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丸是一大類中成藥的統稱,常見的有六味地黃丸、金匮腎氣丸、知柏地黃丸等,經常有患者問小五我是不是可以吃某某地黃丸,而小五我常回問一句你清楚自己屬于哪種證型嗎?其實地黃丸是有很多種類的,有的偏溫、有的偏涼、有的偏滋補、有的偏清補,别看名字上就差幾個字,其實内在功效差之千裡,在此小五對各種常見的地黃丸進行總結歸納,希望可以幫助各位看官準确選取适合自己的那一種,用于地黃丸種類較多,本内容将分為兩期進行介紹。
①六味地黃丸
主要成分是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功能特點:性質平和,偏于滋補,入腎髒,适合腎精虧虛和腎陰不足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多為腰膝酸軟,潮熱盜汗,口渴,五心煩熱。總體而言,六味地黃丸性質比較平和,适合絕大多數陰虛患者的,但相對而言如果陰虛内熱症狀較重則其功效略顯不足。
②知柏地黃丸
主要成分是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功能特點:性質偏寒,偏于清補,入肺、腎二髒,适合陰虛内熱或者内熱傷津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多為虛煩盜汗、腰脊酸痛、遺精、口幹口苦等。總體而言,知柏地黃丸因為加入了知母和黃柏兩味寒性藥物,其清熱的作用大大增強,因此更适重型陰虛患者,這種患者内熱症狀明顯,比如有的患者夜間五心煩熱,甚至需要接觸涼物(如冷水、地闆等)才能睡着,因此相對于六味地黃丸其應用範圍較窄。
③杞菊地黃丸
主要成分是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功能特點:性質偏寒,入肝、腎二髒,适合肝腎陰虛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多為眩暈、耳鳴、視物模糊、眼目幹澀疼痛等病症。杞菊地黃丸更多用于眼幹、眼澀、視物模糊,同時伴有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陰性症狀的患者,其中的枸杞子、菊花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同時可引藥入經,治療肝陰虛的症狀。
④金匮腎氣丸
主要成分是桂枝、附子、車前子、牛膝、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功能特點:性質偏溫,入腎髒,适合腎陽虛衰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多為腰膝酸軟,遇寒加重,四肢不溫或水腫、小便不利等臨床表現。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浮針、牛膝、桂枝等溫熱性質的中藥,徹底改變了原來的藥性,使得藥物更偏于溫以補腎陽,适合腎陽虛衰的患者,如素體怕冷,或者常年風濕或者類風濕等骨關節疾病困擾的患者,也可以用于小便不利或者水腫等腎不主水表現的患者。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