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媽在育兒過程中會遇到這樣的煩惱:孩子胃口很好,什麼都愛吃、能吃,但卻不長肉也不長個,個頭仍然十分瘦小,還總是積食便秘,或腹瀉、反複生病。對此,家長們又焦心又疑惑,擔心耽誤了孩子的生長發育。
中醫看來,孩子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脾虛,即胃強脾弱。為什麼會導緻孩子胃強脾弱呢?還有什麼表現?又應該如何調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保健專科門診副主任醫師楊靜宜進行了詳細介紹。
什麼是胃強脾弱
胃強脾弱是指胃消化食物的功能過于亢進,脾的運化功能不足,導緻了胃熱脾虛的症候,其本質是典型的脾虛。
原因
小兒髒腑嬌嫩,形氣未充,其中脾常不足,易發生消化系統疾病,如積食、腹瀉、便秘等。
主要原因為小兒平素飲食不節,嗜食辛辣油炸食物,或多因感冒過度發汗,濫用抗生素等傷及脾胃,胃燥不降,脾氣不升,緻脾胃運化失司,氣機失調而緻病。
胃強脾弱的表現
▲食欲旺盛,容易積食。但吃再多也不長肉,吸收不了,還可能越吃越瘦。
▲容易上火,可出現口氣重、眼屎、反複口腔潰瘍。
▲大便幹結或者稀溏,或夾有不消化樣物。
▲睡不安穩,喜趴睡,易盜汗。
▲脾氣暴躁,精神不好。
▲生長發育緩慢,抵抗力差,容易反複生病。
楊靜宜副主任醫師提醒,家長們若發現孩子特别喜歡吃東西,但大便幹或稀溏,睡眠不安,脾氣躁,舌頭有紅點、舌苔白厚,孩子則可能正處于積食有熱,胃強脾弱狀态,需要趁早調理幹預。
胃強脾弱的調理
飲食調理
胃強脾弱的孩子,在飲食上要以消積導滞、健脾養胃為總原則。盡量減少孩子積食的情況,避免積食化熱。注意控制孩子食欲,每頓飯以七分飽為佳。日常飲食要以清淡為主,避免肥甘厚膩,減輕脾胃負擔。
因此常常選擇平性的食物,或者寒熱搭配。當孩子胃火較大時,可以吃一些瀉熱通便的食物,比如菠菜、紅薯葉、麻仁等。日常還可以用有滋陰降火、健脾益氣功效的食藥材煮粥或炖湯,比如适當吃蘆根麥冬南瓜粥、山藥粥、紅豆薏米粥,生姜白蘿蔔湯等,有助于改善胃強脾弱的症狀。
蘆根麥冬南瓜粥
食材:蘆根10克,麥冬10克,陳皮5克,南瓜50克,黑米50克。
做法:首先取蘆根、麥冬、陳皮,摻水500~1000毫升,熬煮30分鐘左右,然後再加入南瓜和黑米各,一起熬粥。
功效:清胃熱,養陰生津、健脾益氣。3歲以上可用。
小兒推拿
3歲以下孩子常用小兒推拿的方法進行調理。
1、補脾經
位置:小兒拇指桡側面。用拇指桡側緣置于小兒拇指桡側緣,來回方向推。
功效:健脾和胃。
次數:100-300次。
2、清胃經
位置:大拇指桡側面,腕橫紋到指尖,脾和胃連起來清。向外清。
功效:清胃熱、瀉胃火、導積滞、降逆止嘔。
次數:約100-300次。
3、足三裡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按揉。
功效: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症。
次數:30-50次。
4、摩腹療法
功效:用手掌給孩子順時針摩腹,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積滞在脾胃的食物排出。
時間:每次1-2分鐘。
中醫藥調理
楊靜宜副主任醫師提醒,對于胃強脾弱的情況出現久且症狀比較嚴重者,如果家長嘗試了食療、小兒推拿等方法,仍舊沒有明顯的改善,需要前往正規醫院予以中醫中藥及外治療法進行幹預治療。
中醫認為胃強脾弱,為胃火熾盛,原因是飲食過量緻脾胃運化不及。胃強脾弱總體治療原則當以“清胃火補脾氣”為法,需要專業醫生予以準确辨證以處方,且調理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另可配合耳穴壓豆及專業小兒複雜手法推拿等外治療法。切勿自己盲目濫用藥物。
耳穴壓豆療法
做法:用王不留行籽貼敷在脾、胃、大腸、内分泌等處,适當按壓,達到健脾開胃的作用。
來源: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入侵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