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首樂曲都有特定的踏闆用法。講到“一般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歐洲巴洛克時代的樂曲,大都是複調音樂,一般要少用、慎用踏闆(但并非不能用)。因為用不好很容易把曲調弄模糊,而這種音樂主要上由同時進行的幾條曲調線組成的。在沒把握時,甯可不用。
(2)、到了古典音樂時期,主調音樂為主了,踏闆的使用則大為增加。而浪漫派的音樂,幾乎沒有不用踏闆的。
(3)、緩慢、悠長、抒情的音樂,大都要使用踏闆。
(4)、踏闆的使用切不可造成旋律的模糊和和聲的混亂。要用耳朵嚴格地“監督”這兩點。
(5)、旋律在高音區時,一般不必擔心因為用踏闆而線條不清。但在中音區,特别是低音區,就要萬分小心不要把不該重疊的不同音重疊起來。
(6)、和弦的清晰度與音區的關系,與上一條講到的情況基本相同,隻是“怕模糊”的程度更甚于旋律。所以,在中音區、尤其是低音區的不同和弦上更換踏闆時,一定要換得幹幹淨淨。
(7)、踏闆的用法,與手指觸鍵的清晰度也有關系。觸鍵清楚,可适當多用點踏闆;觸鍵模糊,則少用或不用踏闆。否則,那會更加模模糊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