與老百姓飯桌息息相關,食品安全一向是最為緊要的問題。
但在對待這一問題上,“前輩”們可整出過不少的混賬事。
去年,海天醬油被爆一個月内三次發現活蛆,市值半月蒸發近1500億元。
更恐怖的是,某品牌的醋在未開封的醋瓶中被發現有死老鼠,惡心至極。
此外,味精廠家的産品被發現出現問題,申請複檢為假冒産品。
而某品牌醋質檢不達标,歸屬劣質醋。
一條條“罪證”面前,調味品食品安全不但讓大衆揪心,如今在懶人調料上亦是如此。
但大衆對懶人調料依舊有着良好的期許和絕對的寬容。
“隻要食品安全上去,這個會是趨勢。”
“隻要質量上的去,還是沒問題。”
“希望嚴把質量關。”
這也就意味着相關的企業在對待食品問題上要有“零容忍”的态度。
此外,更為重要的是,随着懶人調料讨論的熱度越來越高,漸成風氣,這也勢必會有人不乏在處理工藝上做“文章”,以更快的速度撈錢。
畢竟,前浪也同樣幹過這樣的事。
曾鬧得紛紛揚揚的山西陳醋勾兌門。
2011年,山西醋産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市面上的山西陳醋95%為勾兌醋,且大多添加防腐劑。
消息一出,引起一陣嘩然,更讓陳醋一度遭到市場冷落。
而這一“禍害”産生的根源就在于醋的生産工藝,一般液态的醋隻需要将大米等原材料高溫酒化然後醋化,再通過28天的發酵期就可以,但若是山西陳醋則需要兩三個月甚至一年時間的沉澱期,有的長達數年之久,這也就是為何山西老陳醋能有“天下第一醋”盛譽的原因。
備為追捧的“好東西”惦記着發财的人則更多,于是有人開始用冰醋酸或醋精勾兌不需要發酵,隻需要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完成生産。
大大的壓縮了生産成本和時間,更快的獲取暴利。
同樣如此的有,調料市場上的“勾兌醬油”、“勾兌耗油”等等不斷出現。
如今對于複合調味料而言,生産工藝更為複雜,流程更加繁瑣。
數據來源:天味、恰恰招股說明書,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這樣來看,複合調味料也勢必會有一些人會打這方面的“小主意”,也意味着大衆在購買時更應該注意和警惕。
同時,這也需要企業家有更明确的态度。
有的時候,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隻有把大衆的生存利益放在搞錢的前面,企業的生存之路才能越走越長,側面也說明着,懶人賽道的賽程才能越拉越長,越辦越好。
參考資料
1、《“懶人調料”,味雖好要适量》—中國經濟網
2、《複合調味料,藍海中激流勇進!》—消費界
3、《海天醬油被曝近一個月内三次發現活蛆》—海報新聞
4、《油鹽醬醋也漲價了?“懶人調料”也火了,市場規模或将達1658億元》—财料
5、《海天味業跨界的食用油和火鍋底料,成了業績新增長點》—界面新聞
6、《2021年廚房電器短視頻及直播營銷報告》—參一研報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