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字,原始字形從衣從隹從木,這個字的意義是如何表示的?今日就來研究一下。
來自百度百科
傳統解釋如下:
【“雜”始見于戰國秦睡虎地秦簡。戰國簡牍的“雜”字形不固定,最為常見的字形是新附2(“襍”),左部是“衣”字,表示這個字與衣服有關;右部是“集”,表示讀音。本義是各種顔色相配合。有人認為“集”也作形旁,因為這個聲符“集”字,有集中起來的意思。把各種顔色的衣服集中一塊兒,五顔六色,就顯得雜了。有時字形中的“木”字又移動到“衣”之下,與“雜”的繁體字形相合(新附1);有時作上下結構(圖1)。《說文解字》小篆已完全和衣旁結為一體。漢隸或承襲小篆寫法,或承襲秦簡寫法,又或承襲小篆寫法而于“木” “衣”皆有省。圖5“衣”竟訛為“九”形。楷書繁體承襲小篆結構,但是“衣”字中表示衣領的部分變為兩個“人”字。楷書簡體衣旁承襲圖5的漢隸訛為“九”的寫法,又省去了“隹”旁,已無意可說。】
以上的解釋嚴重錯誤,并不合創字者的本意。
見此“雜”字,若無易學基礎,僅憑常識,大概會這麼想:一隻鳥雀停到了晾曬衣服的一株樹上。或者進一步聯想一下就可成為:一隻鳥雀穿着衣服(長了一身羽毛)停在一棵樹上。又或者一隻停在樹上的鳥雀被人用一件衣服罩住了。
恐怕合理一點的組合就這些情景吧。各位朋友再想想還能怎樣理解?
然而上述這幾種情景就難以引伸出“雜”字的含義。
前述的傳統解釋就更無依據和邏輯了。堆積在一塊兒的一堆衣服?春秋戰國時代,估計衣料的顔色也少,一堆衣物并不一定顔色斑駁雜亂。
那麼我們該如何認識“雜”字的表意原理呢?一句話,必須上升到易學的高度,用高級的抽象思維來理解這個字方能有解!
“雜”字中,隹是鳥雀的象,代表獨立的個體,能運動的個體,巽卦;衣是人穿的衣服,在此也代表鳥的全身羽毛,衣服是坤卦,坤卦又有數量多的意象,在雜字中衣與隹之象的組合就含有有許多種鳥雀的意象。
為什麼說有許多種鳥雀呢?因為每種鳥雀的羽毛顔色形态大緻一緻,數量多的衣服于鳥就相當于有許多種類的鳥雀。
衣與隹在木上,直觀講就有許多種鳥雀停在一棵樹上的意義,而抽象而言,木為坎卦,有從四面八方向中間彙集到一個地點的意象,所以整個“雜”字就有不同種類的個體集中到一起的意象,這就是雜字有事物雜處意義的來曆。
這個“雜”字的字象,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看到過的年畫《百鳥圖》,一棵茂盛的大樹上栖息了好多種類的鳥雀,炫麗多彩,很好看。
問:這和“集”字有點類似。
答:差别在于集字可以是同類的一些鳥。
問:加個坤卦的衣字就表示許多種類了?
答:是的,強調的是多種類的意義。
雜字演變至今,可以做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使用,大家可查閱字典了解,就不祥解了。
“雜”字的簡體,上從九,易學上講,數九為老陽,陽動能化陰,也含有許多會動的對象集于木上之意象,不過是更抽象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