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職高數學課程标準實施建議

職高數學課程标準實施建議

職場 更新时间:2024-10-16 13:02:48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中等職業學校數學、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物理、化學等5門公共基礎課課程标準。新課标确定了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核心素養和課程目标,明确了課程内容和學業質量要求,對中職學校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據悉,教育部自2017年啟動中職公共基礎課課程标準研制工作。其間,同步組織研制并于2019年10月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規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分為必修課程、限定選修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必修課程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曆史、數學、外語、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物理、化學為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此次發布的是其中5門課程标準,另外5門将于近期陸續發布。

  課标的研制遵循《方案》總體要求,由課程性質與任務、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标、課程結構、課程内容、學業質量和課程實施等6個部分組成。課程性質與任務部分規定了課程性質為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必修課,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标部分明确課程學習後應形成的正确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課程結構部分規定課程模塊構成和學時安排,模塊一般分為基礎模塊、拓展模塊(職業模塊);課程内容部分明确課程的内容要點,提出相關教學要求;學業質量部分描述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分為畢業和升學兩個水平等級。課程實施部分對教學、考試評價、教材編寫、資源開發等提出要求。

  與原來的教學大綱相比,新課标主要呈現五方面特點。一是體現新精神、新要求。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标要求,體現新知識、新技術。二是凝練學科核心素養。立足中等職業教育實際,充分挖掘了中職公共基礎課程的獨特育人價值。三是明确學業質量要求。強調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階段性評價、學業水平考試等提供依據。四是體現高中階段共性要求。充分發揮中職公共基礎課育人優勢,夯實中職學生文化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五是彰顯職業教育特色。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注重教學内容與社會生活、職業生活的聯系,注重與專業課程相互配合,形成協同育人合力。

  根據《方案》要求,各地要指導區域内中等職業學校開齊國家規定的公共基礎課,開足規定學時。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的學時一般占總學時的1/3,不低于1000學時。原則上每學時按45分鐘計,18學時為1學分。必修課程共計48學分,所有學生必須修滿規定學分。

  圍繞課标的實施,各地将結合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等,積極組織師資培訓、開展教研活動,準确把握教學要求、做好教學設計,合理運用各類教學資源,推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進一步加強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更好地滿足公共基礎課程教學需求;對接課标中的學業質量要求,豐富評價形式,重點考核學生運用知識分享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請您談談《标準》研制的背景。

  2009年以來,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中等職業學校數學等公共基礎課教學大綱,對于中職學校深化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近年來,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對技術技能人才的科學文化基礎、綜合素養提出了新要求,原教學大綱理念、知識體系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中職學生的學情已不相适應,有的内容也相對陳舊。

  《标準》研制工作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職教20條關于“将标準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突破口”“發揮标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基礎性作用”的要求,旨在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标準體系建設,深化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017年啟動研制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标準,在《标準》研制過程中,根據最新精神持續修改完善,同步組織研制并于2019年10月印發了《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标準》研制遵循《方案》的總體要求,确定了課程核心素養和課程目标,明确了課程内容和學業質量要求,為提高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

  根據《方案》規定,中職學校公共基礎課必修課程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曆史、數學、外語、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物理、化學為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本次發布的是數學、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物理、化學等5門課程标準,另外5門課程标準近期将陸續發布。

  二、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标準》研制過程。

  《标準》研制曆時兩年多時間,在職成司指導下,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組織70多位專家成立标準研制組,研制工作經曆了四個階段。一是廣泛調研。對21個省(區、市)、300多所職業院校、3萬餘名教育工作者、教師和學生開展調查,形成了調研報告。二是精心研制。采取了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集中研讨确定框架體例和研制要求後,分課程組深入研讨和起草文本。期間,集中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并研究将其有機融入課程标準。三是修改完善。向全國各省(區、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廣泛征求意見,逐條研究,進一步修訂完善文本。四是專家審議。根據職責分工,課标審議工作由教材局組織實施,國家教材委員會學科專家委員會對課程标準進行了認真審議和複核,确保《标準》質量。

  三、請問《标準》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

  《标準》由6個部分組成。

  一是課程性質與任務。規定課程性質為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必修課,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二是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标。明确課程學習後應形成的正确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三是課程結構。規定課程模塊構成和學時安排,模塊一般分為基礎模塊、拓展模塊(職業模塊)。四是課程内容。明确課程的内容要點,提出相關教學要求。五是學業質量。描述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分為畢業和升學兩個水平等級。六是課程實施。對教學、考試評價、教材編寫、資源開發等提出要求。

  四、請您簡要介紹5門課程标準的主要内容。

  數學課程标準系統構建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圍繞數學運算、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抽象、數據分析和數學建模等6個學科核心素養确定目标、内容,劃分學業水平,明确教學要求。以學生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活動經驗為主線組織課程内容,分為基礎模塊、拓展模塊一和拓展模塊二等三個教學模塊。基礎模塊為共同必修,包括基礎知識、函數、幾何與代數、概率與統計初步等4部分内容,體現基礎性;拓展模塊一是基礎模塊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體現發展性;拓展模塊二是幫助學生開拓視野、促進專業學習、提升數學應用意識的拓展内容,包括7個專題和若幹數學案例,突出職業性。

  信息技術課程标準注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關注信息技術課程的育人價值,圍繞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等4個學科核心素養确定課程目标、課程内容,劃分學業水平,明确教學要求。課程内容分為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基礎模塊為共同必修,包括信息技術應用基礎、網絡應用、圖文編輯等8個部分内容;拓展模塊是為培養不同專業學生适應職業發展需具備的信息能力所安排的任意選修内容,包括個人網店開設、信息安全保護、機器人操作等10個專題。

  體育與健康課程标準圍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精神三個學科核心素養确定課程目标、課程内容,劃分學業水平,明确教學要求。課程内容分為基礎模塊、拓展模塊一和拓展模塊二。基礎模塊為共同必修,包括體能和健康教育;拓展模塊一為限定性選修内容,包括球類、田徑類、體操類等7個運動技能;拓展模塊二為任意選修内容,各地各校可自主設計内容。

  物理課程标準圍繞物理觀念及應用、科學思維與創新、科學實踐與技能、科學态度與責任四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确定課程目标、課程内容,劃分學業水平,明确教學要求。課程内容分為基礎模塊、拓展模塊一和拓展模塊二。基礎模塊包括運動和力、功和能等7個主題,為機械建築類、電工電子類、化工農醫類等相關專業學生的必修内容,是其他專業學生的公共基礎選修内容;拓展模塊一是為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滿足學生繼續學習需要設置的内容,是機械建築類、電工電子類、化工農醫類等相關專業學生的任意選修内容;拓展模塊二展示我國科技成就,培養學生愛國情懷而精選的内容,是各專業學生的任意選修内容。

  化學課程标準圍繞着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現象觀察與規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态度與社會責任五個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确定課程目标、課程内容,劃分學業水平,明确教學要求。課程内容分為兩個教學模塊: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基礎模塊包括原子結構與化學鍵、化學反應及其規律等6個主題,是中等職業學校醫藥衛生類、農林牧漁類、加工制造類等相關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内容,是其他類專業學生的公共基礎選修内容;拓展模塊分為醫藥衛生、農林牧漁、加工制造三大類,每個類别分為不同的專題,是不同類别相關專業的選修内容。

  五、請您介紹一下《标準》有哪些特點?

  與原來的教學大綱相比,《标準》主要有五個方面變化及特點。

  一是體現了新精神、新要求。《标準》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現了關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标要求。貫徹職教20條新部署,明确了公共基礎課課程内容和要求,體現了新知識、新技術。

  二是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立足中等職業教育實際,充分挖掘中職公共基礎課程的獨特育人價值,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明确了學生應達成的正确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精選課程内容,指導教學設計,提出考試評價和教材編寫建議。

  三是明确了學業質量要求。根據中職培養目标,結合學情特點,提出學業質量要求,引導教學更加關注育人目的、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強調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教師和學生把握教與學的深度和廣度,為階段性評價、學業水平考試等提供了依據,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

  四是體現了高中階段共性要求。适應新時代對國民素質的新要求,充分發揮中職公共基礎課育人優勢,加強中職學生文化基礎,着力發展核心素養,增強學生的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提升科學文化素養、終身學習能力、自主發展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五是彰顯了職業教育特色。中職公共基礎課程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采取“基礎模塊為共性要求,拓展模塊(職業模塊)滿足學生繼續學習與個性發展需要”的形式,注重教學内容與社會生活、職業生活的聯系,利用或設置職場情境,突出實踐取向,注重有機融入職業道德、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學生職業精神,注重與專業課程相互配合,形成協同育人合力。

  六、請問國家對中職公共基礎課程設置有什麼最新要求?

  公共基礎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養等的基本途徑,對于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指導區域内中等職業學校按照《方案》要求,開齊國家規定的公共基礎課,開足規定學時。具體來說,主要包括2個方面:

  一是開齊必修課,拓展選修課。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分為必修課程、限定選修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其中,必修課程是所有學生必須全部修學,包括政治、語文等10門,共計48學分,10門課程必須開齊;限定選修課程是國家根據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安排内容,各學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選擇具體課程、安排教學,所有學生必須修滿規定學分,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勞動教育等,共計15學分;任意選修課程是根據學生繼續學習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安排内容,包括國家安排内容和學校自主安排内容,沒有規定學分,但是各學校應積極開設。

  二是開足學時。《方案》規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的學時一般占學時的1/3,不低于1000學時。原則上每學時按45分鐘計,18學時為1學分,各學校可根據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在規定的範圍内适當調整,但須保證學生修滿規定學分。

  七、請您談談在推動《标準》實施方面将有哪些舉措和要求?

  《方案》對公共基礎課程實施與評價提出了明确要求,關于标準實施,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開展《标準》培訓,加強公共基礎課程教研。各地要結合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等,面向公共基礎課教師開展《标準》培訓,省級和地市級教研機構,要圍繞《标準》實施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準确把握課程教學要求,指導做好教學設計,規範編寫、嚴格執行教案,合理運用各類教學資源,推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嚴格按照《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規定,做好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教材編寫選用工作。

  二是要加強教學條件建設。各地要進一步加強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更好地滿足公共基礎課程教學需求。配齊語音室、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理化實驗室、畫室等專用教室與體育場館,提供足夠的圖書及音視頻資料、設施設備、實驗器材及耗材等,保障公共基礎課程的開設。建設智能化教學支持環境,創新服務供給模式,服務學生終身學習。

  三是要依據《标準》,做好考核評價。各地、各中職學校要對接《标準》中明确的學業質量要求,重點考核學生運用知識分享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豐富評價形式,實行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等多元評價方式。鼓勵對接《标準》開展學業水平測試,嚴把培養質量關。


職高數學課程标準實施建議(教育部發布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标準等5門課程課标)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